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白日梦之三国(228)

作者: 古龙岗 阅读记录

“多谢主公夸奖!”杨洱微微一笑,“主公,末将最近可是用了不少功啊,您看是不是……”

“滚!”在杨洱提出要求之前,许成就将他用一脚直踢镇压。

“主公,您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呢?”常鑫又问了起来。

“嘿嘿,来求取东方帝国的援助?我呸!当老子是三岁娃娃,那么好骗么?”许成“啐”了一口,“从罗马到这里,何止万里,派兵援助?妈的,真要等老子的兵到了那边,恐怕都成排骨了!还打个屁仗!”

“那主公您是打算……”

“嘿嘿,敢骗我!唉!怎么也是不远万里来到我中华的他国使节,要‘优待’,让他们先在咱们这里呆上个十年八年的,等他们学会咱们的语言,把西边这一路的情况都给老子描述清楚喽,看看老子的鞭子能不能伸出那么远,再说!”

“主公意思是——软禁?”常鑫问道。

“软禁有什么用?这个罗马听说可是一个不停地征战了几百年的国家啊,必定有一些东西值得咱们学的,老常,你找一些年轻,聪明的,有心建功立业的小子,向他们学习他们的语言,还有匈奴语,同时,把他们所知道的,能学到的,都给我学过来,听到没有?”

“是,卑职明白!”

“还有!嘿嘿,派人,找一些学究,比如卢毓他的老丈人,咱们的蔡邕老先生,给这些蛮夷讲讲君臣之道,儒家经义,让他们好好学习一下咱们大汉的‘精华’,另外,洛阳城不是有一个什么白马寺吗?那里还有没有学佛的?让他们也去学习一下什么叫‘因果报应’,还有,那个什么,什么来着,对了,把道家的清静无为,噢,什么《庄子》之类的,都给我塞进他们的脑子里去,哈哈哈!”

“主公,您这是要……?”

“还没完呢!这几个家伙,果然是有大用处的啊!哈哈哈,对了,绝不能让他们学去咱们的兵法之类有关争战之道的东西,明白吗?敢将这些东西透露给他们的,一律斩首,按叛国论处!”

“主公,你让这帮人把咱们大汉的那些儒家之类的东西学去,是想让他们……”何通一直在旁面听着,此时也忍不住出声问了起来,以许成的影响下,他们也知道有些平时奉为金科玉律的东东并不是什么好玩意儿。

“别问!你们别问!”许成连连摆手,“按我说的做,就这样,听明白了吗?”

“是!卑职(末将)遵命!”

许成不知道,这个阿契斯,确确实实是来头不小。

阿契斯生于高卢的名门望族,他的父亲高登裘斯在西罗马军队中屡立战功,最后做到西罗马帝国的骑兵统帅,被封为伯爵。阿契斯的青少年时期是在哥特人和匈奴人那里度过的。阿契斯在匈奴做人质期间,结识了很多匈奴贵族。借助匈奴人的支持,阿契斯迅速在罗马政坛上崭露头角,成为西罗马帝国的高卢总督。他在高卢同西哥特人、法兰克人和阿兰人等蛮族作战,屡战屡胜,声名显赫。

阿契斯和阿提拉自幼相识,两人交情甚笃。阿契斯曾经给阿提拉找了一位博学多才的私人秘书,帮阿提拉打理外交;他还将自己的儿子送到阿提拉身边学习骑射。阿契斯希望和匈奴帝国和平共处,他知道西罗马对付境内的日耳曼蛮族已十分费力,决不能再与匈奴交恶。青少年时期做人质的经历,使阿契斯对匈奴的认识非常深刻,他熟知匈奴人的战法,并十分清楚匈奴人的软肋是什么。阿契斯的努力为西罗马帝国赢得了20多年的和平,这段时间阿提拉多次进攻东罗马帝国,但一直和西罗马帝国相安无事。但利益之争使这两位好友最终拔刀相向,而阿契斯的丰富经历使他成为名副其实的匈奴克星。

不过,这是以后的历史,而且是许成没来的历史,现在,这位阿契斯不知怎么跑到了东方,被许成给弄到了。于是,没有了阿契斯的西罗马帝国再也难以阻挡阿提拉的大军,“上帝之鞭”将让整个西罗马败亡在他的手中,而东罗马早已经注定要完了。

(阿契斯怎么来的?大家发挥一下想象力嘛!什么暴风雪啦,龙卷风啦,都是可以考虑的,大不了是被敌对势所给追杀,结果,一路逃窜,到了西域,被某个骗子给骗来了,也可能真是异想天开,想到东方借兵,最后到了这边也不一定!)

第二天,就在整个洛阳城都知道了从遥远的西方,一个名叫罗马的国度,来了一伙使臣,顿时,整个洛阳沸腾起来,不久,人们就听说,蔡邕蔡老大人断定,这个罗马,就是昔日班超派遣手下到达过的那个大秦!

大秦!班超!

多么久远的名字啊!人们开始回想起一个“投笔从戎”的故事,想像着一个慷慨激昂、豪气冲天的英雄的样子。

一时间,许成治下好武之风大盛!

接着,整个舆论都在控制下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而就在洛阳百姓们探讨罗马在何处的时候,许成却早已带着手下,和三千骑兵,向冀州前进了,袁绍已经去了,他要是不去,岂不是看不到好戏了吗?再说了,按计划,他许成也是整场演出的一员呐!就算袁绍才是主角,配角是那些心怀叵测之心的家伙,他许成只算是个跑龙套的,也得去,毕竟,大大小小也是一个角啊。

第一百三十五章 插曲(中)

许成心情轻松,想去冀州看“戏”,可袁绍并不知道,他可没有心情去为许成表演,虽然他并不知道表演已经开始。

在临走之前,他其实还在犹豫不决,他怕!

是的,到现在,四世三公出身,曾经意气风发,大有天下舍我其谁的气势的袁本初已经不存在了,有的只是一个患得患失的袁绍。数次中许成的暗算,一直到最后被许成军俘虏,袁绍都没有机会正面跟许成交手的机会,所以,他担心,自己会再一次中招,而现在,他已经没有了再一次起身的本钱,这一次他如果去了冀州,押上的,将是他和他的全家,甚至于是——全族!

不过,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袁绍怕死,可他更想念以前,想念那时前呼后拥,万众仰望,翻翻手成云,覆覆手为雨的日子,从弱冠之日起,他过得就是那种日子,所以,至今他仍然还认为,那才是他袁本初应当过的日子,也正是因为这种想法,再加上心中的那一点点侥幸的心理和属下们的劝说,他终于把他最后的一点“本钱”押上了。

他的手下们策划的很详细。

冀州此时正是空虚之时!

高顺领兵南下,与臧霸战于黄河,邺城留守的军队都在大将蒋义渠之手,其副将吕旷、吕翔兄弟二人也都是袁绍的旧人,三人都已经跟郭图等人通过风了,只要袁绍一到,必然举兵相迎!

除此之外,袁绍身边还有儿子袁熙、外甥高干,都是大将之才,等拿下邺城之后,就可立即率兵南下,阻住高顺北归之路,再加上已经与曹操所部商议好,曹操到时也会派人骚扰高顺,那时,高顺就算再厉害,也难以构成危胁。同时,派兵北上,突袭壶关,挡住并州张燕的兵马,这样,冀州就安稳了,而幽州庞沛此时正与辽东公孙度交战,分身不得,他手下的大将公孙止和赵云又都跟着高顺被挡在黄河边上,也无法派兵来袭。

等一切暂时安定下来之后,以袁绍的号召力,必定会有人群起响应,这些人,也都将成为袁绍的势力。尔后,还可以派出说客,游说张燕,劝其自立,张燕不过是黑山贼出身,一向没有什么信义,只须许以重金厚礼,或是向朝廷保荐高官之位,其必定会动心,就算不答应反叛许成,也会成为许成手中一颗不稳定的棋子,许成对其也必将难以再如臂指使。

其后,在冀州召集大军,北上攻打庞沛。庞沛一向凶悍,杀人如麻,不得北地人心,而且其行军打仗一向依靠的是公孙止和赵云,两人现今不在,所以,只需再与公孙度商议好,共同出兵,没有了两个最为得力的助手,庞沛难逃一败,到时,幽州也能收回,大不了分给公孙度一点地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