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年代女首富(58)

人白就洋气,加上她上辈子也在大城市里生活了多年,当过老板打过工,算见多识广。先前身上打扮土气时,还能看出她农民出身。现在衣服一换,她瞬间跟变了个人一样,不仅洋气还多了书卷气,冲淡了她身上原本那股小市民的精明劲,倒有点儒商的意思了。

人靠衣裳马靠鞍。

周秋萍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微笑,满意地点点头。战袍加身,她该出发去战斗了。

这一身的确醒目,周秋萍刚走出宿舍没几步,林头撞上食堂卖票的工作人员时,对方还愣了下,旋即不好意思地扭过头,甚至连招呼都没打。

这是种新奇的体验,周秋萍已经不记得自己多少年没感受过了。

活了两辈子,她早就不需要男人惊艳的目光来肯定自身价值。可现在,她必须得承认,她的心情是愉悦的。她不比别人少什么,她值得来自外界的赞叹。

无论赞叹源自于外表还是内在。

校园里的大喇叭放着“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他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林荫道上,戴着眼镜的年轻人则在大声朗诵:“人们还叫我青年…… 哈……我是青年!我年轻啊,我的上帝!感谢你给了我一个不出钢的熔炉,把我的青春密封、冶炼……”

是啊,她还是青年,即便生了两个孩子,她也不过26岁,她正青春。

多么美好的青春。

这份愉悦陪伴着周秋萍一路骑到了水湖镇。

她倒是想租车或者打车到工厂。毕竟这个时代没有企查查,也没各种百科,初次接触的商人,彼此间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行头来判断对方的身家。

可1988年的宁安县城别说租车了,就连出租车都罕见。她想掏这份钱都找不到塞钱的地方。

好在县医院给人结扎开的是横口子,而她生完两个孩子也没逆天的肚子紧绷绷,松垮垮的皮肤褶皱一叠,刚好契合了刀口。这下她弓背骑车都不会担心压到口子疼。

来县里果然不错。假如她还在乡下的话,估计现在肚子上已经留了比蜈蚣还长的口子。

自行车没带货,骑起来就分外轻松。原本估计要三个小时的路程,周秋萍只花了不到两个半小时就到了水湖镇。

她停车下来跟马路边玩耍的小孩打听:“同学,请问被单厂怎么走呀?”

那几个小孩正撅着屁股在树荫底下玩玻璃球,闻声抬头看她。其中一人猛地喊起来:“啊,就是你,你骗人!你说来收知了猴,你一直就没过来。”

虽然眼前的人换了个打扮,瞧着跟电视机里的人一样。但是他们上当受骗了,她就是化成灰,他们都能认出来。

周秋萍赶紧道歉:“临时有事,我去了趟外地。后来不是有人过来收了吗?”

那几个小孩还是不痛快,哼哼唧唧的:“那我们也白抓了好几天。”

正好有人背着冰棒箱子过来沿街叫卖,周秋萍赶紧掏出钞票,买了四根冰棍塞给他们:“实在不好意思,我请你们吃冰棍吧。”

5分结一根的冰棍,对于乡下小孩来说是难得的美味。他们迅速原谅了这个骗子,高高兴兴地跑在前面给她带路。

周秋萍推车跟在后面,走过镇政府所在的大街,穿过一片刚立秧的水田,在挥舞着翅膀扑腾的野鸭的伴随下,一路走到被单厂前。

小孩们完成了工作,伸手一指:“这就是被单厂。”,然后抓着冰棍,美滋滋地跑了。

厂子挺大,厂区里大片的平房估计是生产车间,连着的二层小楼,瞧着也清清爽爽,掩映在绿树红花间,看上去毫无落魄之气。

被单厂大门关着,周秋萍停下自行车,对着百无聊赖的门卫开启香烟大法:“师傅,你们被单厂的厂长在哪儿啊?我想进一批货。”

门卫正摇头晃脑地跟着广播唱京戏,闻声眼睛一亮:“你要进多少被单啊?”

周秋萍还没说话,路上突然开过来一辆摩托车。骑车的男人大约30岁上下,也没戴头盔,头发短短的,浓眉阔眼,面色黝黑。他没下车,就冲门卫喊:“开门!”

追在摩托车后面的自行车连停都没停,远远地就大喊大叫:“话我带到了,盖学校是全镇的事。五万块钱的摊派款,一分都别想少。”

骑摩托车的人终于忍无可忍,被单厂大门开了,他都没直接进去,而是回头破口大骂:“我日你们祖宗十八代,厂子都停产了,老子上哪给你们找钱去?你们怎么不去抢啊?”

大概是他的形象过于凶神恶煞,那骑在自行车上干部模样打扮的男人愣是没敢上前再掰扯,而是调转车头直接跑掉了。

摩托车上的男人一拳打在棉花上,火气更大,直接把车子开到飞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