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凰兮从我栖(207)+番外

作者: 从我栖 阅读记录

第173章 

谢夫人带着谢韵锦从宫中回来时,闵熙已经被送走了,她从柳嬷嬷那里听说,闵熙临走时还被自己的五儿媳打了。

“真真是商户之女,上不得台面。”谢夫人唉声叹道。“当初怎么就应了这门亲事呢?”

见谢夫人脸色不好,柳嬷嬷忙出声宽慰道。“夫人莫愁,咱们五少夫人虽出身于商户,但毕竟是皇商,家中又有朝廷正儿八经授封的爵位。”

士农工商,商者为贱。商人社会地位低下,入不得仕,穿不得绸。

但凡事皆有例外,沈家就是那个例外!

当年武帝初登大宝,接手过来的国家,是一个满目疮痍,风雨飘摇的烂摊子。开国之初,连年征战,加上九黎与汉人之间的争斗,几乎耗尽了这个国家的国力。国库空虚,又逢外敌来犯。

在那种大环境下,商人是最岌岌可危的存在,他们自古便没有什么社会地位,更没有财富的保障,一旦国家缺钱,很可能就先拿他们当肥羊宰了。

当时,沈妤歌的父亲是江淮一个首富,也是最识大局的一个商人,他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嗅到了危险的味道,在武帝还没有对商人下刀之前,他便破釜沉舟,献上了自己七成的家产,为武帝购置兵马和粮草。

武帝龙心大悦,当即便封了沈妤歌的父亲一个忠义县男。

他是大宁开国以来,第一个封爵的商人。

那年,因为有了沈妤歌父亲的带头,接下来才会有更多的商人为国捐了产。商人们逃过一劫,大宁也顺利的度过了那一段囊中羞涩的日子。

也因为这件事,沈妤歌的父亲沈清入了武帝的眼。

武帝五年,关中大旱,万亩良田几乎绝产,饿浮遍野。沈青捐粮食百万石,解武帝燃眉之急。武帝下旨,赐沈家“皇商”之名,负责宫廷朝堂所需物质的制备购办。

武帝九年冬,皇帝东征之战胶着,沈清收购近百万斤棉,全部捐予国家,以做士兵们过冬的棉衣。东征大胜,武帝大悦,赐沈青“忠义伯”。

武帝十三年,沈青又献上自己大半的财产,助武帝修建东夷与大宁交界处的长城。武帝赐沈青“忠义亭候”。

……

一次又一次,沈清拼命的挣钱,拼命的砸钱,用钱硬生生的给自己砸出了一个仕途。

“忠义候”虽然只是个虚名,只有官职而无实权。

但明眼人都知道,沈清在武帝那里是甚得眷宠。

而沈清一生只有一位夫人,夫妻俩膝下只有一儿一女,女儿就是膘骑将军府的五少夫人沈妤歌。

沈妤歌是沈清掌上明珠,当初也是谢家自己去求的姻缘。

要知道,当初沈妤歌嫁给谢柏然时,可以说是红妆百里,听说单压箱的银子就六十万两,就更别提那些田契地契,庄子铺子。

可就算这样,谢夫人还是觉得委屈了自己的儿子,当初要不是为了闵熙,自己的儿子也不会娶一个商户女,还不是怕妻子出身太高贵,委屈了闵熙。

谁知道,闵熙就是个白眼狼,竟一次又一次的害她的锦儿。

想到闵熙,谢夫人只觉得心口又疼了。

柳嬷嬷忙上前给谢夫人顺气,“夫人莫气,五少夫人年纪尚轻,以后好好调教便是。”

“就她那狗脾气?”谢夫人摇了摇头,“算了,我不想说她了,松哥儿那边呢?是什么情况?”

谢夫人嘴里的“松哥儿”,便是谢大将将军的长子谢松然。

柳嬷嬷自然知道谢夫人说的是什么,大少夫人入门十年了,膝下一直无子,这也成了谢夫人的一块心头石。

“老奴看松哥那边有了松动,这事应该能成。”柳嬷嬷说道。

“那就抓紧着办!让春雨和夏露过去。”这两个丫头是谢夫人一直看好,准备给谢松然做通房的丫鬟。

“可……”柳嬷嬷忍不住皱起眉头,“大少夫人那边……”

“十年了!她一直无出,总不能让松哥绝了后吧!”叶夫人觉得自己已是仁至义尽。

看谢夫人那样,柳嬷嬷也只敢在心里嘀咕,大少夫人十年无出,还不是因为小姐吗?

当初那孩子都成型了,被小姐这么一撞,差点连大少夫人都没挺过来……

~~~~~

松涛居

孟嫦曦看这主院送过来的两个丫头,漠然地问了两句:“叫什么名字?多大了?”

“回少夫人,奴婢春雨,今年十八。”开口答话的是年纪稍长的那个丫头,肌肤胜雪,容色殊丽,难得的是,小小年纪看上去却很是沉稳。一言一行都很规矩端庄。

“奴婢夏露,今年十七。”年纪稍小的丫头,带着甜甜的笑意,脸颊上有一对浅浅的梨涡,一双水汪汪的眼睛,让小鹿帮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