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之林老师只会教书(200)

作者: 二十来岁 阅读记录

周末那天,林小北和余酒换上了当年在南市百货大楼买的呢子大衣,当时的五十多块钱买一件真的太值了,穿了几年都还好好的,款式和颜色都经典,再穿个几年都还是时髦的。大衣里边白衬衫搭着蓝色牛仔裤,十足的文艺范。而一帆小朋友,穿着小衬衫,红色圆领毛衣,搭着黑色裤子,衬得他的小脸更加粉嫩。

高婶也换上了新衣裳,还整整齐齐地梳好头发,看到他们一家三口瞬间眼前一亮。“呀,一帆真喜庆,毛衣织得刚刚好,不过到明年就穿不了了。”

一帆的衣服袜子都是高婶给做的,料子好,做工看着简单但是又很耐看,每次高婶抱着他出去在附近串门都被夸,既夸孩子长得好,又夸高婶手巧。

“没事,明年再做新衣裳。”余酒不在意地道。

林小北看了他一眼,忍不住偷笑。她可是还得余酒放在老家的那些旧衣服,还有以前给他买件衣服都要心疼得不得了的样子,现在换成给孩子做衣服了,就完全不记得自己勤俭节约的人设了。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6-08 16:11:20~2022-06-08 22:56:5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开开心心看文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八十八章

高婶连着照片一起寄回去的, 还有林小北代写的家书。

高婶家里收到的时候,全家都围在一块儿,听高婶的小儿子念信。信里高婶碎碎叨叨地说了在这边生活得怎么样, 和周围的邻居关系不错经常串门, 做的工作简单轻松简直和养老差不多, 说到海市的气候, 还特意说了林小北给她买了两件羽绒服,加起来都要九十块钱。

一家子听到这里都倒吸一口气:乖乖,这买两件外套都要九十块钱了,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好衣裳。

读完了信, 大家轮流传着看寄回来的彩色照片。宽敞的校园道上,两旁梧桐树金灿灿, 高婶穿着崭新的衣裳站在道路中间冲镜头笑。有一张还拍到了学校里好几个学生骑着自行车路过的背影, 高婶的小儿子一脸的羡慕和向往:这就是大学校园?

高婶的婆婆拿着照片看了又看, “真好看。余酒两口子实在,彩华算是走大运了找着这么好的工作。不过这得了两件衣服的事咱家里人知道就行了, 别往外传, 省得有些人又犯红眼病。”虽没有说是哪些人,但是大家伙都心知肚明。

而海市那边,宁秋的小摊子也支了起来。

她打电话回去后的第二天,她丈夫马行武辗转和她通上了电话, 了解了事情来龙去脉,就去买了车票, 回家收拾行李带着孩子坐上了来海市的火车。

走之前家里老太太做主分了家, 大哥和小弟分得最多, 轮到他这里只得了三十块钱, 他把自己屋子里的一些值钱又带不走的都转手卖了, 全身上下也就六十块钱。但是想着未来能一家在海市团圆,还可能在外边大城市谋个生计,心里一片火热,对家里人冷漠的态度也就没那么难受了。

坐了一天一夜的车,他带着两个孩子直接到了宁秋给的地址,正好宁秋没课在家。宁秋和他们好几个月没见面了,不只马行武想媳妇儿,两个孩子也很想妈妈。

马行武知道都是多亏了林小北给的投资款,这才让自己一家能团聚,还能让自己在这边有个工作做,也不敢耽搁了,来的当天中午就先去瘦猴那里买了需要的厨具调料等等,又去附近村民家里买了食材,下午就开始做起了卤味。

一阵阵香气随着风飘到附近的院子里,路过的人也忍不住停下来从大开的院门往里瞅看人家做什么好吃的。特别是傍晚大家去打水的时候,几个婶子咽了咽口水:“最近搬进来的租户都是会做饭的,一家比一家香。”

了解实情的高婶赶紧帮着宣传:“前边巷口那家是吧?他们刚搬进来没多久,那家的小媳妇和一帆妈是同班同学,人家川省那边来的,做的麻辣串卤味可下饭,明天就摆摊呢,到时候去买来尝尝看。”

“明天开始卖是伐?那我得去买点回来尝尝,这个味道闻着真香。”

“到时候去看看。”

......

对于宁秋和马行武开的小吃摊,林小北就做个给本钱的甩手掌柜,每个月月底的时候双方一起对账本分利润。所以他们做的前面准备工作,怎么安排等等,林小北就没管过。但是隔得近,闻着随风飘过来的香味,她知道她的投资成功了三分之一。

开业那天,天还黑麻麻的,马行武和宁秋摸着黑就起来准备了。先把炉子搬出去起火,然后又搬了张淘来的旧桌子当做操作台,又搬了一张矮圆桌八个凳子,放在一旁的空地上。另外又找了块板子支起来,贴上大红纸,最上边几个大字特别明显——川省风味。店名底下写明有什么吃的,都卖什么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