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到古代搞基建(307)+番外

作者: 一七令 阅读记录

齐国尚在的时候,高句丽便不大安分,齐国时不时要派兵镇压,如此方才能保东北全境安宁。只是派了士兵驻守,仍然抵不过高句丽的不要脸,偷偷潜入齐国境内掠夺的行为时有发生,屡禁不止,也叫当地的百姓苦不堪言。托了他们的福,没有多少人愿意去那夷人众多且鸟不生蛋的苦寒之地。

只是这并非萧瑾所愿。

索性这次两国开战,萧瑾趁机赚了一笔不小的钱,他便将这笔钱用在了东北开荒一事上。他先是调了十万军队、拖家带口的驻扎在东北,这样做一则抵御外地入侵,告诉高句丽他们,东北这一带自今往后得归夏国管了,若再敢来犯,得先掂量掂量自己够不够份;二则,也是为了屯地,早日将这大片大片的荒地开垦出来。

这么一大片沃土。若是不用来耕地,岂不是暴殄天物了?

因为有了之前在两广开荒的经验,萧瑾派过来的这些士兵对这件事情并不抵触。东北虽比不得他们老家,但是朝廷给的待遇却极好,在那儿扎根九年十年,不说能在临安府买栋宅子,在燕京买宅子肯定是行的。

富贵人家的不屑去,但家中贫寒的却求之不得。先前去两广带的士兵如今是什么样子,他们也早有耳闻。如今。这些人的日子过的可真不错,可两广他们是去不得了,这东北却是意外之喜,不得不把握住了。

去了便是包吃包住,这点已经足够吸引人了。

与此同时,萧瑾还又派了苏仿带队前往,发挥余热。

两广一带已经成了体系,后头的事儿换个寻常人都能做,但是东北这边还没开始,需得找个专业的、镇得住场子的人来发号施令。巧了,苏仿就正合适。

不过到底让人家两头忙活,萧瑾不仅给他提了三级,更许了不少封赏,看得冯慨之都眼热了: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为圣上分忧本就是理所应当,上给他那么多东西又何必呢?这不是浪费么。”

还不如给他呢,他还能替皇上分忧,日日说好话,哄皇上开心呢。

萧瑾毫无顾忌地翻个白眼:“你怎么这么看不得苏大人?要不朕将这赏赐给你,你替苏大人前往东北指点农事,如何?”

冯慨之吓得疯狂摇头。

萧瑾见他知道怕了,又吓唬了一句:“往后再敢拿苏大人胡说八道,就把你也撵去辽中,同那高句丽做伴儿去!”

冯慨之立马闭上嘴吧,得了,他还是少说两句吧。

他已经是过期的御前红人了,比不得苏仿,如今正盛宠优渥呢。

羡慕!嫉妒!

浩浩荡荡地大军从燕京出发,直接前往辽东一带。

这事儿燕京的百姓也一早听说了。辽东那地方,多少年了都是不毛之地,没有一丁点儿好起来的意思。齐国百姓大都抵触那个地方。

可萧瑾股动人的法子却高明得很,实在让人无法不心动。

除了给房还给衣裳,甚至还给粮种借农具,这……这天大好消息,把燕京城的百姓都砸的不轻,就连上东一带的贫苦百姓也仿佛云里雾里,理不清头绪。

这条件诱人是挺诱人的,可就是太好了点,好到他们不知真假,不敢亲信。

万一是假的呢?

万一夏国那边就是故意骗他们去的呢?夏国就算丰收了,也未必能匀得出那么多的粮种吧?待会儿若是拿不出来,夏国朝廷面上无光准备发落人的时候,他们是不是得先请罪?

真是请罪的话,那他们岂不是羊入虎口了?……罢了罢了,还是再多等等吧。

看看效果的朝廷究竟想干什么?

萧瑾本以为会有大批的人赶着来报名,结果一连等了三天都是反响平平。

萧瑾这才坐不住了,差人出去打听了一番,放才知道原来是自己开出的条件太好了,以至于众人保着怀疑的态度。

萧瑾实在无语,难道这年头稍微对百姓他们好一些都不行了?

强行逼他们去肯定是不行的,反而会引起动荡,只有他们自个儿心甘情愿的去,事情才有戏。

没办法,萧瑾只好祭出了大招。

不出一日,燕京城乃至山东一带,忽然流传了一个牵动无数人心弦的消息:

有人在辽东挖到了一颗千年人参,都快长成人形了,珍贵异常。只这一颗便价值千金,可保下半辈子富贵无虞!

作者有话说:

萧瑾:种地养参两不误!

第145章 迁徙 ◇

◎忽悠大法真好使◎

这事一经传开, 立马闹得沸沸扬扬。

包括燕京城在内,所有人都在讨论那位格外幸运又格外神秘的采参人。这故事并非空穴来风,因故事中那主人公姓甚名谁、家住何方、靠什么营生, 说一一说了清楚, 也可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