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娘子且留步(266)

太皇太后会回来,文武百官也要面见皇帝,她能瞒过行宫里的人,却瞒不过这些人。

心腹嬷嬷想了想,道:“娘娘,奴婢寻思着,即使太皇太后她老人家知道了这件事,这一时半刻,她老人家也会瞒下这个消息。”

胡太后怔了怔,喃喃道:“为什么?”

她只有二十六岁,从小到大顺风顺水,即使少年丧夫,青年丧子,可是她的地位却从未改变,她是大魏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贵女人。

她不笨,只是让她拿主意的机会太少,突逢变故时,便少了应变能力。

心腹嬷嬷低声说道:“娘娘您想啊,定国公率领大军回来是为了谁,真的只是太皇太后和您吗?”

当然不是,定国公齐慰之所以接到圣旨便火速回京,他是为了皇帝!

这个皇帝,是小皇帝柴冉,是太祖血脉!

除非下一任皇帝同样是太祖血脉,否则恐怕就连太皇太后也不敢保证齐慰还会不会以死效忠。

如今的太祖血脉,除了柴冉,就只有福王、裕王和庆王!

这三支当中,裕王已反,余下的两支,一个是福王,高宗的兄弟,太皇太后打从心底膈应的人,当年为了不让福王府与定国公府联姻,太皇太后从中做了很多事,另一个是庆王,太皇太后为了柴昱的皇位,没少打压庆王。

无论福王还是庆王,一旦他们的子孙继承皇位,太皇太后都不可能继续垂帘听政。

太皇太后把持二十多年的朝政,终将会交出去。

“所以,太皇太后在没有想到万全之策之前,也只能瞒下柴冉失踪的消息?”为一次胡太后终于想清楚了。

“娘娘,当务之急,还是请伯夫人进宫吧。”心腹嬷嬷说道。

胡太后进宫之后,胡家封彭城伯,父亲去世后,兄长袭爵。彭城伯仅三代,再有一代这爵位也就没有了。

且,胡太后上面还有太皇太后压着,彭城伯府处境尴尬,那些靠祖上战功继承爵位的勋贵们,大多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因此,这些年来,无论是在旧京还是新京,彭城伯一家都像是透明的。

胡太后不喜欢见兄嫂,再说,她平时也没有用得到兄嫂的地方,因此这一次,她也没有想到要请他们帮忙。

听到心腹嬷嬷这么说,胡太后想了想,叹了口气:“行吧,你去安排吧。”

次日,彭城伯夫人便来了,听完胡太后的话,彭城伯夫人差点昏过去。

自从有一次,她说胡太后后半辈子都要依靠小皇帝,要善待小皇帝,就从这次之后,除了逢年过节,胡太后便没有再单独召见她。

不见是不见,这一见就是大事。

你把小皇帝弄丢了,这和把天捅个窟窿有区别吗?

你还不如去捅破天呢。

第二零二章 胡家

彭城伯夫人晕晕沉沉回到府里,恨不能大病一场,躺下就不起来了。

可是她没有这个福气,她还要给她那个贵气凌人的小姑子收拾烂摊子。

彭城伯夫人让人去请丈夫和长子。

毫不意外,她把事情一说,父子两人全都傻了。

太皇太后的父亲名叫杜添,先祖名叫杜孟青,乃前朝秀才。

太祖尚未登基时,杜孟青由同窗引荐,做了太祖的幕僚。

太祖登基后,杜孟青曾任太常寺少卿,好景不长,杜孟青卷入当时的一桩政案,杜孟青官降两级,外放西京做了同知。

其实杜孟青受到的处罚并不重,且,西京府的同知一职也是好差事。以他与太祖昔年的主仆情份,在西京熬上几年,重返京城并非没有可能。

但是杜孟青心灰意冷,郁郁寡欢,来到西京的第二年便病逝了。

杜孟青成亲后子嗣艰难,连纳几房妾室方得一子,他死的时候,幼子年仅五岁。

杜孟青死后,杜家便留在了西京,渐渐的,便被世人遗忘了。

高宗年间,鞑子作乱,高宗御驾亲征,大获全胜,得胜庆祝之时,却突遇刺客,危急关头,西京派去送贺表的一名八品经历冲上前去,为高宗挡下一箭。

这位经历便是杜添,杜孟青的孙子,太皇太后的父亲。

杜添从此平步青云,官至正二品布政使,可惜杜家子嗣不兴,与先祖杜孟青一样,杜添膝下只有一个庶子,便是太皇太后的弟弟杜秋白。

太皇太后受封皇后的第二年,杜添去世,彼时杜秋白只有四岁。

杜秋白五岁袭爵,七岁夭折,现在的承恩公是太皇太后从杜氏族里过继的,记在杜秋白名下。

太皇太后和杜秋白都是生于西京,长于西京。太皇太后没进宫时,有一个手帕交,那便是胡太后的姨母袁夫人。

太皇太后在宫里也曾经有过一段艰难日子,那时她甚至想过让尚未出嫁的袁氏进宫帮她固宠,不过她晚了一步,袁氏高嫁,嫁给了卫国公次子陆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