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八百年(138)

作者: 落魄小书童 阅读记录

正文 161 他们不懂

北伐军打下太原之后还要经营呢,不像蒙古人一样,动不动就屠城,相比之下,军纪甚严,在战争当中也没有对占领居的居民进行骚扰,甚至还分出去不少军粮,让城内的居民对这些打着暗红大旗的短头发部队充满了好感,老百姓有的时候挺容易知足的。

北伐军在这个时代绝对算了一支威武之师,仁义之师,军纪严格,不骚扰百姓,除了必要的战斗之外,对本地百姓秋毫无犯,这可是战乱当中,已经相当的难得了。

但这是战争,战争当中,难免会有误伤,但是在冷兵器时代,这种误伤的数量已经算是小的了,在此之前,被屠的城市多不可数,这点伤亡算个什么。

当拖拖又折损了高达两万蒙古精锐的时候,不得不考虑到要撤退了,他固然可以在太原城接着打下去,可是如此一来,太原城将会成一个巨大的磨盘,把他还有他的援兵都拖死在这里,而且主要是北伐军层出不穷的火药武器彻底的打碎了拖拖的信心,跟这样的部队简直没法打仗。

幸好北伐军的兵力有限,无法围住太原城,而且拖拖也不敢使用汉人充当盾牌使用,因为他所面临的北伐军是一支拥有深入草原深处机动做战的部队,拖拖敢保证,如果他把汉人顶到前面,挡住北伐军的脚步,北伐军肯定会缩回去,然后把骑兵都派出去,深入草原烧杀抢掠,杀得血流成河,用十倍的蒙古人来填命,他已经领教过了。

拖拖聚集了部队,节节后退,而新附军就成了殿后的部队,二十余万的新附军,一节节的被抛离,而北伐军步兵入城防御,刘基带着骑兵追了上去,新附军被杀得鸟做兽散,恨不得爹妈再给多生几条腿才好,北伐军的骑兵一直追到了石家庄才算是停下了脚步,跃马扬刀,缓缓的退了回来,调头又清理了一下沿途绕行过去的小城。

一战而定太原,战斗总算是结束了,但是善后事宜更让人头疼,幸好孙阳还有好帮手李平,小*平平赶到了太原,同时还带来了大量的压缩军粮,太原动乱结束,难民多不可数,成为不稳定的因素。

以往在大宋遇到这种情况,招兵旗一竖,会把这些难民流民全部招入军中,成为厢军,同朝庭养着,只要你们老老实实的,钱不是问题。

大宋的这种方式属于纯支出,民间固然可以变得稳定,但是后果就是财政支出变得极大,会严重的拖住国家资本,而孙阳采取的是另外一种方式,采用以工代赈的方式,将这些难民都集中起来,参与到了太原通往陕西的公路建设当中。

道路交通是自治区得已生存和强大的命脉,跟蒙古人拼骑兵显然是不明智的,人这胆从小在马背上长大,虽然自治区现在与蒙古接壤,也有生意往来,并不算是太缺马,但是要训练骑兵也不容易,两个主战骑兵师是死了数万人才练出来的精锐,成本有多大就不多了,就是那种实战死伤都让人承受不起。

所以自治区目前仍然要以步兵为主,依拖公路,使用速度更快的马车,利用平整的公路,达到快速奔袭,快速调兵的目的。

李平现在忙着调配物资,以工代赈,又要协调行政军官派来的行政管理机构,一天天忙得脚打后脑勺,这还是有陈施洛帮忙的结果,弄得刚刚稳定下来的孙阳想跟小*平平鼓捣两下,一亲芳泽都没有机会。

拖拖以优势兵力兵败太原,这消息震惊朝野,若不是有新登基的皇帝护着,老资格的将领卓格说两句公道话,只怕拖拖又要二次入狱了。

大元朝**的那些汉臣出了新的主意,西北自治区不是属于大宋嘛,咱们打不过西北自治区,还打不过大宋吗?虽然双方和谈在先,大开商贸,但是和谈这玩意就是那么一回事,谁撕不是撕,何况蒙古人打起仗来也不在乎这个。

数名汉臣带着使节团直奔大宋京师,当庭怒斥大宋先撕和约,着实吓坏了敬德皇帝,在和谈派的主导之下,赔了二十万贯的损失,一纸圣旨下到了西北自治区,命西北自治区退出太原,把太原交还给蒙古人,而且还命孙阳回京叙职。

来宣旨的是林忠,孙阳的老乡,一个传统的宋人,帝王之术施展之下,让林忠这个十分特别的人深感皇恩浩荡,不惜与孙阳撕破脸皮。

孙阳拿着手上的圣旨,悠悠的叹了口气,向林忠苦笑了一下,“林大哥,你这圣旨来得可真是时候啊,我们北伐军死伤万余才拿下了太原城,京城里那帮子人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让我把到了手的肥肉吐出去,难道他们就不知道太原城这个兵家必争之地的重要性吗?”

“皇命难违,孙郞,你若还是我大宋臣子,就依旨行事!”林忠冷着脸说道,甚至连孙阳请他吃杯酒都不肯了。

“依旨行事?好……好……岳王爷是大宋臣子,一代忠臣,依旨行事又如何?”孙阳有些怒了。

“岳王爷一代英豪,如今更是封为鄂王!”林忠沉声说道。

“封王,风波亭惨死,失地又失人,封王又怎地?今日我若是依旨行事,回京叙职,只怕用不了三天我就要扣个莫须有的罪名掉了脑袋!何况,我的所做所为,也算不上是莫须有了,而是必须有了!”孙阳笑道。

“岳王爷一代忠良,后世之楷模!”

“我不要楷模,有黑锅我来背,这圣旨,恕难从命了,我西北自治区虽然是大宋治下,可绝不是赵姓一家之地,而是千千万万汉人之地,是我华夏千年文明存复之地,岂可因为区区一人之旨而舍弃,我孙阳有一天可能会不得好死,但是就算了死,我也要存得宋国一脉,存得华夏文明之光!”孙阳厉声说道。

“孙郎,你当真还要如此执迷不悟,抗旨不遵下去?”林忠指着孙阳怒声吼道。

“不错,无论这条路通往哪里,就算是撞到了南墙,老子也要把南墙撞个洞钻过去!”孙阳毫不示弱的吼道,气得林忠脸孔通红,一把夺过了圣旨,呸了一口吐在了孙阳的脸上。

“家乡父老以你为耻,你也不配用那双脏手触摸圣旨!”林忠怒声吼道。

“无论是荣是耻,我们顶在最前面,跟蒙古人拼死拼活,收复我华夏失地,你以大宋为荣,可是怎么不看看他们做了什么?千里江山,毁于一旦,杭州歌舞几时才休,只晓得纸醉金迷,可有人想要收复失地?可有人想要复我华夏荣光?没有,什么都有,只要他们能够享受荣华,谁管百姓死活?谁管百姓在蒙古人的铁蹄之下哀嚎泣伤?心盼王师北征,可是盼来的是什么,什么都没有,只有一次次的惨败,只有一天天的背心向离。”孙阳高声吼叫着。

孙阳从没有后悔过自己的所做所为,虽然他心念大宋文化,可是文化却也需要强大的军事实力来保护,如果大宋没有这些外来威胁,绝对是历史上是优秀的王朝,可是群敌环饲之下,这种以文御武的文化就不够用了,所以孙阳就要创造一个没有文人掣肘的军事力量,最少,也是专业的军事力量。

有道是领先半步是天才,领先一步是疯子,孙阳这种想法太先进了点,先进得让大宋士大夫阶层认为孙阳就是一个疯子,能看得懂他的人,少,太少了,甚至连林子善这个最高行政军官都不懂他。

正文 162 实练

孙阳重重的抹了一把脸,扔下了林忠独自离去,太原新复,有太多的事情要做,特别是兵力布署上,几乎要重新的布署,虽然这一仗打下了太原,但是打下太原并不在之前的做战计划之内,之前的做战计划只做到攻击吕梁,退守黄河那一块,只不过这一仗打得顺了,临时更改了一下做战,才直扑太原。

现在太原成为了自治区向前推进的桥头堡,又是中原重镇,兵家必争之地,而且现在又有西北自治区,八百里秦川做为根据地,进可攻,退可守,可以说这一仗,已经对自治区的未来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