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青云路(科举)(274)

作者: 成白社 阅读记录

沈苏“嗯”了一声,又点点头,怕他没听清楚,又说了一遍。

谢之缙拔腿就往外跑。

……

沈苏与谢之缙喜得闺女的消息与朝廷的派来的人是前后脚到的兴化府。

沈伯文与周如玉刚才放下心来,又得忙着接待京都来使。

此番来传旨的是个熟面孔,司礼监少监冯师亮,冯少监,可以算是内廷中颇有地位的一位了,先前沈伯文在经常被召到西苑写诏令的时候,曾多次见过他,冯师亮见了谁都笑眯眯的,尤其沈伯文还是景德帝看重的人,二人自然说过几次话。

除了他之外,还有锦衣卫指挥佥事牟远,足以证明景德帝对这件事的看重程度。

牟远来到这里的任务,则是将黄林带走,由锦衣卫接着查那些流失的银子的下落,沈伯文将事情报上去,这种大事,尤其是还牵扯到了一位王爷,犹如烫手山芋,自然不是他现在可以插手得了的,景德帝派了锦衣卫来查,反而更合适。

而冯师亮过来,则是带来了景德帝的旨意。

私银案人证物证俱在,证据确凿,先兴化府千户秦镇就地处斩,不必押往京都,同知黄林交由锦衣卫,入诏狱,知府孔建安玩忽职守,被贬为普宁县县令,即刻上任,不得拖延。

普宁县位于贵州布政司,在如今看来,是实打实的偏远之地,旨意一下来,孔知府,哦现在应该叫孔县令了,整个人顿时就萎靡下来了,但又没有完全陷入绝望。

至少,他的性命算是保住了。

另外对于百姓们,采取了沈伯文后面上的另一道折子上的意见,兴化府的银税减免六成。

只要这里还存在银矿,全部减免是不可能的,这已经是现今最好的结果了。

而最关键的,关于对沈伯文的奖赏,却是包括他本人都没有预料到的,以至于景德帝拟旨之后,还引起了一些朝臣们的反对,认为奖赏太过。

反对的这些朝臣之中,也不完全都是看不惯沈伯文的,比如褚阁老与苏学士却是站在为他好的角度上替他考虑,反对的原因,便是怕他升官太快,揠苗助长,木秀于林,反而成为众矢之的,对他不好。

然而景德帝坚持如此,沈伯文的功劳又是实打实的,这些人反对无果,也只能接受了。

——原兴化府通判沈伯文,升任兴化府知府一职。

从正六品直升正四品,这升官的速度,堪称景德年间第一人。

第一百章

锦衣指挥佥事卫牟远并没有在兴化府多待, 接管了原本由方指挥使的人盯着的孙姓行商,然后带着他与黄林一道回京,而冯师亮则回去的没有那般着急, 还在兴化府多留了几日。

他在这边,孔建安自然不敢多留,麻溜儿地收拾了行李就赶赴任上。

沈伯文念在他对自己态度还算友善配合的份上, 亲自送了一趟,感动得孔建安热泪纵横, 握着他的手一直舍不得放开,“师侄,你如今这般得陛下看重, 将来的前途定然不可限量,到时候可千万不要忘了在普宁受苦的师叔啊……”

看着眼前自接到圣旨之后就瘦了一圈的人,沈伯文心中也有几分感叹,态度温和地同他又说了几句话。

不过对于他方才的那句话,却并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

孔建安也明白, 沈伯文若是个聪明人, 就定然不会直接应自己的话, 自己也不过只是特意这么一说,留个印象罢了。

他暗叹了一声, 有点儿灰心酸涩,又有点庆幸,复杂难言。

数年官场经历才走到知府这一步, 结果却遇上这么一件糟心事, 又成了七品的芝麻官, 好在是保住了性命, 想必是恩师帮了大忙,回头定是要送些银子过去的。

但看着眼前之人,才三十多的岁数,承蒙圣恩,又能力出众,直接少了好些年的奋斗,到了自己官场生涯的最顶端,真是羡慕又嫉妒啊……

不过好在孔建安就算有万般不好,唯有一点,心态好,想得开。

如此那般地纠结了一阵子,就撂开手不再去想了,跟沈伯文道别之后便带上家人们上了马车。

马车渐行渐远,沈伯文收回视线,心中叹息之余亦有警醒。

孔建安走后不久,冯师亮也提出告辞,言还要早些回去伺候陛下,沈伯文多少也了解他们这些宦官们的生存环境与升职系统,知道他们没有亲族,没有妻族,也没有后辈,一身荣辱皆系于景德帝一人身上,况且皇帝只有一个,而大大小小的太监却不计其数,他离京这么许多天,虽是带着任务走的,但还是要提防有人取代了他在景德帝面前的恩宠。

沈伯文明白这些,故而只是象征性地留了留,见人家婉拒,便将提前准备好的兴化府特产装了好几车,另加一百两银子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