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太子替身 [穿书](692)+番外

作者: 琉璃仙草 阅读记录

这种釜底抽薪的办法直接激怒了舆国卫国两地的民间。

民间揭竿而起,大肆起义,拉起了成千上万的民军,对两国的官府当地军队进行攻击,甚至两国各地出了一个王闯,和杨闯的民间英雄。

王闯身为舆国闯王号令十万农民起义军。而卫国的杨闯则是拉起了十五万的起义军,显然卫国百姓对自己的国主更为痛恨。

燕国内地的百姓们开始称起两位为闯王,他们倒是瞧了出好戏,还纷纷赞誉这两个闯王能为自己国家的百姓揭竿而起。

而燕民们却一点不想要这两个闯王在燕国诞生,闯王什么的,还是留给舆国和卫国吧。

最让燕民值得高兴的是,他们燕人第二次秋收居然比第一次秋收的收获还要更多,土豆也是从千吨变成了三千吨,粮食和其他农作物也相互在以二倍的量翻长。纺纱车也有原来的二万台变成了八万台,织布量甚至一度使得布的价格一低再低。

但这已经成为薄利多销的日常需求,所以布的消耗都能消耗一半织布,更别说还有一半卖给外国。

尤其是司农部的刘毅从容铮定下的创收扩收方针下,他开始探索提高产量的办法,看了各国的天工开物之类的农书,终于总结出了肥料的问题。

于是他首先对鱼塘淤泥池挖取了湖底泥进行晒干,再用普通的土施于浇灌,然后再用草木灰米田共进行调配,总算做出了一个基础版的肥料。

然后又升级通过家常的垃圾,果皮废材也不要的鸡鸭肉内脏什么的骨头碎骨,稻壳,蛋壳通通放在一起加水盖好,然后等它发酵熟了后再放上土,再扎紧堆等发酵到臭味散去后,一个有机肥制作办法就弄出来了。

刘毅将自己的办法上报后,容铮这才发现自己留下的人才已经发育到这种地步了。

甚至都不用自己在这方面入手,他就开发出来了。

随即,她奖励了刘毅一些金银,然后让人搜集全世界的农书送到刘毅家里去。

自此刘毅也在各地农书的钻研下,再实践下,整合了后世第一本全民农书,里面记载了将近七百种中外农作物,一度成为后世总结分析盛燕的资料通鉴书,这本全民农书在后来的百年内,一度给很多农业国家带来一笔又一笔的财富。

容铮也逐渐意识到,她这个皇室打赏的制度有些落后了,奖励金子功勋什么的,功勋是应该的,但钱财不可以随意奖赏,以免通货膨胀。

当然只是奖励一些并不会完全造成通货膨胀,而是这种奖励人激励人的起步太物质化,于是,她就开始按待遇和额外奖赏分开,遇到称职的官员,只要提高他的待遇保他身后安宁,他自然会更努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

很快大燕官员的俸禄也逐渐产生了变化,一些待遇直接将台面上的钱财打赏转变为实产,房子土地都由朝廷分配,俸禄还是那个俸禄。当地官府的财政也不再完全独立,而是半独立的状态,大款的将由朝廷分拨。

如果有建设的地方,可以向朝廷预款,但事后赚了钱后得反哺。

当地的军队也得是必须受正规军训练才能发放各地,尤其是容铮利用巡察卫这个卫所,设立了文考武考的制度,她还设立了一个巡察学校专门培养各地将领,让将领直接通过她的培养直接忠心于她。

她垄断了军队这一块,百官们哪怕想和某个武官联姻,恐怕也达不到以前那个年代可以互相联姻推动一个朝廷的势力。

现在军队看似分散,但实际军需和资金,甚至当地行使权都在容铮手里,只要哪个军队不听话,她一声令下先断了军需就足以让军队难受了。

更别说现在军队不给自给自足了,通通都得用国土局的收成发军粮,要么是国库的,而国土局和国库重中之重的两个地方,都被陛下垄断了。

哪怕别有异心的人也不敢在此事敢有动作。

现在皇权正是最盛的时候,燕国十八个省府在军队的分布下,也让容铮加强了控制,若说以前还要偏远地区的黑户敢自立为王,甚至敢建立黑帮势力的人。如今是发现一个灭一个,发现一堆灭一堆,百姓的治安好了,层层剥削也少了起码十八层,只剩下直接对陛下缴一条鞭法的税就可以了。

再加上商业税的推行下,燕国光是商业税都收了超过田税的三分之一。

还有南镜特区的盟约,也因为辽国的灭亡而失效,容铮直接命令燕来王掌管地区经济独立,但军事还是得依靠燕国。

至于辽国,容铮后来派燕军清剿辽国的杂国势力,倒是给辽国清出地方来了,也有以别的王子为首的想重新建立起后辽国,但每位王子想上位都会被自己兄弟杀死,要么就是被李琴杀死,直到只剩下那些老老实实的辽国王室后,容铮直接赐了他大姓,李家姓氏。

上一篇:女道士下山 下一篇:镇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