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同人)清穿之纯皇贵妃(341)+番外

作者: 岳月 阅读记录

陈粮就算了,有的还发霉了,也不知道多少年的陈粮坏粮,特意低价换过来充门面的。

等哪天真要开仓赈灾的时候,他们也能拿出这些坏粮来凑合。

反正丢进去煮粥,百姓们咋一看也看不出什么端倪来,给上边也能交代,他们确实开仓赈灾了!

要不是这次粮商的事让乾隆警惕起来,让人私下到处查看粮仓,估计就会被这些地方小官给蒙骗过去了!

沐瑶感觉这次下江南尤为刺激,前后才多久功夫,比在京城的时候日子过得有意思多了。

跟高贵妃喝茶的时候她提了一嘴,高贵妃倒是笑道:“确实刺激,也不知道当地有多少小官要丢了乌纱帽,还可能丢了性命,家眷跟着受累。”

“不过这些家眷未必不知情,甚至还帮着隐瞒了。估计觉得皇上只下江南,对其他地方不是那么重视,也就能蒙混过关。”

也不想想,他们离着江南那么近都如此大胆,再远一点的呢?

乾隆也是这么觉得的,直接派人跑去更远地方查看粮仓,看看究竟有多少人如此胆大妄为,只以为山高皇帝远,就可以如此糊弄了吗!

他原本想着下江南就能带着嫔妃们游山玩水,好不惬意,哪知道如此多的糟心事!

唯一的好事,该是苏家食肆的消息比之前更多了一些。

因着四处私下查粮仓,有消息灵通又有点瓜葛的人连忙派心腹偷偷送信出去,让人赶紧弥补,把粮仓补回去。

有的压根不敢露面,只派面生的心腹去找别人送信,联络的地方不好在外头,自然而然就选了苏家食肆。

毕竟这里人来人往,客人源源不绝,掌柜和小二肯定记不住客人的脸了。

进去的又都是包间,说话更私密一些,不怕隔墙有耳。

他们哪知道食肆才是四处都有耳朵的地方,被乾隆接手后,这耳朵就更多了。

于是信笺都还没送出去,乾隆就接到消息,派人一网打尽,都不让对方有偷摸着把粮仓重新收拾的机会。

这让他的心情才勉强好了一点,幸好沐瑶和苏家老实得很,还给自己提供了这么好的消息来源,着实省了不少事。

如此好的地方,沐瑶还拱手相让,完全不要回报,乾隆心里更是舒服极了。

这边糟心事太多,好在当地粮食都采买下来,都是新粮,等清算完那些胆大妄为的官员,也能把粮仓重新填满的。

他在这边呆了一阵子就要呆不下去,就打算转道去湖州看采桑养蚕。

和敬这回也跟着来了,但是许多地方都不能跟其他阿哥一样到处去,跟在皇后身边憋坏了。

乾隆怜惜这个女儿,打算去湖州看采桑养蚕的话,带上和敬也是可以的。

千年来对采桑养蚕极为重视,皇后都要亲自举办亲蚕礼,采桑叶喂蚕,鼓励百姓们养蚕纺织。

乾隆打算明年春天,让富察皇后带领嫔妃一起祭拜蚕神,这也是大清多年来的头一遭祭拜蚕神了。

他也想让和敬亲眼去看看,身上穿的丝绸是什么做的,蚕丝是什么样子的,别是真的养成不食烟火的模样来。

和敬自然欢喜,还跑过来跟沐瑶提起此事,嘟囔道:“我总算能出去了,也不知道湖州是什么样的。”

沐瑶却担心湖州当地官员为了让乾隆看到那边采桑养蚕的盛况,会逼着当地百姓把田地都去掉,只挪了桑树过来种植,看着风风火火的,回头良田都占了,百姓吃什么呢?

总不能吃蚕丝桑叶吧?

而且等乾隆一走,当地官员当然就不管百姓怎么过活了。

他们就只能把蚕丝卖掉换钱来买粮食,但是蚕丝比往年都要多,供大过于求,价钱自然就要大幅度降低。

收蚕丝的商人肯定会趁机压价,到时候当地百姓养一大批蚕丝可能都换不到多少粮食,第二年自然不敢再养。

养蚕的人大幅度减少,一时半会恐怕没人愿意再养,湖州渐渐就没人养蚕了吧?

元气一伤,再补回来实在太难了,而且会让当地百姓心里留下阴影来。

和敬见沐瑶有点心不在焉的,顿时有点奇怪道:“纯娘娘觉得湖州的蚕丝不好看吗?”

沐瑶笑着摇头道:“当然不是,蚕丝是个好东西,就怕有人特意做出繁华的样子,回头让咱们看完,就当个甩手掌柜,那么多的蚕丝却没人能全部吃下,价钱自然就低了去,卖不上价钱,百姓就惨了。”养蚕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得极为精心才行,是个精细活了。

从早到晚得忙碌,得细细观察,免得蚕养死了。

太热不行,太冷不行,饿着不行,太饱了也不行,全都靠人力。

一窝蜂弄成大场面养蚕,看着确实让乾隆满意,觉得十分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