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荣华记(651)+番外

作者: 妙妙周 阅读记录

再点出饷辽可用海运,以防朝鲜或关外出事致使粮草难行。最后则提出官船不便行海,不若民家坚固,可用银募集吴郡民船,保一百五十万石海运粮食的安全运达。

乾元帝听得海运还能饷辽,愈发重视,着人按元末海路去沿途探索测绘,预备来年大兴海运。

随后大大嘉奖了陈宣,夸他两广粮饷筹办得快,在海运上也有别人没的见解,来年大行海运就由林御史督催、陈宣督运、户部拨银协理,宁臻睿出任钦差。如此,河海并举则成定局。

苏妙真听闻后一颗心放进肚子里,暗暗感慨陈宣处事果断,一见有凭风借力光复陈家的良机,就能及时抓住。自己没跟他在河海之争上死磕,而是用利益笼络其人,绝没做错。

她高兴了两日,湖广丈田紧随河南结束,乾元帝一道旨意,召苏观河回京,加封大学士入阁,会逢朝廷用兵两广,恐塞上松懈进而有警,就意欲让苏观河出任行边使,沿长城东西往返,巡理九边。

作者有话要说:

海漕有关参考的还是明清的奏折和一些现代的论文。

第278章

年节未至,苏观河就出京沿长城巡视,先去了宣府,和总督赵理督查加修方城、许家庄、东井等处的城堡,又在赵理的提议下上书乾元帝请求添设参议一人,以协理宣化府的钱粮讼争。

几十天后赵理派亲兵护送苏观河一路奔向大同。

大同亦为九边重镇,东连上谷,南达并恒,北控沙漠,西界黄河,自古即用兵之地,戍边官军多达十余万人。

大同虽有布政使总兵巡按,但副总兵是赵越北,他乃年轻武臣里的的头两位,父亲赵理得乾元帝赏识信重,故城内军政一概由他主管。

赵越北因知苏观河携带妻女,就特特迎出城外数十里。他指挥亲军一同护送犒劳九边军民的饷银入城,入城后还将官邸正房让出,给苏观河一行人安置,苏观河念及妻女出入方便,欣然应允。

赵越北又按旧例安排下许多歌舞宴会。同时邀请互市入关的鞑靼贵族前来相聚,以显封贡后的繁荣景象。

二月的倒春寒一波接着一波,蒙汉互市的得胜堡三地关市之处却闹得热火朝天,因是一年一度,鞑靼各归顺部落都遣人来互市,城外落脚帐篷搭了许多,城内更是人山人海。

苏妙真忙了数天,终于有空。就换上蒙女打扮,与翠柳漫步在互市的瓮城内。叫卖声此起彼伏,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扫眼看汉人桌上摆满绸缎布绢、梳篦米盐、糖果梭布,鞑人摊子则卖马牛羊驼、贵重皮张、沙参玉石,皆是琳琅满目。

丈夫孙荣考中武举后补缺大同驻军把总,翠柳也迁居大同数年。“这两年大同的生意多亏你照管。先前你在书信里报说新修了铺子,我还没当回事,这回亲自看到它华丽壮阔,才知这两年实在让你劳累,边关再好,总有些不足之处。”

翠柳笑道:“姑娘过奖了,其实有赵总兵照顾,在这边做买卖一点也不难。在民市官市里咱们能头一批买到鞑靼人的貂皮牛羊,山参骏马;又能头一批卖掉绸缎棉布,米盐茶糖,闭市后再卖些脂粉绸缎。有赵总兵在,谁敢欺压咱们?大同繁华如江南,姑娘想想,若非如此,大同婆姨岂能艳名远扬?”

因提起大同婆姨,翠柳难免有几句怨言:“兴了一股子歪风,还效仿李后主嫔妃缠足,把脚裹得尖尖细细的,我看民间爹娘为嫁女就也有学的。”

苏妙真早年就听闻大同有缠足之风,唯恐这风气如前世有明蔓延开来。决心寻机跟赵越北等人好好说道说道。

翠柳好奇问道:“话说姑娘怎么也随老爷来边关了,一路奔波怎么受得住?”

“我在京中百无聊赖,冬月里又总被娘娘们召见,陪伴公主固然是荣耀,但我唯恐行差踏错,所以干脆躲出京城。”’

苏观河决心湖广丈田结束就告老还乡,结果一道旨意下来,又抖擞精神出任这巡边使。苏妙真明知苏观河并非贪恋荣华之人,且王氏闷闷不乐,问过几次探出来确有隐情。

王氏称若只是入阁,苏观河定要请辞,但加上巡行蓟辽宣大甘陕九边的名头,苏观河就无法推却。赵苏两家一贯交好,苏妙真就琢磨出来隐情多半是落在蓟辽总督处。

将张直家眷交付给傅云天后,又到南边筹建完船行总号,苏妙真劳累两月,自觉在倭患海运两处尽足人事。但进到冬月后时常被召入宫,她不胜其扰,同时想和王氏两人多多相处,就自请随行。

因苏妙真精通数算,有助于边防绘图,还与三娘子深有交情,在鞑靼处很得几分脸面,乾元帝就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