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552)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汪舜华在心里吐槽: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宣传工作一定要牢牢抓在手里不放松!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年考封的通过率实在不高,宗室们很不满意,怎么办?总是要给人希望的,画饼充饥望梅止渴还不够,还得有实实在在的典型和榜样,让他们能够静下心来好好呆着。除了引导他们去进行科学研究——这个要出成果难度太大,去搞文学创作也是不错的选择。当然,你要吐槽埋怨可以,要讽刺揭露批判也行,反正要想通过写作袭爵,作品是要太后审定的,该写什么,你看着办。

汪太后说的不那么委婉,群臣争论了一番,到底点头。

只是商辂提出:“翰林院已经承担了编撰史书的任务,又在文林馆设一个史学馆,没有必要。”

汪舜华摇头:“我认为有必要。翰林院是史馆不错,但是现在翰林官要到地方办事,熟悉民情,为将来做国家大臣积累经验,留在院里的本就不多,还要起草诏书、讲读侍读,即便修书撰史,也不过皇帝实录诸书;如今在文林馆设立史馆,是吸纳民间有志于编撰史书尤其是通俗史的人才,端正写作风气,避免谬种流传。”

——说白了,翰林院写的史书是给皇帝和其他专业人士看的;史学馆的书更多的面向没有文化的普通人。朝廷设这个机构来把关,确保历史通俗小说的史学水平,避免胡编乱造、含沙射影。

这倒也说得过去,商辂想到此前看到小说张冠李戴甚至无中生有、颠倒黑白,觉得有点胃疼。

那就这样说定了。

翰林院是正四品,文林馆还要低一级。知事一人,正五品;馆丞两人,从五品;这些算领导。然后是各馆院判一人,正六品,校理二人,从六品,负责具体业务工作。待诏不定员,正七品,通过了就授官。俸禄不高,相当于特殊津贴了,你们自己还可以去挣稿费,书写得好,朝廷的赏赐也不会少。

需要授职的人员,由分馆院判提出意见,报请知事同意,最后由皇帝批准;涉及到宗室,由宗人府会同办理。

其中文学作品,题材不限、体裁不限;哲学论述,不管是传统的儒释道,还是兵家农家法家,或者你想开山立派,搞社会学心理学地缘政治学都成。

汪舜华在珠帘后说的慷慨激昂,下面听得一头雾水——怎么越听越不明白!

不明白就不明白吧,反正意思是明确的,操作方法也是明确的。

和科学院一样,没有通过考封的人员,只要进入文林馆,就可以袭职;甚至如果没有资格袭职的,也可以绍封。同样为定例。

汪舜华甚至提出过不拘男女,不论出身;遭到朝臣坚决的反对和抵制。

因为已经有李阿婆的前例,大家知道太后不仅仅是说说,而是来真的;即便当时有转移舆论的嫌疑,但凡是最怕破例。

此次设立文林馆,无论如何不肯开这个口子了,理由也是正大光明的:既然是要去教育培养宗室,你弄几个女人,只怕有伤风化吧?

汪舜华深叹了一口气,没办法再坚持。女人进了科学院,但暂时被挡在文林馆之外。

第一拨授职的人员中,包括姚茂良、邵灿等一大批戏曲家。可以说,当今但凡叫得出名字的文学家尤其戏曲小说家,除了本身就是皇亲国戚或在朝为官的,除了女人,基本都在这份名单上了。

当然,大家没有想到,很快,这个禁地将被打破。

与此同时,下旨设立科技进步奖。由户部每年支银一万两,奖励在重大的发现发明,奖金分三等,名额一到三,金额有差。

同时设立英华奖,还是由户部每年支银一万两,奖励优秀的文学史学作品,同样秉承宁缺毋滥的原则。同时明确了可以参评的类别:史学,包括非官方组织的通史、专史、断代史、地方史;文学,包括诗、词、曲、文、小说、剧本。

凡获得这两项奖,就可以到科学院和文林馆供职,自然也可以得到职位;也省得平时宗室勋贵开口。

大家不明白为什么要设立这两个奖。

汪舜华解释:“堵而抑之,不如疏而导之。焚书坑儒不如独尊儒术,更不如科举取士。与其花大力气去禁毁,不如选树一批官方民间都认可的,让大家知道故事怎么编,书该怎么写!——稗官野史不入流,可别忘了当初词也是诗余!要是作者眼界不宽、格局不大,整天沉溺于后院私会、金榜题名,不思有补于名教,怎么能得到自命清高的士大夫的认可!便是普通的看客,也不过就是看客而已。”

詹事府府丞刘珝任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