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小辣媳:我家大佬有金矿(497)

作者: 柳之易 阅读记录

武广成双手接过去,虽说之前觉得杜凤生有点阴阳怪气的,但是教他的时候很耐心,像是要把所有东西一下子倒给他一样。

“谢谢……师傅!”

杜凤生笑了一下,“行!我临走了也算有了传人了……咱就各论各的吧!这东西咋用,让你哥教你!”

杜凤生又喘了半天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红布包,打开里面是龙凤玉佩,“广旭啊,这个是当年我和你杜奶奶成亲的时候,你爷爷送给我的一个璞玉……我给雕成了玉佩……”

他说完看看武广旭,补充了一句,“这个没人戴过……现在留给你……也算是物归原主吧……”

他把玉佩放到武广旭的手里,武广旭往回推了一下,“杜爷爷,既然这是爷爷送给您的,就是您的……”

“留着吧,其实我知道你爷爷当年是想把这个送给你奶奶的,他来找我的时候正好我要结婚,就把这个给我了……”

杜凤生把武广旭的手弯起来包上那对玉佩,像是交待完所有事情一样,眼睛变得浑浊无神,“广旭啊,我只求你一件事……我要是不在了,你梅姑姑要是有啥事你能帮衬的就帮衬一下……”

武广旭看着他的眼睛,里面带着祈求,杜月梅现在是爹娘都不在了,也没有兄弟姊妹,要是夫家对她好还成,不好的话身边没有一个娘家人帮着肯定会受欺负。

武广旭点了一下头,“杜爷爷,你放心吧,我会的!”

杜月梅眼里含着泪,“爹,您别说这些了,好好休息一下吧!”

杜凤生朝她笑了笑,“月梅啊,把衣服给爹穿上吧!”

旁边放的是他早就准备好的寿衣,柳月芽走出屋门等着,武广成和武广旭两个人上前帮杜凤生换上衣服。

武广旭换完衣服才发现杜凤生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闭上了眼睛。

“爹!”杜月梅扑到杜凤生身上哭着。

武广旭拍拍杜月梅的肩膀,“梅姑姑,节哀吧……”

按照村里的老习惯,人去了要停三天或者七天,但是现在天气已经热起来了,别说七天,三天就会出异味。

杜月梅回邻村招来丈夫和自己的儿女来给杜凤生守灵一天。

屯子里来拜祭的人不多,毕竟杜凤生之前和其他人来往甚少,武大勇和武大志兄弟两个自然要过来拜祭、上香。

落葬也很简单,找了村里壮劳力,抬了棺材上山,和杜月梅的娘合在一起下葬。

落葬时,武广旭让杜月梅买了很多“狗头金”撒在棺材里,也就是金纸折的金元宝,也被人俗称为“狗头金”。

同时也在山下给他烧了整整一千个“金元宝”。

从杜凤生临终前说的那些话,他也大概明白了,就是他和媳妇猜的那样,杜凤生想还“阴债”,不管说迷不迷信吧,这也是他生前的一个执念。

真正的狗头金没办法给他陪葬,烧些折纸的还是可以的。

至于他临终前说的那些话,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真真假假也就那么回事了。

武广成拿着试金石让武广旭教他看。

武广旭擦干净试金石,找出家里几种不同成色的金子给他做实验。

拿着不同成色的金子挨个在试金石上面划着,每一个成色划出来的颜色上都有细微的差别。

“平看色,斜看光!”武广旭拿着试金石对着光线晃动着,“七青、八黄、九紫、十赤……看到这一道了吗?颜色偏黄,这个含金量大概就在八成,这一道颜色偏青色,含金量大概就在七成……”

武广旭又拿过那个对金牌,对金牌使用起来更加简单,就是拿着手里的金子去挨个和对金牌比对。

每一条对金牌都标着相应的含金量,金子色泽和哪个对金牌一样,含金量也就是对应的。

旧时的典当行或者收黄金的人都是用这种方法来辨别金子的成色。

“哥,这个东西给你不是更有用吗?”武广成觉得这个试金石和对金牌放在他这有点浪费。

他又没什么金子需要辨别的。

武广旭摇摇头,指了指自己的眼睛,“我不需要这个,我会看!”

武广成:“……”

这句话绝对是赤裸裸的炫耀!

都是武家人,天赋咋可着一个人遗传呢!

也不对,武广阳那小子在这方面天赋也不低。

武广旭拍拍他的肩膀,“好好琢磨一下打金的手艺,将来一定会用得到的,那本打金的书好好看看!”

武广成和杜凤生只是学了几个月,还差得远呢,想当年杜凤生的祖上可是宫里的金匠,这手艺是一辈辈传下来的!

那本书不仅仅是手绘的金饰样式,还有打金和镶嵌的技巧,可谓是杜家几辈人的技术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