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我是林黛玉她叔(181)

作者: 晋代衣冠 阅读记录

他因此娶了十多房小妾,先后令其怀孕, 快足月再强行流产。打下来的胎儿, 皮肉碾碎成饺子的肉馅来服用。骨头经过特殊的方法浸泡之后,研磨成粉,当泡茶水一样饮用。除此之外, 他还不满足,暗地购买初生婴儿, 将其残忍杀害后磨成粉末, 制成药丸服用。

其恶行简直令人发指!!

这种耸人闻听的案件, 吕尧弼当官这么些年还是头一回听闻, 于是问他,事情如此恶劣,为何不禀告给当地官府?

那人却说,南京的王公贵族几乎都拿了王顺孝敬给他们的制造长生的原材料, 如婴儿皮肉、骨头等,他也因此得到朝廷王公贵族的保护, 致使整个南京再无官员敢受理此案。

提一嘴, 此案发生时, 正值僖宗皇帝在位期间,百姓哀鸿遍野、民不聊生,朝堂乌烟瘴气、妄佞横行!整个朝廷大都是溜须拍马之流,真正干实事的少之又少。

所以能明白刑部尚书为啥子这样看重吕尧弼了吧?在当时黑暗的政治环境下,像吕尧弼这样公正严明、克己奉公、励精图治的官员实在是珍稀物种,还是随时会绝种的那种。

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后,吕尧弼最终还是接下了这件案子。即使知道可能会面临重重阻碍,甚至因此被同僚排挤、丢失官位,吕尧弼也在所不惜!

因为他没有忘记自己开始进入官场的初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事情的后续果然就是无数权贵和同僚为汪顺说情,但吕尧弼丝毫不为所动,顶住所有压力,毅然决然将汪顺凌迟处死。

共计三千三百五十七刀,刀刀偿的是那些枉死婴孩的性命!

因为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吕尧弼担任南京刑部侍郎未满三年就被排挤回乡,就算当时的刑部尚书拼死力保都无济于事。

彼时的吕尧弼已经六十有三,在那个时代已经算是长寿,如非意外,吕尧弼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回乡后因着前半生的事迹为家乡人所敬重,然后再过几年含饴弄孙的日子,最后寿终正寝。

可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好人终归还是有好报的。

两年后,僖宗皇帝暴毙,文桓太后临朝称制,着手整顿吏治。像吕尧弼这样有能力的清官自然被召回,还更上一层楼成了京官!先任正四品佥都御史,因政绩突出,三年后升任正二品右都御史。最后,凭借当初在南京处理汪顺案的威望,被大力举荐入阁。

吕尧弼由是在自己六十八岁这年,迎来了官场生涯的首次高光时刻——刑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并入阁为次辅。

彼时已是首辅的公孙量才二十二岁,和当时的次辅吕尧弼足足差了四十六岁,论年龄,吕尧弼该是公孙量的祖辈。但如此悬殊的年龄差并未影响到俩人的合作,相反,内阁在这二位搭档时期发挥出空前的效率。

可以说,文桓太后之所以能专心致志发展南柯国自太宗皇帝时期就日渐衰弱的军事离不开这二位的功劳,之后的朝臣也大都以这二位为典范。

虽然这两人都是人中龙凤,但其实还是有些许不同。

公孙量是属于那种千年才能出一个的绝世奇才,怕也只有没有英年早逝的甘罗能跟他比比。说到底,这压根儿就不是个正常人!正常人谁能十七岁连中三元、二十二岁就入阁当首辅啊。

吕尧弼相对来讲就正常许多,也更有人味儿。一开始兢兢业业本本分分为百姓、为国家做事,起点低,那就靠勤劳、优异的政绩一步步升上去。公德私德都没话说,官场几十年的沉浮也没让他忘记一开始的初衷,始终嫉恶如仇、爱民如子。虽然最后也为自己的耿直公正付出了代价,但好在上天又给了他一次机会,他也不负众望牢牢抓住了,历经重重难关终成无数士官学子心目中的榜样与偶像。

公孙量的成功之路没有任何人能够复制,吕尧弼则更符合一般人的心理预期。

是以,虽然这两人威信都很高,也都是文官集团的楷模,但后世官员对公孙量更多的是服,大写的服!服他的考试成绩、服他的文韬武略!对吕尧弼则敬重居多,时人大都倡导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吕尧弼可不就是这两个词的最好解释?

不过话说回来,也惟有想起吕尧弼,才能让后世饱受公孙量全方位吊打的官员不至于自轻自贱、自惭形秽,尚能安慰自己:多少年才出这么一个怪物,终究还是正常人居多,你看吕文正公不就是……

咳咳,扯远了,现在扯回来。

文桓太后仙逝后,时年三十一岁的公孙量彻底摆烂,要不是夏顼执意将他留在朝中,他早云游四方去了。不过虽然还在朝,他却坚决不再管事,只担着首辅的虚名,暗地钻研起了道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