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东宫那池春水(70)

作者: 春生玉兰 阅读记录

书房里,被旁人视作已经开窍的李知憬翻箱倒柜,终于找到几本珍藏多年的兵法书籍,又选了几样物件儿摆设,命人收拾装箱,往谢府去。

他早打听好谢青黎今日在家,此番上门正是表现诚意的好机会。按理说,择太子妃无须太子先亲自前往征求意见同意,而是赐婚之后,礼部按照六礼商定执行。

他这么做,一来是早前答应了阿爷,亲议以表对谢家重视;二来,不知赵夜清那厮怎么说服了阿爷,竟应允其留在东宫左卫率府一年,为了坐镇安西都护府的赵武,他也得早早让谢青黎点头嫁女,以免赵夜清头脑发热。

听到管家气喘吁吁来报,谢青黎看向一旁正在教幼弟习武的谢杳杳,招呼道:“太子殿下来访,三娘,你同阿爷一起去迎。”

“儿今儿休沐,算不得东宫的人,哪里有未出阁的娘子去迎外男,儿不去!”谢杳杳现下别说看见,就是听见李知憬的名字都烦,好不容易躲一天清静。

谢青黎见她执拗,也不愿勉强,便独自一人前去,大步流星走到正厅,就见李知憬已经站在厅前,身后整整齐齐摆了不少箱匣。

行礼到一半被人拦住,年轻储君笑得春风含蓄,唤了他一声“谢伯伯”,谢青黎心下了然,这小子是来求娶三娘的。

说来奇怪,他家三娘明明打小就不喜欢太子,细数太子的缺点能说三天三夜,若不是四年前去了定西城,恐怕他得早早辞官,带着一家回祖宅安度晚年,以免哪日东宫记仇,仔细磋磨那小魔头。

五月谢杳杳要随李知憬南下时,谢青黎还在为谢杳杳研究退路,他膝下就这么一个女儿,她不愿嫁,他也不能逼她,可对策才刚有眉目,谢杳杳提起李知憬的态度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俗话怎么说来着,我吃过的盐比你走的路还多。谢青黎一眼便瞧出他家三娘芳心暗许,这门亲事看来是要定下。

既然太子殿下亲自上门,他这老丈人的瘾还是要过过的。

李知憬不着急进入正题,先说那些精美的物件儿摆设送给谢夫人,闲时可把玩解闷,又说满腹经纶桃李天下的孟夫子作客东宫,正巧可做谢穆的启蒙老师。

最后李知憬才命人捧上来那几本兵法古卷,说是偶得孤本,特来向谢伯伯请教。

未来泰山的瘾什么滋味谢青黎不清楚,但未来女婿谋划周详,事事无可挑剔,他感受得淋漓尽致。

直至“翁婿”二人从正厅谈到书房,从日头正盛谈到日薄西山,谢杳杳来催时,正瞧见谢青黎满眼欢喜,不住夸奖李知憬,对用兵之法见解独到。

“三娘,你来得正好,明日你当值,今夜回东宫,顺道替阿爷送送殿下。”现下他看着二人怎么瞧怎么般配,整个大渊怕是找不到比李知憬更出色的郎君了,样貌、品行、家世、才学……样样出众,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后宫嫔妃佳丽,哪个帝王的后宫不是与前朝紧密相连,三娘这条婚姻之路虽宽敞但难免硌脚。

就算李知憬许诺大婚三年之内不娶妃纳妾,可三年后呢?三娘有孩子傍身就能保事事平顺?谢青黎头疼不敢再往下想。

“原来三娘在家啊,孤还是以为去平……”李知憬故意揶揄她,谢青黎刚正不阿向来最不喜流连平康坊温柔乡之人,他刚提了个“平”字,谢杳杳的眼刀子就甩了过来,他笑道:“孤以为去平善寺上香了。”

二人,一个眉眼含情,一个恼视媚行。

谢青黎心中感叹,他头疼有用吗?只希望李知憬如承诺的那样,不负三娘,不负谢家。

*

马上就要宵禁了,街上几乎看不见行人,巡逻的武侯远远瞧见东宫的车辇,都已避开。

车轱辘碾过青石板,发出有规律的咕噜声,混着马蹄踏踏,竟不觉得聒噪,反而有几分好听,李知憬挑开车窗帘子,朝一旁板着脸端坐马上的谢杳杳说:“谢率,孤有话要问你,上车来说。”

“恕臣不能从命,用不了多久就到东宫了,臣到时再与殿下详谈。”最后两个字她咬得极重,李知憬翻翻眼皮她就知道是正事还是闲事,既然已经看出他不怀好意,何必巴巴往前送,她又不傻,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还是懂的。

“谢率真不上来说?那孤就在此处讲了,孤已经与谢大将军说了你我二人的亲事,谢大将军的意思是……”李知憬含笑,他话未说完,谢杳杳已经翻身下马,跃上马车,坐在他对面,外加怒目而视,一气呵成,未见丝毫拖沓。

“谁……谁说要嫁你了。”虽然知道婚事已定,她还是要与他表明自己的态度。

李知憬眉毛一挑,目光沿着她的嘴唇缓缓一路向下,最后停在她腰侧的玉佩处:“哦?你不要孤负责了?”

上一篇:四表妹 下一篇:长公主和离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