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留我热吻(42)

作者: 乔浮桑 阅读记录

谷玄元招手,“来。”

*

谷玄元带着梁德旖在大使夫妇面前混了个眼熟。因她挑选的礼物合人心意,还多收了两句小舌音浓重的表扬。

不多时,张淡墨便来了。

大使夫妇上前迎接,谷玄元和梁德旖退到一侧。

梁德旖在角落站着,远观张淡墨。

年逾五十,神情出尘,和他的画有几分相似,同属喧嚣人间之外的地方。

而且,他对上前套近乎的人很冷淡,甚至有点不耐。

要说服这样的人,确实难。没有把握不如不刷脸。不然凭空惹人讨厌,那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

宴会开席,众人落座用餐,气氛和洽。

饭后,大使夫妇请众人移步,去欣赏他们新购入的藏品。

梁德旖跟在谷玄元身边,只听男人低声说:“等会儿你可以表现了,说不定还能引得张大师注意。”

听得出来,谷玄元是好心。

但——

张淡墨声名显赫,会为她的理论储备侧目?那可真是空有大师的噱头了。

梁德旖颔首,“谢谢。”

不欲多言。

*

宾客围在两幅画前。

一幅是约翰内斯·维米尔难得的风景画。一幅是明末清初画家王时敏的《仙山楼阁图》。

谷玄元侧头,“维米尔是谁?”

“或许你知道《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梁德旖说。

他露出了然的表情。

众人看画,议论声起。

不知何时,话题逐渐围绕“国画与油画的透视”展开了。

几人认为透视法是一大发明,从此开创了绘画新纪元。而国画中没有透视,自成一体。另有几人不赞同,但说不出个所以然。两方僵持,场面紧绷。

张淡墨没说话,坐在一旁喝茶,尽显世外人的风范。

梁德旖找侍者要了温水,之前咖啡喝得太浓,她的胃隐隐发紧。

喝水时,谷玄元走来。

“怎么不去露脸?”他问。

梁德旖不急不缓,“不合适。”

谷玄元不解,“国画专业还不合适?”

“主角不是我。”她顿了顿,“不如你去?”

他笑,“我去干吗?我刚认识维米尔,讨论这样的话题不合适。”

话虽如此,可他走来的目的不正是为了参与讨论?

带她来,也是为了这一刻。

梁德旖略一思忖,“你更合适。”

谷玄元摊手,“我对艺术一窍不通。”

“三分钟,包教包会。”

谷玄元抬眉,似是不信。

梁德旖凑过去,“论点,没人比中国人更懂透视。论据如下……”

她将论据概括成三点,又辅以例证。不过她没选举绘画作为例子,而是使用了语言。

绘画和语言皆有表达属性,而透视,可类比学语言时的口音问题。

口音地道,会添彩。但实在学不来,强加上去限制了表达,拿掉便是,也不影响。

听到这里,谷玄元了然。

他看向梁德旖,心下微漾。

简明扼要几句话,交代了高深的内容,还以贴切的类比让他这个对艺术一窍不通的人有了共感。

他精通法语,对梁德旖的话也很赞同。

梁德旖顿了顿,“我多添一句。山水画自有一套‘三远’透视法,不仅体现山高水远,还有时空的流动感,所以才有所谓的‘仙气’。”

说完,她轻推了谷玄元一把,“去吧。”

谷玄元走入人群,将梁德旖交出的观点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他说到“三远透视法”时,张淡墨的视线越过众人,看向梁德旖。

梁德旖说得太多,口渴。

她又要了半杯温水,错过了张淡墨的视线。

本就是年少才俊,加之一套言论有理有据、旁征博引,获得了满堂彩。

谷玄元满载钦佩和赞誉,成为备受瞩目的人。

他走回梁德旖身边,感慨道:“这可真是‘杏帘在望’。”

梁德旖一听既明。

《红楼梦》中,元春归省庆元宵一章中,元春要宝玉及众人以大观园中院馆之名作诗,宝玉偏凑不出一首《杏帘在望》。

而黛玉出手捉刀,替他写成《杏帘在望》,成为最佳。

她笑,“那必须是贾宝玉才行。”

悄然将一顶高帽卸下,还给了谷玄元。

谷玄元本是随口感叹,他也没想梁德旖听懂。

他惊讶,“你有不知道的事吗?”

“拿手好戏全献宝了。你再问,我就不知道了。”梁德旖说。

她不居功,不自傲。态度坦然,眉眼温柔。

谷玄元垂眸,敛下那点儿悸动。再抬眼,他问:“能加你微信吗?”

这时,被人群簇拥的大使匆匆致歉,往门外走去。

议论声起:

“皮埃尔走这么急?”

上一篇:分手后我回了豪门 下一篇:言笑弯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