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青云路(科举)(242)

作者: 成白社 阅读记录

这人听完之后,并没有着急发表自己的意见,只“唔”了一声,才道:“先坐,说说你的看法。”

钱盛从善如流地找了个位子坐下,然后便开了口,话说得很流利,显然在回来的路上已经思考过了:“回老爷的话,属下是这么想的。”

“这个新来的沈通判,应当是没有经历过什么事儿,刚从翰林院出来,就想干实事儿,实在是太想当然了,从他问村民的那些东西,怎么看都威胁不到老爷您。”

说到这儿,他还笑了一声,小小的恭维了一句:“跟您比起来,他还是个雏儿呢。”

整体语气都十分瞧不起的样子。

他说完,便抬起头看向自家老爷,等着对方的反应。

不料对面之人听罢,却缓缓地摇了摇头,语气不算很严厉地斥了他一句:“骄矜自傲。”

不待他提出疑问,便捋了捋自己修剪得整整齐齐的胡须,慢条斯理地道:“陛下既然把他沈延益派了过来,就证明他定然有过人之处,不是只会读书,你要是小看了他,回头吃亏的就是我们。”

钱盛受了教训,只好站起身来,躬身低头:“老爷教训得是,属下受教了。”

不过内心还是不以为然。

第八十八章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 沈伯文还是保持着早上带人出门调查民情,下午留在通判衙门里办事的习惯,不过好在多少也算有了些收获, 至少不用带着老金出门,也能用半生不熟的兴化话跟当地的人们交流了。

而在两位师爷的辅助下,对于自己职责内的那些政务, 也逐渐上手。

上手的速度甚至让两位师爷有点儿吃惊。

在回到新置的宅子中之后,阎师爷还与老妻说起:“原先还当韩先生对自己的学生太有信心了, 我本来还将信将疑,心有顾虑,不过这段日子相处下来, 倒是我狭隘了。”

阎夫人走上前去,替他换了外衫,闻言便道:“这么说,沈大人很有本事了?”

“这个么……”阎师爷顿了顿,又道:“还是得再多看看。”

阎夫人听罢,没就这件事多说话了, 说起了另一个话题:“那日我去跟沈夫人说话, 她说起沈大人准备把他们家的大公子送去紫阳书院读书, 看那话里的意思,应当是问咱们家学海去不去, 我便道还要回来同老爷你商量一番,先暂且留了个话头。”

“这件事我知道。”

阎师爷换上了新的外衫,走到椅子处坐下, 端起老仆方才送上来的茶, 低头喝了一口, 才道:“大人也同我说过了, 这是好事,我已经应了。”

阎夫人闻言便点了点头。

阎师爷许久不与老妻一道相处,二人之间说起话来也多少有些沉闷,他这般坐着,不由得想起自己原先一直带着的小妾来,不由得就有点儿走神,阎夫人连喊了他几次,才有反应。

掩饰般地又喝了口茶,“跟着我这个举人读书,将来能有什么好前程,也就是大人不嫌弃,才让大公子这段时间跟着我读书,紫阳书院在整个南方都是有名的,出了不少进士,咱们家学海要是能跟着进去读书,那也是天大的好事了。”

阎学海便是他那个小妾生的庶子了。

阎夫人无子,只有一个女儿,她是最传统不过的女子,将庶子也当成自己的孩子那般教养。

好在阎学海是个老实性子,又是被她抚养长大的,不像他那个亲娘那般浅薄。

阎师爷此时说了这么一大堆话,阎夫人虽然看出他口不对心,不过也无心深究,只道:“午饭快好了。”

她话音刚落,她的亲生女儿便走了进来,俏生生地立在门口,声音温软地唤他们:“爹,娘,李婶儿已经把饭做好了,叫你们过去用饭呢。”

“知道了。”

阎师爷乐呵呵地同自家女儿应了一声,随即又道:“你先去,我跟你娘过会儿就来。”

阎棠芝点头应了,又道:“您可要赶快过来啊,饭菜凉了就不好了。”

“好好好。”

待到女儿出了门,阎师爷面上露出思索的神情来,半晌后,才对自家夫人道:“棠芝如今都出落得这般出色了……”

女儿就是阎夫人的命根子,听到阎师爷这般说,她心里的弦顿时绷紧了,转过头看向他,问道:“她今年才十三岁,还是个半大孩子呢,老爷莫不是有什么打算?”

虽然语气已经尽量轻松了,但实际上却紧盯着他,生怕他说出什么不合时宜的话来。

阎师爷倒是没察觉出来,只摆了摆手,无所谓地道:“我就是随口一说罢了,能有什么打算?”

说罢便站起身来,双手负在身后,不等阎夫人便出了门。

心中却在想着,好像沈大人家的大公子,今年十二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