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靠美食成万元户穿书(176)+番外

作者: 西瓜妖精 阅读记录

遇上这样的地方,宋万水并不计较,他只是默默地在本子上的地址后面画了个叉,就再也不往那些地方走了。

现在那个本子,已经由她摘抄了两本,放在厂子的办公室里供新人传阅。

过年后,柳暄红招了许多人,有生产线的工人,也有管理层,和销售组的售货员。

工人最好招,柳暄红的公告一出,十里八乡的妇人们踊跃报名。

管理层则最是困难,招聘开始后就没人应聘上,宋暖英很担心,可是柳暄红却说在乡下和县里招不上,就去省城,去大学里招人去。

计划已经定下了,等忙过开年的这段时间,她就会带上她们兄妹和宋主任去省城。

宋暖英心生荡漾。

省城,乡下人梦寐以求的地方,听说那儿比松山县更繁华呢。

这辈子见过最发达的地方就是松山县的她想像不出来什么是更繁华的模样。

不过在去省城前,她和哥哥得把销售组的新人带好。

这些新人都是各个大队和村子的年轻人,有冲劲,肯干能吃苦,唯一的缺点是太青涩。

尤其是出身农家,大对数人在挥着锄头埋头苦干的岁月里失去了思考和变通能力,胆怯和放不开。

因为这,柳暄红特意买了些书籍回来,每天晚上组织学习班,工人自愿报名,住在附近的人家大对数都报名了,没空来回的也借了书回去看。

这些年轻人大对数上过小学或者扫盲班,也识得几个字。

带了他们一段时间,宋暖英和宋万水已经发掘出了哪些是适合干销售的好苗子,把他们都打发出去好好干。

暖英自己,则还是更喜欢和哥哥一块。

这不仅是因为亲人关系,还因为她们干的时间长,有默契,组成了好搭档。

这次出门,他们便是要去乡下。

年后她们把附近的供销社又联系了一遍,确认了供货合同,还有一些远的村子没走动,这次就是去这些偏远的大队。

宋暖英和宋万水刚进供销社,售货员和供销社的采购主任就亲切地迎上来了,不用他们兄妹多费口舌,直接就把去年要的糖果采购量翻了一番。

去年柳记的糖卖的贵,他们以为没什么人会买,没想到过了年,大多人家选择了包装精致喜气的柳记贵糖充门面,而且回家尝过味道确实好,对比起来也不贵,买着是心疼了点,可孩子和大人都喜欢吃,宁愿多攒几分钱买哩。

糖果和饼干哗啦啦地卖出去,一个年就卖完了,供销社的人都等着宋万水他们什么时候回来,能补货呢!

这次,他们特意打听了地址,要是缺货了直接写信,也不用宋万水来回折腾。

一连跑了好几个供销社都是这样的情况,宋万水和宋暖英惊喜不已。

柳记的口碑在乡下慢慢发展了。

_

县里,柳暄红正琢磨着去哪儿买自行车。

在没有电动车,摩托车的年代,要走远路下乡,除了大巴就是自行车。

邮递员也是踩着自行车满乡跑。

小宋村的食品厂招了三个销售员,除开宋万水,那仨人和宋暖英都得配车子下乡。

而柳记这边,饭馆和火锅店也得配车方便去寻她,这么一算,她得买六辆自行车,普通渠道购买是不行了。

百货商场的自行车需要票和调货,等的时间长,柳暄红就想着,她能不能去厂家直接买。

六辆自行车在以后算不得什么单子,但是在现在,一般供销社一个月也难以卖一辆,自行车还是个稀罕物。

一辆车子要一百多块钱呢,六辆至少得七百块。

柳暄红没什么渠道,就在饭馆里和食客们打听,松山县是没有自行车厂子的,县里的机械厂不干这个,但是隔壁县有个。

百货大楼的刘主任就说,他和隔壁厂子的一位老哥相识,等他下次来货的时候问问。

过了几天,刘主任就和柳暄红说妥了。

这批自行车跟着百货大楼的货走,不要票,全新包回修。

等到周三,她把宋致远四个孩子和宋渊拉上,七个人坐公交去百货大楼,回来的时候就一人一辆车子骑回来。

宋致远和宋秋十几岁了,都会骑车。

宋小果虽然年龄小,但是今年也八岁了,吃的多营养好,个子也有一米三多,上车困难,但是蹬车不成问题,也常偷偷骑家里的车子玩儿,单脚一蹬,就悠悠地滑出去了,被宋致远和宋秋包围住,制止他的猖狂。

车子买回来后,就在院子里停着,柳暄红和员工们打了招呼,谁有空就来院子把车骑回去。

小言是最兴奋的。

自行车呢!

她们村只有书记家里才有呢,大队支书书记老头儿也不常骑,只有用的上的时候才骑着去公社或者县里找领导,平时车子都在大队里摆着,谁也不让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