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荣华记(638)+番外

作者: 妙妙周 阅读记录

宁臻睿伸手抢过婢女所持羽扇,自个儿扇着风,皱眉道:“那你们可有人选了?这事儿得趁早解决,不然赶不及六月登莱出海。”

各位州官们纷纷低头,含糊着说还没找到合适的人。杨世南没想到周全的办法,一时也凝涩住。

陈宣不疾不徐道:“那这倒是个难事,没人经过行伍哗变,都怕处置不当。若由我来办,办倒是能办好,只是下官还要兼顾夏粮解运和临清清江等地的船政督查,分*身略感乏术,只怕赶不上试行海运的启程之期……”

宁臻睿眉头一紧,不耐烦道:“试行海运是天子之命,若有敢违抗的,挑首恶者都拉出去砍了,再不行就派官兵或者临清卫所的军士来镇压。”

陈宣道:“但若有尺寸没把控好,只怕闹出造反流寇的祸事。再有,就是不止于此,运军逃逸又该如何是好?”

他摇头叹道:“试行海运一事,是否过于仓促才引起漕军不满?若徐徐图之,换到一年或两年之后,也许大为不同……且除此之外,还有漕粮解兑,航海路线等麻烦事在后头等着,只怕一着不慎,这试行海运就功败垂成了。”

这一番话把宁臻睿也为难住了,杨世南看着沉吟不语的宁臻睿,心中无奈。此刻已知这就是顾长清所说的帮手,不由暗想宁臻睿虽身份尊崇但为人暴躁易怒,也说不上谙熟河海运务。

就算有宁臻睿亲自来督行海运,只怕该有的难题也一样不少。无非是宁臻睿说话所有人都得听两分罢了。

杨世南正皱眉间,忽然一个人在窗外道:“若想立见成效地解决哗变倒也不难,只要用此三法,运军们自当竭尽全力。”

杨世南耳朵一动,还当自个儿听错了声,却看到宁臻睿腾地起身,把羽扇在桌上重重一拍,面露笑意,喝声道:“装神弄鬼!还不给我滚进来!等等你先别动——”

宁臻睿把头一转,指着厅内其他州官不耐烦地挥手,让即刻回避退出,只留下杨世南陈宣林御史三人。

待人进入正厅,宁臻睿坐回原位,明扩额头稍稍一舒:“进来站着吧,话说你怎么没待在京城,又跑来临清府了?再有,你说的办法又是什么,真能让运军们立时回心转意?”

来人裣衽一拜:“殿下万福金安。”

她环顾一周,笑吟吟道:“我有一言,请诸位静听——”

作者有话要说:

真真:玩个梗。

*

实习最近好忙,还得跑现场,然后要写论文,我这周五晚上更。期间只修前文,删减增加一些片段。周五晚上见了。

第273章

漕巡衙门的朱红大门被缓缓拉开,城内漕军听闻主官现身,纷纷往路口涌来。

运军甲长陈石混在其中,瞅着新封御史的林大人身着七品官袍,声腔洪亮,道:“诸位运兵兄弟们听我一言,看是否有理。”

“漕军困苦,堪比九边军户,这是大顺朝野所人尽皆知的。自蒙元无德,大顺取而代之,便行漕运……可北上南返数以千里,风餐露宿缺吃少用,运军出运时,每日行粮每人不过九合,微薄至极……最麻烦的是,若漕粮出现漂没,还得运军自个儿掏腰包偿还,军士多有借贷,负债岁多……

“一年有十个月都在这运河上,连自家妻小都见不了几面。再有不巧,还有临时差派,那一年下来连个修整的盼头都没有,再出现运河积淤,水浅南行,还得拉纤逆行,尤其是通州到天津府段,年年要靠漕兵的人力……”

陈石本在百无聊赖得瞅东瞅西,听得这番声情并茂的陈词后,立时大吃一惊!

这林御史倒是爱民如子,更清醒智慧,明明没经过漕事,结果却把漕军困苦艰难的几处,全都说得清清楚楚。

他探头去看,果然见得其他兵士们听到此处,都是不住点头,看着林御史的目光也亲近许多,在林御史说出一番“夹带折卖皆是漕军走投无路”的话后,更是各个唏嘘点头,大有“一朝逢知己”之感。

陈石眼皮一跳,依稀记得这些话似是在顾巡抚的《请倡先试行海运疏》里提到过,其实他没闲工夫也没机缘看名臣奏折,无非当时陈宣手不释卷,连读好几天,又让底下几个心腹看了一遍。

陈石能看出陈宣其实很是欣赏其言,只不过自家在漕上捞着大把浮米无数银钱,不好附议的。毕竟有句老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人人都说漕军夹带土产,甚至偷盗折卖漕米——可人若不到至困至厄之时,又怎会冒着杀头流放的罪名行此欺弊?”

“……”

好一段长篇大论后,陈石又听这林御史铿声道:“故此,朝廷欲试行海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