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同人)[综穿]公主难当(431)

这样耳濡目染这些君臣奏对,好歹先将刘康的敏感性培养出来,他可以什么都不懂,但是以后遇上类似的情况,说不定就能记得如今的场景。刘彻在刘康身上也算是用了心了,以至于陈阿娇私底下都表示,要是他早十年这么做,哪里还有如今这些麻烦。不过真要是早十年,刘彻那时候真是权欲心最重的时候,恨不得看到太子都觉得这位就盼着自己早死,好赶紧坐上自己的位置,怎么可能对哪个皇子有这样的耐心来教导?

其实很多皇帝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中老年的时候,看着原本亲手扶持的太子各种不顺眼,然后想办法将太子干掉,结果很快就面临了新的麻烦,那就是其他人还不如太子呢,只能重新开始培养。当然,像是唐玄宗李隆基那样,差点没将几个太子都折腾死的奇葩,还是不多的。这位压根就觉得自己能一直千秋万岁,就没真的打算将权力传给太子。

刘康一点也不知道自己将来会面临什么,他只是发现自己无忧无虑的生活已经过去了,原本风瑜是寓教于乐,在玩乐的时候顺便教他一些知识,结果如今,刘彻直接给刘康先找了人启蒙,上来就是《苍颉篇》,作为启蒙读物,这其实是有些拗口的,而且文字相对也比较复杂,要是换做是在长门宫,风瑜一天大概也就是教个一两句,一天认识几个字,一年下来其实也就不少了,但是刘彻这边琢磨着自己小时候,也是早早就启蒙读书,所以如今按照自己小时候的步调,开始给刘康加担子。问题是,刘彻出生之后,王皇后就对他寄予厚望,早早就开始给他启蒙,实际上,孝景皇帝给刘彻安排博士启蒙的时候,刘彻其实已经认识不少字了。结果到了刘康这里,风瑜对教育得认识从来都是欲速则不达,这年头又不是后世教育极度内卷的时候,刘康作为皇子,学问什么的,其实是次要的,做皇帝的,其实并不需要引经据典,像是那些诏书,看着都写得格律整齐,念起来朗朗上口,实际上都是皇帝先将自己的意思说清楚,然后就是手底下的人根据皇帝的意思草拟,在皇帝确认之后再用印,这就是下发的诏书了。刘彻自个的文学水平其实也一般,虽说有不少作品流传于世,但是,流传度比起刘邦的《大风歌》可差远了。

刘彻瞧着刘康,对比一下自己当年的学习进度,实际上,做皇帝的人嘛,都是过于自信的,多少年过去了,记忆再美化一下,刘彻都觉得自己小时候简直是神童,结果到了刘康这里,就觉得进度有些慢了。

不过,他这边还没想要教训一下刘康呢,就被风瑜半软半硬地驳回去了,开玩笑,刘康原本出生的时候就有些先天不足,真要是现在就为了学业的事情拔苗助长,别说是会不会造成心理问题了,对于他的身体也是有影响的,所以,多认识几个字是没问题的,但是,再加担子,那就不行了。

刘彻对此只能是有些悻悻然,嘴里嘀咕起来:“真是妇人之见!”

对于他这样的抱怨,风瑜只当做什么都没听到,以陈阿娇对卫子夫一系的怨念,真要是刘康继位之后,皇位还落到卫子夫一系手中,陈阿娇若是死后有灵,那真的要怄死。所以,若是刘康能够身体健康,顺利留下子嗣,那么也就没刘病已什么事了!为着这一点,这些年来,风瑜看着对刘康就是普通的带着玩,实际上,可是费了不少心思,通过抚触之类的手段为刘康调理身体,刘康如今年纪小,免疫力也比较差,风瑜不像是其他人一样,恨不得让刘康时刻待在屋子里,免得吹了风流了汗之类的,风瑜的想法却是多让他接触外面,多运动,才能让他的免疫力早点形成。风瑜这般做,很显然效果非常不错,如今刘康的身体显然与寻常孩子没什么区别,即便是原本有些虚弱的先天本质如今也算是补全了。

不仅身体没问题,刘康也并不是什么笨孩子,因此,刘彻总算没觉得厌烦,何况,刘康很多时候还是比较伶俐的,小孩子嘛,只要不要早早就让他定型,引导他多思多想,就总能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这也让刘彻愈发欣慰起来,毕竟,对于皇子来说,很多时候,错误的想法都比没想法好,站错了队也比不站队要强。刘彻对刘据之所以一度觉得不耐烦,就是因为刘据很多时候优柔寡断,在很多事情上根本拿不定主意,都得等别人给他拿主意,像他这样的,做了皇帝之后,岂不是要被下面的臣子牵着鼻子走?而刘康很显然,哪怕很多想法很幼稚,但是,有自己的想法就很好!

刘彻在带了一段时间刘康之后,终于决定先让自己身边的几个近臣明白自己的意思,霍光等人终于接触到了刘康,这也让他们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