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飘扬的红丝带(102)

作者: 哈尼歌者 阅读记录

鲁家林认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病耻感的干预措施,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向公众普及疾病相关知识,通过大众传媒宣传的方法,比如利用广播、报纸、电视和社交网站等传媒工具向大众进行积极向上的报道。

可以产生正确的舆论导向,改变公众的社会刻板印象和消除其恐惧心理。

以科学的态度引导大众正确看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从而消除偏见和歧视,减轻患者病耻感程度。

二是加强“关爱——支持”健康管理,就是刚才讲到的“爱心家园”,这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崇的“情感疗法”。

要求我们主办方人员具有抗艾滋病病毒知识、沟通技巧、心理分析、同伴教育以及自我管理指导的能力。

三是重视家庭护理干预,以家庭为基础的干预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坚持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和改善精神健康,有助于缓解其病耻感。

同时在家中提供护理有助于减少医院病床需求、降低医疗成本,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

安朵静静地听着,她觉得每次和鲁家林通电话,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提高的机会。

第61章 遇见最好的自己

在安朵的世界里,忙碌成了她工作生活的唯一写照。

尤其是从事防艾工作的这十几年,她就一直忙得没有任何自己的闲暇时间。

现在的她,除了每天事无巨细的工作需要开展,还得抓住一切机会学习心理学的知识,更是令她一丝一毫的时间都得充分利用好。

从抱定要学习心理学知识的决心到现在,很快三个月的时间又滑走了,安朵一直尝试着通过各种机会或渠道尽快地融入到心理学浩瀚的知识海洋中。

过去的三个月,她一字不漏地读完了三本著名心理学家所著的书籍。

分别是理查德·格里格的《心理学与生活》、罗兰·米勒的《亲密关系》和阿兰·德波顿的《身份的焦虑》。

这三本心理学专著仿佛为她打开了通往人的隐秘心理世界的一扇窗。

为什么有的人乐观有的人悲观?

压力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应对?

外部环境对我们的健康有影响吗?

安朵发现,很多人对心理学感兴趣,是因为心理学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查德·格里格著的《心理学与生活》就详细介绍了很多经典而实用的心理学理论。

安朵印象特别深的一个,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

心理学家把一个班的学生随机(注意是随机)分为两组,告诉老师们,a组同学的智力测验结果比b组的好。

几年后再次观察,心理学家竟然发现a组同学的平均成绩明显优于b组!

安朵觉得每个人都应该记住这个效应!

因为它意味着,我们或许可以调整自己的心理预期,来改变长时间以后的实际表现。

理解这些问题,再对症下药,我们的生活也可以变得更好!

而心理学中的“亲密关系”,特指的就是爱人、夫妻之间的关系。

恐怕有无数人,做梦都想搞懂自己心上人的心思吧!

而罗兰·米勒的《亲密关系》,就被誉为亲密关系领域“最经典又最与时俱进的书”。

在本书作者罗兰·米勒看来,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是幸福生活的前提。

人类是非常社会化的动物,社会属性的核心部分正是对亲密关系的需要。

而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罗兰·米勒的书中给了安朵提出了诸多建议,从人格,演化进程,性别等等方面分析了诸多原因,每一条都可以帮助你对症下药!

而安朵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赞美你的伴侣!

不要吝啬你的表达,把你内心深处的爱真诚地说出来!

这对我们获得幸福生活大有裨益!

如果要评选这个时代的心理学关键词,“焦虑”很可能占据一席之地。

而安朵面临的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就面临着恐艾这个无法逃避的心境。

为什么广大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都会恐艾呢?就是这本书中的心理问题“焦虑”。

英伦才子阿兰·徳波顿在十多年前,就已经看穿了这个问题,并给出了他的答案。

他认为,我们对于自身过高的期望带来了紧张、焦虑的情绪。

同时在和他人进行比较的过程中,产生了嫉妒、不平等的想法,也反过来加剧了焦虑的情绪。

这就是“身份的焦虑”。

在德波顿看来,克服身份的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降低对自己的期望。

拒绝强加给你的束缚,让自己摆脱时刻受到他人评价影响的困局。

某种意义上来说,减少对自身的期待,和实现自己的期望是一样,都会让你体验到“如释重负”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