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张公案(311)+番外

静清微微笑了笑。

不错,这是朕的得意之作,难得汝这小小知县可看破。

朕不由喜悦。

“如你所愿,刑部王侍郎大人与府尹大人一同来查这件案子。你唯恐官府注意不到姚家的秘密,又故意让姚庐去偷书。”

姚府《青乌经》和《抱朴子》被窃这条线索,成为了查案的关键。

但顺出案情后,仔细一想,便能发现,这两套书在那时间失窃,既恰刚好,又没必要。

一开始,姚员外之死看似是凶手临时起意行凶,在其死后铤而走险偷书,恰刚好也给了查案的人一条线索。

可整个案情的真相是,偷书者即姚庐,姚庐早就知道了自己的身份,还假装了自己被绑架,藏着《青乌经》和《抱朴子》的书楼就是供他和两个哥哥读书的地方,他想看随时可以看。想拿走也有的是机会,为什么非要在爹刚死,官府的人正在赶来的节骨眼上再偷?

姚员外夫妇已经发现了他的秘密,姚员外上京都没有带他,把他关在家里。姚员外突然死在京城,跟着家里又丢了与身世秘密相关的书,姚夫人一定不用想就知道是他。

从任何方面来看,姚庐这一偷都完全没有必要。

除非,故意暴露。

果然,姚夫人虽没有狠心彻底大义灭亲,却也含蓄给了提示。

“这时,蒲离离相关的线索已经浮出水面,几十年前惨案再被翻出。你还故意在太后来上香的关键时刻在寿念山顶与衙门放火,令这案子闹得更大。因为闹得越大,查得越彻底。”

连太后都被惊动,与此案相关的所有官员便都没了退路,只能拼尽全力快快查出所有真相。

“丁威中计被抓后,你的另一个手下假粮贩出现的也太恰好,还带着书,如同有意送上门一样。”

假粮贩的所作所为在案子不分明时,也仿佛是一大突破。但理清案情后,顺着姚庐偷书的疑点,可发现,他同样在一个完全没有必要出现的时间出现了,落网,把蒲氏案最关键的线索送到了王砚手中。

“如你所愿,官府得到了姚家的《青乌经》和《抱朴子》,发现了蒲氏是和王墓的守墓人,而后开始挖蒲氏旧宅下的伪墓。”

虽被绑得像根铁索棍,静清仍是再动了动唯一能稍微活动脖颈,换个姿势继续悠然聆听。

汝,蠢却有自觉,善也。

“至此,你只需坐在慈寿观中,等待和王墓被找到便可。”

静清蔑视官府,可有些事他不能光明正大地做,有些史料他得不到,他需要官府迅速查他没有能力查到的线索,调动最大的力量。

这件案子,京兆尹和刑部侍郎亲自查办,案情越查越大,最关键的线索和王墓牵扯到了前朝、番邦、凶案、装神弄鬼愚民、欺君罔上。

哪怕将此县地界寸寸挖开,和王墓,也必须找到。

静清得到了最快达到目的的最完美助力。

“所以我知道,若发现了和王墓,你就会来。”

静清再微微一笑:“你说了这些,看来十分自得。但若如你说,你早知我是谁,早便可以抓我,为何要等到今日?你做这场戏耗许多人力,滔滔不绝又费不少口舌。可这里并非公堂,我与你说过什么,都能否认。这谢姓小吏与你是同伙,口供不可取。你说的那些,全无实证。你今天这场纯属无用功。除非,你直到刚才方能确认我是谁,所谓推断,乃临时编造尔。”

张屏眨了眨眼。

静清一嗤:“听闻你还是这朝的毛孩子皇帝亲自封的知县。呵呵,皇帝亲封知县,就是笑话,还封了你,更是笑话。小儿蠢也。”

谢赋喝道:“大胆!此大不敬,便足以将你千刀万剐。”

静清哈哈大笑。

张屏仍不做声。

静清笑容又一收:“小子,你假意陈述,刺探我口风的能耐真不怎么样。不论你上面的人交待了你什么,你们想知道的事,你没资格跟我谈。我可先同你回去,让谈得起的过来。”

张屏道:“你是说,行刺玳王的人,你知道?”

没人让他探问什么,是静清想多了。他刚才只是在说案情。

现在才抓静清,只因京城那边的证据未齐,姚庐等的口供未出,不宜将他下狱。静清当时能做的都做了,让他先待在道观里,对案情没什么影响。

考虑到静清可能会潜逃,又安排了这里等他来而已。

不过张屏不打算多说。

兰大人说的对,别人误解你的意思时,不要一下子便开口辩解。沉默,有时候可以更好地解决事情。

玳王遇刺之事,确实被怀疑也有东真国遗族参与,冯大人和王大人正等着静清被押回衙门后再审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