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断狱(1476)

作者: 离人望左岸 阅读记录

洛阳有多么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即便对于整个天下的布局而言,都是分量极重。

打下了洛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宗云的义军已经有了与南宋朝廷分庭抗礼的资格。

就算宗云现在建国称帝,也已经在情理之中了。

纵观历朝历代,许多举旗造反的农民军,都会占领一个曾经作为国都的地方,以此来作为根据地,更可以名正言顺当皇帝,可惜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数来数去,却不是很多。

涉及到建国称帝这种事情,义军的人心思也就活络起来,可以说是各怀鬼胎了。

所谓利益熏心,财富和权势,都会腐蚀人的心灵,使人变得贪婪,甚至邪恶。

这些人跟随宗云,难道只是驱逐蒙古蛮子这么单纯?

不。

虽然他们不愿承认,但最终的目的,谁没奢望过能够当从龙有功的开国元老?

义军的人都懂得作此等想法,试问天下人又该如何想?南宋朝廷又该如何想?

朝廷的军队原本就在义军屁股后头,但他们终究不可能满足于一直拾人牙慧,跟在义军后头捡便宜。

似淮南的一些小军镇,以及淮北的一些州府,或许他们会甘之如饴地收入囊中。

或许他们会乐于见得义军高歌猛进,或许他们就在后头,将义军当成先锋和炮灰。

可眼下义军打下洛阳,早已超出了他们的掌控,如果再不遏制,宗云极有可能就建国称帝了!

消息传开之后,自然是震惊天下,有志之士疯狂往洛阳涌来,试问谁会放过这样的一个机会!

南宋虽然经济和文化再一次攀上高峰,可资本主义萌芽,贫富分化越发严重,朝廷,贪官污吏肆无忌惮地搜刮和压榨,社会矛盾也日益激化,也不是没出现过造反叛乱的事情。

义军如此高张的口碑和实力,与羸弱无用却又鱼肉百姓的南宋朝廷,两相对比之下,谁都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

那些对朝廷有怨气的,自然要投靠到洛阳来,而那些拥护朝廷的既得利益者,已经开始在朝堂上危言耸听,请奏赵昀,一俟发兵洛阳,剿灭叛军!

朝廷对义军的称谓上,就足以说明问题,他们已经知道无法诏安义军,但忌惮于义军的强大,他们迟迟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

可如今义军占领了洛阳,他们若昭告天下,将义军定义为叛军,那么就必须出兵围剿了。

朝廷的文武百官为了这件事情,也陷入了连日的争辩之中,有人仍旧抱着坐山观虎斗的心态,愿意看着义军去挑战蒙古汗国这个庞然大物。

从目今的形势来看,义军是极有可能成就大事的,而朝廷坐镇后方,睥睨天下,也比较符合汉人的军事思想。

当然了,朝堂上更多的是反对的声音,武将们倒是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回到家中说不得要大喝三碗来偷偷庆祝,毕竟这是岳飞爷爷之后,就在没有出现过的丰功伟绩。

当初南宋联合蒙古人,灭了金国,南宋就发动了端平入洛,可惜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也就是说,宋理宗赵昀发动全国,力排众议,最终未能拿下的洛阳,竟然让宗云这支短短两年间疯狂崛起的义军,给做到了!

赵昀为端平入洛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也承受了不小的后果,为了洛阳,可谓灰头土脸。

可到了宗云这边,却是从者如云,仿佛天下民心都开始往洛阳这边流了!

历史上疯狂崛起的农民军,也不是没有,远的不去说,单说后世满清的太平天国,便是其中的一个。

太平天国也是短短一两年便疯狂崛起,从广西金田,一路打到南京,而南京也曾经是古时的国都,洪秀全正是在南京,建立了天朝!

但这种政权通常都是烈火烹油,来得也快,散得更快,从最开始的一呼百应,到最后的众叛亲离,也就几年的时间。

因为这种政权没有根基,没有王朝的底蕴,当时的社会形式也没有给他们成长的土壤,加上领导者丧失了雄心壮志,只有冲锋陷阵的勇气,却没有治理国家的雄才伟略。

无论如何,南宋朝廷方面已经将宗云视为最大的威胁,甚至比蒙古人的威胁还要大!

蒙古人要西征,要争权夺位,或许还会跟南宋议和,划江而治,互开边事,共同发展,让南宋继续苟延残喘。

可如今义军疯狂崛起,对蒙古人穷追猛打,南宋朝廷也深受其害,自然不能无动于衷。

只是若真的昭告天下,将义军定义为叛军,那么就是一种宣战,到时候朝廷就不得不真的发兵围剿义军了。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也都在议论争辩,持久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