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青梅竹马之傻婿来头大(35)

作者: 叶七元 阅读记录

“哈哈哈,妹妹,你都不知道这个沈瀚,他缠着千宸教他轻功,被千宸打惨了。连我都被他烦的不行。”孟宇恒像是想起趣事,笑个不停,萧千宸也是无奈。

三人在林子溜达了一圈,收获颇丰,萧千宸把两只兔子递给孟宇恒说道:“阿恒,你把这个送去给阿砚和阿墨,我先陪笙笙回去。”提着另外一只兔子朝他晃了晃。孟砚和孟墨是去书院时在族学选的书童,平时跟着跑跑腿,这是经过他们同意的,与其读不出名堂不如跟着他们出去增长见识。

“把我师父叫上。”孟雨笙在他没影前双手在嘴边做喇叭状大喊一声,远远听到孟宇恒的回话。孟雨笙和萧千宸对视一眼,后者伸手提过篮子,让她轻松走在前面,路过林边,孟雨笙上前揪了一把植物的叶子,回去炖肉更入味,她如今是真的能做出好吃的饭菜了,师父吴清和最好那一口,只可惜师父父走了,不然一大家子多热闹。

白展堂是在孟宇恒他们考进书院后才走的,嘱咐三人好好练习,他日再见希望他们更上一层楼,怕分别的场面,一个清晨留纸一张“已走”便带走存在几年的痕迹。可在走之前他办了最后两件事,一件事是,给自己的徒弟孟宇恒和萧千宸,量身定制了一把刀和一把软剑,给孟雨笙一副天蚕丝手套,此手套类似软甲,防火防毒防刀剑,已全师徒情分,在三人收到时都泪流满面。第二件事是给万三递了一封信,让他兑现承诺。

这几年里孟雨笙利用对草药的认知,教孟雨蓉调制了好几种花露和女子用的香粉,赢得不少女子和妇人的喜欢。一个人的能力始终有限,就在村里挑选了一批爱干净,手脚麻利的小丫头,那些小姑娘的家里欢欢喜喜的和孟雨蓉签了契约,家里不用多养一个人,还能每月拿回银钱,这么好的事,肯定要早早定下来,可把那些没有挑选上的人家羡慕的紧,气的回到家把自家女儿,孙女的打了一顿。

姐姐孟雨蓉用那铺子开了个绣庄,定做各种绣品,其中他们制作的名家诗词很是风靡了一阵,她趁势把铺子开去了宁县,找了绣娘,还专门给书院的学子定制衣袍,领口衣袖的绣样可根据性格选择。林寡妇知道后上门自荐去帮忙,他想离儿子近点,可以照顾他,如今生意已走向正轨。孟雨蓉腾出空回到村里,想请村长在村里挑选几户,种植花露,香粉的原料,也算给村里带来一些收入。

而孟雨笙也跟着师父在周边的村子行医。但凡让孟雨笙治病的,全部免费诊病还赠药,遇到摸不准的,吴清和都会现场教学,日复一日,倒是积累了不少经验。师父说:“学医不能只看前人手札,同一种病不同的大夫会开出不同的药方,要有大胆的创新,不能固步自封,这需要大量的试验,小心的求证。”

在出师时,吴大夫赠给孟雨笙一副新的银针。少了白展堂的一大家团聚了两日,萧千宸,孟宇恒,孟雨蓉又离开了家。孟雨笙又在采药,炮制药材,看病,开药研读医术的循环中..

第25章 王大丫醒亲

今天的清溪村又有新鲜事了,那个被卖的王大丫回来了,不是说被买断关系了么,怎么又回来了?清溪村不大,东家有事全村人不一会就全都知道了,众人纷纷跑过来瞧热闹。

陆清和带着孟雨笙从老王家经过时,刚好看到牛车上下来两个人,几年不见的王大丫和她的夫君武大郎,只见他先行下车,穿着长衫,一个庄户人家端得一副读书人的做派。王大丫长开了,不算漂亮的脸,看上去倒有几分娴静的模样,她身侧的男人赶紧上前搀扶,亲密的像一对璧人。男子身形单薄,脸色有些白,众人只当是村长心疼长子常年不下地干活的缘故。

王二丫站在门口看着姐姐姐夫的样子,嫉妒的揪着衣襟,嘴唇死死咬着。但看到姐夫好看的脸又有些小羞涩的微微垂着头,不一会又抬眼瞧一瞧。

其他人早就一窝蜂的上去搬牛车上的东西,生怕晚了就少了自己的。王老婆子走上前就掐了一把王大丫,嘴上骂道:“你个死丫头,说不让你回来,你还真不回来,人不回来也不让人捎些东西回来,真是白养你了。”说罢还想上手,旁边的武大郎上前挡住,把王大丫往后拉了拉,拱着手对着王老婆子说:“孙婿见过奶奶,不是她不愿回来,是我这些年身子有些孱弱,娘让他在家照顾我,这才耽误到现在,请奶奶谅解。”

“哎哟,还是我这孙女婿会讲话,来来,进屋坐,进屋坐。”王老婆子率先拉着他的胳膊往屋里拽,武大郎有一瞬的僵硬,然后脸色不自然的跟着进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