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摄政王的替嫁男妃(179)

作者: 白芷 阅读记录

凌清时想着自己最近为工部和为提高百姓种植技术事一直忙碌,结果却换来人让萧楚奕休了他,凌清时不高兴了,所以他不干了。

凌清时拉着萧楚奕的手往巷子外走,“反正最近天冷,我们就在府上猫冬,偶尔出来听个曲儿就行,其他的事都不管了,随便他们折腾吧。”

费力不讨好,谁爱干谁干去。

萧楚奕自然是没意见的,本来最近他就不满王妃冷落他,凌清时不忙了就有时间陪他,他巴不得。

两人又手牵手去了青楼听曲儿,这回认出他们的人更多了,但两人谁都没在意。

第二天外面也有传言,大多数说的都是他们很恩爱,甚至还有夫妻想效仿他们也去青楼听曲儿,而他们去的那家青楼生意爆满,里面人挤人,都招待不过来。

这些都不算什么,真正察觉到这事让摄政王妃不高兴了,是工部尚书连着几次在摄政王府吃了闭门羹,而王妃也不出门了,众人才察觉到这事不对劲。

摄政王妃丢下工部那一摊子事不管了,工部尚书正生了些干劲儿,觉得工部要翻身了,底下的匠人因为王妃给的几张图纸,也在忙着做新农具,一样充满干劲儿觉得他们工部终于要熬出头看到希望了,结果王妃却在这关头撒手不管了。

除了那几张图纸他们能直接照着做外,工部还有下面新开的农事部全需要凌清时指点,尤其这马上要过年了,一开春就要播种,得赶在年前把事定下来把消息发小去,王妃不管,这事年前完不成,明年再发下去,只怕百姓都播种了,又得耽误一年。

再一想摄政王妃为什么会这样,工部尚书心头的火就上来了,撸起袖子就要参周良一本。

而察觉到工部尚书有这想法后,那几家因为女儿被周良拖下水的,就一起找上了工部尚书,他们要参就参个大的。

周良那天给吓晕了过去,第二天都没去上朝,也没得到有人参他的消息,后面几天也是风平浪静,他还以为摄政王可能不会找他麻烦了,但没想到要找他麻烦的压根不是摄政王。

工部尚书领头,那几家因为家里女儿被他带你过名的附和,几人一起把周良参的连底裤都没剩。

周郎为官没什么成就,但收受贿赂,宠妾灭妻,儿子是个纨绔没少折腾事,还有家里亲戚更没少打着他的名义横行霸道,一桩桩算下来,不死也得残。

第一百四十一章 本王难道不好看吗

工部尚书没想彻底废了周良,只觉得他之前做的事太不地道,完全就是多管闲事,人是王妃又不是皇上,子嗣不子嗣的跟你有什么关系,你得去掺人一脚。更何况这事还影响到了工部,工部尚书就想参他给个教训。

但其他几家被摄政王下了面子又一番警告,可没那么容易放过周良,要不然也不会在这短短几天时间内收集到这么都跟周良有关的罪证,他们有备而来,奔的就是不让周良翻身。

事证据确凿,再加上这几日凌清时不搭理工部的人,让萧景恒意识到,凌清时并不是他们能随意掌控的人。

且不说萧楚奕不愿意休了他,就算真如他们的愿了,只要凌清时自己不愿入朝为官,不愿出主意想法子,其他人还能逼他不成,他们是在求凌清时办事,可不是凌清时求他们,求人自然要有求人的态度。

这边萧景恒为了证明自己的立场,也为了证明周良的事都是太后指使的跟他无关,雷厉风行的让人查了周家,然后将周良给关到了牢里。

等明年开春就流放,周家人也全都牵出京城返回原籍,此生再不能入京。那些打着周良名义做坏事的亲戚有一个算一个都被砍了脑袋,一点没留情。

而萧景恒这一出也让朝臣对他和萧楚奕有了新的看法,朝臣觉得这位皇上手段凌厉了很多,往后只怕会更加利索,不容小觑。而摄政王也一直没失宠,即便他依旧不来上朝,那也还是他们不能得罪的人。

至于凌清时这个王妃,虽然看着事情因他而起,但在这种时候他们还是将凌清时排除在外的。

时常就没有姓名这事凌清时也无所谓,他都习惯了,再有一点是,他本就不在乎出名不出名。

虽然大多数朝臣不太看重他这个王妃,但工部的人对凌清时是敬重的很,在周家被处理后,工部尚书又上门了,态度诚恳谦逊,还在门外吹了好久的冷风,虽然最后凌清时还是没人,但让人递了一张纸给他们,上面写了工部尚书要的东西,据说工部尚书拿到纸一看,都高兴的快蹦起来了,对着摄政王府的大门说了好多王妃的好话才离开。

到后面工部尚书还是经常上门,偶尔能见着人,但多数时候见不到,同时也不是每次都能讨到答案,甚至有时候递出来的纸上面还写着,问题太简单,让他们自己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