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当公主(943)

作者: 金戈万里 阅读记录

总觉得长平帝的目光在他脸上,生怕会被点名的朝臣道,“陛下多虑,事关先帝,怎么谨慎都不为过,想来百姓也很理解您的难处。”

“穆侍郎所言极是。”已经打定主意,长平帝的病情再加重,他就找理由告假的朝臣立刻附和,顺便举荐数名不在场的朝臣去大理寺审问世家罪人。

完全不想往河边靠近半步的朝臣默契的选择拖延,在他们的劝说下,长平帝眉宇间的迟疑逐渐消散。

没错,先帝绝不会做出如此离谱的事,是办事的人有问题。

长平帝打起精神,连下数道旨意。

政事仍旧由安武公主处理。

平息流言之事交给金明公主和平国公。

另点五名以刚正不阿闻名朝堂的臣子,重新审问大理寺中关押的世家罪人。

纪明通人在家中做,差事天上来,忽然见松年举着圣旨念出她和纪成的名字,心脏险些骤停。

软软的倒在宫女怀中,她才猛地醒悟,长平帝正为民间的流言和大理寺的世家罪人头疼,暂时没有精力管她和纪成,也不会知道她和纪成悄悄在外面留宿。

惊吓立刻变成惊喜。

奉旨办差的金明公主和平国公去给长平帝请安时,没能见到长平帝。

长平帝希望他们将所有时间用都在办差上,不必浪费时间来给他请安。

接下来的半个月,纪明通和纪成整日忙得脚不沾地,根本就没踏入过皇宫大门。

多亏松年每日六次的给缠绵病榻的长平帝端败火茶,才没发生陛下垂死病中惊坐起的惊悚之事。

负责再次审问大理寺牢狱中世家罪人的朝臣,也没有浪费任何时间。

他们全都是出了名的刚正不阿,多少有些不懂变通。听闻同僚对他们的闲言碎语,自觉受到侮辱的同时,皆想尽办法的证明自己。

如果先帝真的有问题,别说是为前程隐瞒实际情况,就算是赔上全家老小的性命,他们也要揭穿先帝的真面目!

悄悄留意大理寺动向的朝臣险些被他们刺激的心梗。

这些人竟然每日都将大理寺罪臣的招供贴出来?

他们是疯了,还是想将长平帝逼疯?

朝臣下意识的想要阻止他们。

人还没到大理寺,脑子已经只剩下混沌。

不能去!

这些人九成九会成为长平帝的眼中钉、肉中刺,但凡与他们扯上任何关系,都有被长平帝迁怒的风险。

不如……假装不知道,不对,他们是相信先帝!

因为坚信先帝的罪名都是污蔑,所以不会阻止同僚证明先帝的清白。

不是没有格外实在的朝臣,担心先帝的种种恶行会连累长平帝,试图劝长平帝清醒一点,不要再奢望证明先帝的清白,先将民间流言和大理寺牢狱中世家罪人的影响降到最低。

可惜这些人不是位卑言轻,无法在长平帝闭门养病的情况下见到长平帝。就是惹得长平帝大怒,被丢出凤翔宫,再也没办法见到长平帝。

半个月之后,经过纪明通、纪成和新钦差的不懈努力。不仅朝臣,愚民也对先帝弑父夺位,通敌卖国的证据如数家珍。

隐患越埋越大,朝臣们只能期望长平帝的病能拖得久一点,再久一点,最好能彻底忘记这件事。

然而所有人心照不宣的隐瞒,只持续了三日。

山南东道梁州,百姓结伴围在府衙外,高声询问长安大理寺外张贴的世家罪人招供是真是假。

但凡是前朝余孽和世家所做的恶事,皆有先帝的份?

只隔半日,山南西道、关内道、河东道皆有类似的事发生。

地方官府不知长安的情况,见流言是从长安而来,喧嚣甚久却没有任何被打压的迹象,皆以为是长平帝有意为之。

他们既不知道该任何回答百姓的质问,又不敢随意驱逐百姓,竟然对此放任不管,任由百姓在府衙外呼喊。

仅仅过去三日的功夫,场面越发不可收拾。

百姓们自发的跪在府衙外,高声呼喊,通敌卖国之人不应该在皇陵享万民供奉。

八百里加急的折子接连送到长安,长平帝终究还是知道了越来越无法控制的事态,气得再度昏了过去。

然而这次即使昏厥,长平帝也得在醒来之后,立刻着手善后,没有办法再静心养病。

大朝会,长平帝面无表情的坐在龙椅上,俯视他的臣子。

从最前方的皇子、皇女到守门的金吾卫,乌压压的跪满整个大殿,只给长平帝看或浓密或稀疏的后脑勺。

事已至此,糟糕到匪夷所思的程度,长平帝反而没有心情再怪罪谁,只关心如何平息民怨,揭过这件事。

朝堂不乏全靠忍辱负重才能活到长平朝,对先帝恨之入骨的人,从前没有机会报复焱光帝,又顾虑长平帝对焱光帝的孝顺,不敢说先帝半个字的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