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大明当暴君(274)

作者: 画凌烟 阅读记录

此时的张嫣便在田秀英那里,正在欣赏着田秀英的衣衫款式。

“这一件,就要这一件,如何?”

“姐姐好眼光,这一件很配你,那就这一件了。”

两人正是高兴的时候,王承恩来了。

“给懿安皇后问安,给皇贵妃问安。”

“王承恩,你来有什么事?”

“懿安皇后,陛下让奴婢将这东西交给您。”

张嫣微微一怔,接过来,淡定道:“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皇后娘娘,奴婢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你说吧。”

“陛下日理万机,自从新政办法后,非常辛苦,心情也时常烦闷,陛下每次看见懿安皇后娘娘后,心情就会好转,皇后娘娘以后可不可以多去看望看望陛下?”

张嫣心一跳:“本宫知道了,你先下去。”

“奴婢告退。”

崇祯换了一身衣服,带着锦衣卫,一路出了宫。

六部九卿,农政院、大明国土管理部的部院大臣,以及内阁大学士都在宫门口恭候圣驾。

这一次不是去看杀头,而是去学校。

“臣等参见陛下。”

“不必多礼,走吧,今天去学校里看看。”

大臣们跟着皇帝一路出了城,到了北京城的西北。

这半年,北京城西北郊区崛起了好几座楼阁。

皇帝要的军事学院、经济学院、农学院、工科学院、法学院都在这里。

这个地方,在21世纪,就是颐和园和圆明园所在的那一块,也是北大、清华、人大所在的区域。

也就是北京的大学汇聚中关村那一带。

原本是太监们死后埋葬的地方,半年前皇帝一声令下,全部搬迁了,腾出来规划学校。

学校建制不算恢弘,甚至有些朴实,但却是清净。

这些学院暂时没有分割出去,组成了一所综合性大学,叫做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第一任山长(校长):崇祯!

北京大学门口,有一座雕像,那是一个鲜衣怒马的少年郎,手持长剑,面目英武。

下面写着一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没错,这个人正是曾经领匈奴人闻风丧胆的冠军侯霍去病!

崇祯就是要将他竖立在这里,告诉北京大学的学生,什么才是真正的英雄!

崇祯走了进去,里面暂时还没有学生,方圆已经被御林卫封锁起来,锦衣卫守护在皇帝身边。

皇帝带着大臣们到了北京大学里面,徐应元已经全部安排好。

这里是一处非常宽敞的大堂,里面已经摆放了各种书籍。

“都坐下来,都坐下来。”

崇祯让自己的部院大臣先坐下来。

“大家看到这上面的字了吗?”

众人抬头望去,看见那牌匾上写着四个字:科教兴国。

这就是本次崇祯将部院大臣们叫到这里来的原因,他要让所有人知道,北京大学的建立,将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第204章 北京大学的君臣之辩

各自上了茶,还摆了一些小点心。

崇祯坐在中间的位置,大臣们都坐在下面。

“知道朕为什么叫诸位爱卿来这里参会吗?”

“韩爌,你来说说,朕叫你们来参会,有何用意?”

韩爌道:“陛下睿智如大海一样深不可测,微臣不敢妄自猜测。”

崇祯笑道:“想不到清名满天下的韩大人,也是个滑头,随便说,朕今日不因言而降罪。”

韩爌犹豫了一下,道:“臣以为,陛下叫臣等来此,是希望臣等能明白北京大学真正的含义。”

“那你说北京大学真正的含义是什么?”

“臣以为,所有的含义都集中在那四个字上,科教兴国。”

“那韩大人以为何为科教兴国?”

韩爌道:“所谓科,臣妄自猜测,应该是科学院的科,教,便是教书育人的教,兴国,自然是使国家昌盛。陛下的意思是,用科学来育人,使国家昌盛。”

崇祯道:“韩大人不愧是韩大人,你说对了。”

周围的大臣都忍不住悸动起来。

这是要做什么?

明明是圣道兴国,孔孟圣道才是国家教育根本,怎么出了个科学来了?

“钱龙锡,你来跟朕说说,朕为何会认为是科教兴国?”

钱龙锡出列道:“启奏陛下,陛下在《国富论》中说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那何为生产力?”

“按照《国富论》的说法,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

崇祯追问道:“何为生产资料?”

“例如良田,例如工厂的材质。”

看来自己的内阁大臣读自己的《国富论》还是很认真的。

崇祯的《国富论》是融合了后世的军事学、经济学、金融学和政治哲学著作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