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进年代文中嫁个好男人(261)

作者: 冬十四月 阅读记录

虽然已经尽量摆放整齐,但家就这么大点,想弄清爽都是没办法的。

“家里窄,你别介意。”

赖大娘拿了一张小板凳过来给文莉坐,又要去给文莉倒水。

她脚还没好利索,走路有些拐,文莉见状赶紧拦到她:

“赖大娘,水不用倒的,我包包里带着水的呢。”

文莉说着,就从包包里把水拿了出来。

这回出门,江元给她收拾的包包,给她准备了水,可能会用到的香烟,还给她拿了一件防身物品。

虽说她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大家一块儿,但难免有上厕所什么的落单的时候,江元是不太放心她的。

在车上的时候和她说了好些需要注意的和防身的技能,更提醒她不能吃陌生人的东西一类。

文莉知道他的顾虑,这年头拐子挺多的,她当然一切小心了。

就是来找赖大娘,她过来的时候,路上也照江元说的留了记号,以防万一。

“那行,那我就不给你倒了。”

赖大娘见她有水,也没坚持,拎了根小板凳过来,也坐下了。

“大娘,您先前说,厂里没拖欠工资,那这钱是怎么回事呢?”

看她坐下,文莉主动开口问道。

“这钱是拿来买家属楼的。”

赖大娘回道,须臾,她眼睛扫了下自己家的屋子,和文莉说道:

“我家你也看到了,这房子啊,还是我和我们家老头子刚进机械厂的时候分下来的,那时候啊,家里的五个孩子还小,五十多坪的房子,那是完全够住了。”

“可这耐不住家里孩子会长大啊,我这肚子呢,也是不争气,生的五个孩子全是儿子。”

“他们呢,算能耐,也不算能耐,各个都凭自己本事上了中专,进了机械厂,也各自娶了妻,还多有工作,日子过得凑合。”

“唯独呢,一个房子的问题,把我们困扰了不知道多少年。”

“五十坪的房子,我和我们家老头占了八个平方,剩下的他们几兄弟平分隔开的,在上面搭了个小阁楼做孩子们的房间,原来孙子孙女们小,这么住也还将就,但现在,大孙子大孙女各自长大,都到了要嫁人娶老婆的时候了,不能再凑合下去了。”

“一年多前,同样也留在了城里的大孙子,回来给我说,他看上了一个姑娘,对方家里条件也还不错,对我们家,对他都挺满意的。”

“唯一的问题,就是如果他们结婚了,住哪儿啊?得有间屋呀。”

“我们就和厂里申请了房子。”

“但厂里这些年吧,厂子里的规模在扩大,但这效益呢,也就够给工人发工资的,根本就拿不出多的钱去造新的职工楼,有哪里有房子给我们分咯。”

“没房子分不行啊,厂里也不止我们一家遇到这个问题,那是十家,上百家都遇到相同的问题了。”

“我们把一辈子都奉献给厂里了,这基本的住的问题,厂里不能不给我们解决的啊。”

“为了解决这问题啊,我们就轮番的去找厂里领导说这事。”

“一次又一次,最后那怕事儿的厂长直接请病假给躲了,把这事扔给了周副厂长处理。”

周副厂长。

文莉知道这个人,就是袁月的外公。

文莉感觉,事情可能就出在这周副厂长的身上,她不禁问道:

“那周副厂长给处理这事了吗?”

“处理了。”

赖大娘说起这话的时候,忍不住狠咬了一口老牙。

“他倒没像厂长那样当缩头乌龟,也没有不给我们解决问题,他很快拿了两个方案出来给我们选。”

“一个,是和大家一起排队等,等厂里效益上来了,有钱了,就开始建房,但这个是没有确切时间的,只能慢慢等。”

“还有一个,就是建集资房。”

赖大娘说到这里,看向了文莉:“姑娘,你知道集资房吧?”

“恩,知道。”

文莉点点头,集资房具体什么时候出现的她不清楚,但衢县那边最近一年多分配到职工的房子,大部分都是集资房。

她前世的时候也听过,这个年代造了不少集资房。

“就是由上面批地,你们拿一部分钱出来,再厂里拿一部分钱出来造房子,到时候房子归你们,但是产权是厂子里的。”

“对,就是这个!”赖大娘应道。

“周副厂长说,我们只需要出百分之四十的钱,剩下的百分之六十造房的钱由厂里出,每家每户限购五十平。”

这听起来倒是挺合理的。

“所以,大娘你们是选了造集资房?那,是出什么问题了吗?”

“那可出了大问题了。”

“我们家里急缺房子,等着结婚呢,当然不能漫无目的的等厂里有钱造房了,我们家是第一个签字交钱要建集资房的人。”

“有我们开头后,接着和我们家近的几家也签字了。”

“再然后,人越滚越多,厂里已经有二百多家签了字。”

“结果呢,我们字签了,钱也交了,到现在一年多了,那房子就造了一个底出来。”

文莉闻言,不禁皱了皱眉:“这是怎么回事?”

“说是签字造房的人家太多了,超出了厂里的预算,现在厂子效益越来越差,拿不出多余的钱来维持后续了。”

赖大娘说道这儿,摊了下手,苦笑一下。

“我们当初是相信厂子里,才把这么些年攒下的钱都拿去买了集资房。”

“结果没想到是这样子,我们去找周副厂长,周副厂长就一个字,等!”

“等厂子里条件好了,再继续造。”

“那谁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去。”

“这事没和上面反应吗?”

文莉记得,这种事是有上面兜底的。

“反应了啊,所以我为什么说投诉无门呢,我们和上面反应了。”

“但上面也没办法,主要是在由我们厂里带了头要造集资房后,很快边上的钢铁厂,水泥厂,轮胎厂也紧跟了上来,现在他们那边也停着。”

“大家都停着,上面要兜底的话,就得一次全兜了,可哪有那么多钱啊。”

赖大娘说道这儿,顿了一下,她朝外面看了看,最后说道:

“其实吧,要这事真确实是厂里拿不出钱来,我也不会有这么大怨气。”

“姑娘,你也知道,我们家孩子多,还各个都在机械厂上班,那是每个工种都有,我们啊,是会算账的啊。”

“厂子里生产了多少东西,它有多少效益,我们能给他算得清清楚楚。”

“这厂子里啊,它帐不对。”

“哪怕它做的再平,它也是有问题的。”

“但我们吧,拿不出具体的证据。”

“因为啊,这事不是这姓周的一个人干的。边上几个厂穿着连裆裤呢,他们啊,还和我们造房子需要用到材料的水泥厂,砖头厂那里沟通好了,那帐做得,是一点问题没有的。”

这是一个特别大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