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这江山是本宫的了(182)

她或许会等以后时机到了,自己想办法来推进这件事。

“是啊。”陆裳说,“这件事跟我的理想一样,在成功之前,是不能宣之于口的。”

所以贺星回也不是在故弄玄虚,而是在设置门槛。除非自己心领神会,否则一旦说出来,这件事就办不成了。

“所以,这事也不能告诉别人了?”阿喜问。

陆裳点头,“我本来也不打算告诉其他人。不是怀疑她们会泄密,只是……就像殿下的文化输出和经济控制,这件事绝不是三年五载就能办成的,是几十年上百年之功。”

“阿喜,太过长久的目标,是会让人失去希望和动力的。所以,只要让她们知道眼下要做什么就够了。”

阿喜在普通人中长大,对陆裳的说法更有深刻的体会。对于很多底层百姓而言,填饱肚子就是眼前最大的事,除此之外的一切,都距离他们太远了,懒得去想,想也没用。

但这并不是他们的错,仓廪实而知礼节,在连温饱都无法保证的时候,谁会在意那些大道理呢?

她让自己暂时忽略这个,继续绞尽脑汁地思考办成这件事会遇到的难题。这并非因为她不看好这件事,想泼冷水,恰恰相反,是因为她觉得这件事一定要努力做成,所以才需要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将所有的问题考虑到。

“不提人手和难度,就算我们真的编出了一本新的书,只怕天下人也不会承认吧?”她说。

由女官填充的秘书省,根本不可能像它的前辈那样拥有足够的威信,让天下人都承认秘书省颁布的新书。世家垄断知识,连寒门都不给碰一下,何况是女人?

“确实如此。”陆裳忍不住笑道,“不过,现在不一样了。”

“怎么说?”

“关于圣贤书的注解,没有十家也有八家,原本大家各有各的观点,谁都说服不了谁。可是近些年来,却只有其中的一两家大为兴盛,被世家所推崇,被天下人看重,其他的都近乎销声匿迹。”陆裳说,“阿喜可知,这是为什么?”

“因为科举。”陆裳说,“大越立国之后,便开科取士,可是大家读的书都不一样,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后来,高祖皇帝在翻阅过所有种类的注解之后,亲自指定了其中两种为考试所用。自那以后,就连世家内部,也不再强令子弟通读,而只研习这两种注解。至于民间……恐怕连其他的注解都买不到吧?”

阿喜恍然大悟,“只要殿下把我们编的书定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陆裳点头,“世家内部,把这种得到朝廷支持的流派,称之为显学。科举要考,天下人纵然不喜,也不得不学。”

阿喜激动得直接抓住了她的手,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两个年轻女孩手紧紧握在一起,在灯光下对视。烛火的光芒跳跃在她们的眼底,像是正在燃烧着的野心,在某个瞬间,她们不约而同地用微微发颤的声音说,“我们可以创造一门属于自己的显学。”

不是正统?那就让它成为正统!

这是贺星回给她们的底气。

……

两个女孩熬了一夜,第二天兴冲冲地将她们终于写完的规章制度送到了贺星回面前。

贺星回一看就笑了,望着两人通红的眼睛,“掌管天下图书,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度不小。你们打算从什么地方入手?”

就像她们想的那样,贺星回根本没有做任何深入解读,好像这真的只是一件小事。

“秘书省会以朝廷的名义建立藏书馆,并张贴布告,征求天下图书,充实其中。”陆裳道,“不求原本,抄本和刻印本亦可。捐一本书,就可以借阅馆中别一本书。我想,应该会有人愿意的。”

即便是像陆氏这样的大世家,也不可能藏尽天下图书,终究会有缺少的。这个藏书馆若是能够帮助他们互通有无,纵然一部分人心有疑虑,但总有人会愿意试一试。

“至少许多寒门士子会来看看。”阿喜补充。

寒门士子家底太薄,藏书不丰,本来也是四处求借书籍来看,借藏书馆的还方便一些,至少不用搭上人情,也不会提令人为难的要求。

“不错。”贺星回点头,“那就写一份折子上来吧,到时候拿给其他人看看。”

陆裳和阿喜连忙答应了,忍不住对视一眼,既激动又紧张。

这是她们商量了半夜,才想出来的切入点。只是藏书,不做其他的,就能尽量降低世家和朝臣们的警惕。反正就算要编书,也需要十分丰富的藏书作为底本,花上几年的时间搜集图书,都是值得的。

但究竟是否能够瞒过那些老臣们的利眼,她们自己也拿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