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靠美食成万元户穿书(54)+番外

作者: 西瓜妖精 阅读记录

不过这事业还没开始,就扑腾地飞不起来了,亏得她心肝肉疼。

周艳艳立马过放弃靠自己吃饭的主意儿。

她吃不得自己创业的苦,还是走老路子舒畅。

而宋渊,是她见过的,人品最能放心,绝对不会抛弃她的人了。

柳暄红这个原配,就是她未来享福的最大阻碍!

她必须得把她踢开。

周艳艳眼珠子一转,想出了个主意。

隔天,宋老太太就听闻大队里的人说,她那个分家出去的三儿媳妇一转眼在县里定了居,还开了家店儿,名字就叫“柳记卤味店”!

柳记!

老太太一听这名儿就蹦跶起来了。

三房虽然分了家,但是宋渊还是她儿子,她宋家的儿子儿媳开的店铺,居然姓柳!

老三媳妇是想干什么?

老太太气咻咻地找到老头和儿子们吵着要去县城把柳暄红揪回来:“她一个光着身儿嫁到我们家的小媳妇儿,哪来的本事儿开店!还不是用的我们家老三的钱!”

宋老大和宋老二听了也不高兴。

在这个年头,虽然上头说男女平等了,然而在他们乡里,女人嫁到男人家,那就是婆家的人了。

她无论做什么事儿,都是为婆家做事儿。

老三媳妇开店,合该叫宋记,而不是柳记!

毕竟她以后的店铺也是要传给儿子女儿,那些儿女也是姓宋的人。

如今叫柳记,那不是拿她宋家的钱去为柳家开铺子,为柳家扬名!

尤其是柳暄红的开店钱,说不准还是上回他们还的。

宋老大和宋老二心里憋屈地慌。

“老三媳妇这回实在太过了,她这么干,让别人怎么看老三。”宋老头吧嗒抽了口水烟儿,下了结论:“这事儿,必须把她喊回来说说。”

不知道的,还以为那铺子是柳家人贴钱开的呢。

他们必须管!

宋家人纷纷点头。

松山县里,柳暄红很快收到了宋家的消息。

对于宋家人让她回去认错,必须改掉铺子招牌的说法,她嗤之以鼻。

卤味店叫“柳记”,是她特意想的。

她是现代柳家的柳暄红,打小学的就是柳家历代男女流传下来的秘方菜谱,身负柳家传承。

这卤味店的秘方,也是她从柳家菜谱里学习的,不光有她的功劳,还有她曾叔爷爷的秘方,历代先祖的想法。

这间铺子,是她纪念现代柳家传承的铺子。

所以它叫柳记,而不是什么其他店名儿。

宋家想让她改,是异想天开了。

这态度传回小宋村,又是惹得宋家人一阵气恼。

但是他们却没有法子奈何她。

柳暄红,不是曾经的柳暄红了。

不过这让宋家人气恼的消息,在柳家村的周氏听了,登时心情大好!

女儿开的铺子叫柳记,这不就是为她们柳家开的铺子吗?

还为了这个名字和宋家抵抗。

可想而知,女儿心里是想着家里的。

周氏喜气洋洋地回家说:“老头,暄红在县城给我们开了铺子!老宋家的人想抢呢,咱赶紧去让闺女把铺子转给山哥儿。”

作者有话说:

我设置的玄学!竟然被抽到12点了

第23章 饺子

在周氏和柳老头看来, 柳暄红开的卤味店取名柳记,就是为柳家开的。

然而她们再挠心挠肺地想要去县城看看, 也必须得等到春耕后。

在耙田育苗插秧后, 一晃眼儿,时间快进入五月了。

这时候松山县也不止一家私人铺子了。

大大小小的理发店,小卖部和服装店开了起来, 卤味店混在其中也不显得突兀。

如今的松山县人早上起来,也不用去国营饭店挤着买早餐了,家门口就有担着豆浆和油条包子卖的小摊贩,悠长的吆喝声在巷口街角回荡,筒子楼里扔下个筐子,朝小摊贩喊一声, 就能收获绵香的豆浆和热腾腾的包子。

“娘,我想吃菜包子, 煎饺子。”

“肉馒头。”

隔壁响起宋小果的呼喊声, 旁边的小月儿跟着嘟囔。

柳暄红不耐烦地捂住耳朵:“宋致远!”

二楼传来叮叮当当的起床声, 窗户“哒”地打开, 一个大大的藤篮坠下。

柳暄红耳边响起宋致远压低的少年音:“七个菜包, 八个馒头,五杯豆浆。”

“好嘞!”

小摊贩的应答声憨厚又欢快。

柳暄红和四个孩子搬到县里的小院儿不久, 没了老宋家人一大早的阴阳怪气和吵闹, 柳暄红彻底放飞自我,白天睡到自然醒。

早饭自然是不可能做的。

所以一家人的早饭几乎就靠每天早上过来晃荡的小摊贩。

有时是包子油条儿, 有时是鲜嫩的馄饨儿, 有时, 是咸辣的酱香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