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之玉落谁家(105)

作者: 玉人何处 阅读记录

“你是什么东西?一个奴才秧子,也敢让太太等着?”许是仗着有王夫人的意思撑腰,许是认定了紫鹃是贾家的下人,即便现在跟着的黛玉是郡主,但到底还是贾府买来的奴才,要听贾府太太的拆迁,因此颇不把紫鹃放在眼里。

看看难以说通,紫鹃虽然心中又是忧虑又是惊惧,但仍然很快镇定下来,挥手叫过一名小丫头,将手中的大红羽缎斗篷递给她,温声道:“春纤,我先和周嬷嬷她们去回太太话,你去给姑娘把这件斗篷送过去,别让姑娘着凉了,还有,姑娘回来若要问起我……”

“快走吧!啰嗦什么,难道让太太久等?”旁边周瑞家的不耐烦,瞪眼喝道。

春纤懂事地道:“紫鹃姐姐快去吧,我自会去回姑娘的。”紫鹃点点头,只能无奈地跟着周瑞家的走了。

且先不说紫鹃被周瑞家的带走后如何,单说春纤,眼看着那几个婆子对紫鹃就像是押送犯人般的态度,心里也早有了几分计议,咬了咬嘴唇,叫平时和自己关系不错的雨荷看好家门,便往贾母的上房去了。

这时,宝玉、宝钗、湘云、迎春姐妹等都已经各自回去了,贾母房中只剩下了一个黛玉,因为天色不早,黛玉也说要回去的,但由于贾母说有事情要与黛玉商议,这才耽搁住了,这会儿雪雁已经被琥珀带去了隔壁下人的房间,贾母身边也只有一个鸳鸯伺候着。

贾母一手拉了黛玉,在炕上坐了,抚摸着黛玉柔顺乌黑的发丝,心里也是有着几分挣扎的。要知道贾母一生唯有贾敏一女,况贾敏又乖巧懂事,自幼承欢膝下,倒比两位兄长更得父母疼爱,当日待字闺中时,贾母亦是视为掌上明珠的,这会儿眼看着黛玉颇有几分贾敏的神韵,贾母的心中又是矛盾又是愧疚,深觉得对不起已经下世的女儿。

可是思及贾家的现状,儿孙中竟是没有一个能支撑门户的,而且家中还摆着国公府的排场,不肯在人前示弱的,这亏空是一年大似一年了,那王熙凤背着自己,与鸳鸯商议典当了自己私房积蓄的事情,自己并非不知道,但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唉,如今这家道艰难,也只能对不起这外孙女儿了,想到这里,贾母也忍不住叹了一口气,终于硬起了心肠。

黛玉等了半晌,不见贾母开口,便问道:“不知外祖母留下黛玉所为何事?还请外祖母明示。”

“咳,”贾母清清嗓子,慈祥地笑着,那模样就像一个无害的老祖母看着自己最心爱的孙女一般,将黛玉揽在怀里,这才道:“玉儿,你房里失窃的事情你琏二嫂子都详细地给我说了,只是你也知道,咱们府里家业大,人口多且杂,难保有那个下人手脚不干净,也或者是有外面的贼进来咱们不知道的,你丢的究竟是什么东西?说出来外祖母也好帮你找啊!”

这才是正题吧!黛玉心中暗道,自贾母怀中直起身来,看着她的笑,竟没来由地身上一阵阵发冷,“外祖母说的黛玉也知道,因此也并不敢怪外祖母和舅母嫂子们,不过因为那匣子中的东西乃是先父留给黛玉的,所以黛玉必须要找回来。二舅母和琏二嫂子管着这一大家子,现又是大节下的,黛玉也不好麻烦她们,因此,黛玉已经请人告知义兄,报了官的,想来明日官府中自会来人勘察,到时便可见分晓了。”

“玉儿娱乐之成功者系统!”听的黛玉口口声声不敢麻烦,却又说已经报了官,贾母心中急躁起来。在她心里,早已经断定此事必有九成和王夫人脱不了关系,本想着黛玉既然如此看重,自己慢慢将厉害关系与那不成器的媳妇儿分析清楚,也好为贾府存一下体面的。这事情若果真惊动了官府,查了出来,贾府当家太太居然如此算计孤女,又犯了偷盗之罪,只怕传扬出去,不仅贾府颜面扫地,在京城中难以立足,只怕还会连累宫里的元妃,毕竟的黛玉现在的身份是皇封郡主。

“玉儿,你这样闹到官府,传出去不但让府里颜面尽失,就是宫里娘娘面上也不好看啊,别忘了你虽然是郡主,但好歹还是贾家的外孙女,住在贾家,总要给府里留几分颜面吧!”因想着黛玉素来是最重亲情的,想来怎样也不会驳自己这个外祖母的面子,贾母说的颇有几分理所当然。

“外祖母,黛玉这并不是再闹!”掩去心内的不悦,黛玉尽量说的心平气和。“失窃之物乃是先父留给黛玉的唯一一点儿念想,黛玉遗失已是大不孝,如何能不着急追回。再者说,官府插手,一则省了外祖母和太太们的心力,二则查清楚了也是为府里减少了一个隐患,这窃贼今日能偷黛玉,焉知以后不会偷外祖母、老爷太太、姑娘爷们的东西?外祖母说事关府里声誉颜面,这黛玉倒不太认同,俗话说人过一百,形形色色,那府里没有几个不长进的下人,不过是官府带走判了型,如何能与府里的颜面、娘娘的颜面扯上关系的,外祖母未免太言重了吧!”

黛玉的话有理有据,饶是贾母城府极深,一时也是不好反驳的。只得搂了黛玉垂泪道:“玉儿,是外祖母对不起你,没能照顾好你。”

黛玉无言,心内却是愈发坚定地要揭开此事,如果自己一直忍气吞声,只怕会让这些人以为自己好欺负,反而会更加的变本加厉呢。

“玉儿,就当外祖母求你,让你义兄去刑部撤了案子吧!外祖母保证,一定会将此事查清楚,将你父亲的遗物追回,给你一个公道的。”终究是有心病,短暂的温情之后,贾母仍然要求黛玉撤回诉讼。

“外祖母?”从贾母怀中抬起头,明澈的眸子里闪着浓重的疑惑。“外祖母为何执意要黛玉撤销案子呢?”

“这……”贾母怔了一怔,随即强笑道,“外祖母想着这终究是家事,玉儿一个女孩儿家,终究不方便抛头露面的。”虽然连贾母自己都觉得这个理由很勉强,但实在是没有别的借口了。

“可是,这事情是交给义兄办的,而且,听义兄说,刑部尚书与先父有同榜之谊,先父在世时,来往颇为密切,按理黛玉应该称为伯父的,而且成年之后,也该是去拜见伯父内眷才是的。”无害地表情,说出的却是一个事实,那刑部尚书周正源原是与林如海同榜的榜眼,二人私交甚笃,这也是他当初为何保荐王承业的原因之一。知道黛玉年幼,且是在外祖家,周正源也是与贾政提过几次,要黛玉去自己家小住的,可每每都被贾政以黛玉年幼,老母疼惜为由推辞了。这次接到王承业的消息,知道贾府竟然如此算计老友之女,那周正源早已经是义愤填膺了,这会儿只怕撤回讼状,周正源也定是要管到底的了。

“姑娘,”贾母还要说些什么,却被外面一个怯怯地声音打断,抬头看时,却见不过是一个十二三岁的秀气小丫头,似乎是在疏月轩见过的。因心有不满,皱眉道:“外间没有人吗?你是哪房的丫头,这么没有规矩?主子说话,你一个小丫头怎么能随意叫喊?”

春纤平日见到的贾母总是一副乐呵呵老封君的模样,很少对下人如此严厉的,这会儿早吓得“噗通”一声跪倒了,只不住磕头道:“奴婢知罪,请老太太开恩。”

“外祖母,这是黛玉房里的春纤。”看到春纤手中的斗篷,黛玉知道定是紫鹃怕自己晚上回去着凉,特意让春纤送来的,不觉心中一阵暖意,忙问春纤道:“可是你紫鹃姐姐让你送斗篷来了?”

“是,紫鹃姐姐怕姑娘着凉。”贾母不说话,春纤不敢起身,依旧跪在地上,小心翼翼地回答。

“外祖母,定是鸳鸯姐姐看天晚了,让那些丫头婆子都歇着了,春纤看外间没人,又担心我,这才无意闯进来的,外祖母就饶了她这一次吧军门撩宠,宠入骨!”黛玉巧笑,就像是对着老祖母撒娇的小女儿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