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才不会喜欢他(153)

作者: 比安 阅读记录

美梦破碎,就让她骗一会儿自己吧。别笑她看不穿。

然而彭晓梦不知道的是,她的举报,让于主任草木皆兵,逮住徐京琼的那天,差点连累简宁和陶江。

-

有徐京琼的前车之鉴,还有杨老师的特别关注,简宁近些日子安静如鸡。

之前简宁和陶江还会一起在学校食堂吃午饭,现在两人分头行动,各自找了饭搭子。以往每天晚上放学,陶江都会在校门口等她出来。

但自从徐京琼的通报之后,于主任的活动范围变得更大,从校内扩大到了校外,每次放学,于主任像根石头桩子,牢牢地立在校门口,时不时去附近的巷子和小店里盯梢,有没有人顶风作案。

周末也没法出去,连二手书店那么偏僻的胡同,于主任都神出鬼没,谁都没法保证,神通广大的于主任是否早已布下天罗地网。

他们像银河两畔的牛郎织女,见一面难如登天,只能在网上聊聊天,或者隔着人群望上一眼。

有一次没忍住,课间操结束后,简宁和陶江并排走了两步,下一秒就看见于主任满校园地巡视,简宁立马撤到一米远,小跑着分开走,把陶江远远甩在身后。

特殊情况下,连简宁的生日礼物,陶江都是偷偷摸摸给的。

生日那天,简宁从同城宅急送的快递员手中接过箱子,关上门后,她觉得有些滑稽,对陶江刮目相看。他算不算个人才,为了避嫌,居然可以想到这种办法。

简宁边拆包装,边回屋。

他送了一只他的同款定制书包,出自国内一位知名设计师之手。

高一,简宁还在竞赛班的时候,见过这款书包,书包上刻着陶江名字的缩写“——Tao J”。那次为了逗她,他故意说“J”是简的首字母,

害得她闹了个大红脸,那时,简宁大言不惭,说她才不会喜欢他。

时隔一年,简宁竟收到了陶江的同款书包,一个印着自己名字简写“Jian N”的粉色书包。

这个人,平时闷不吭声,看起来是个钢铁直男,没想到还懂情侣款。

简宁把书包放在写字台上,拿起手机,给陶江发消息:你绝了,我谁都不服就服你。

陶江秒回:?

简宁拍了张书包的照片发给他。

陶江:收到了?

简宁发了一个点头的表情:明天我就背去学校。

刚发出去,她想到最近的风头,后面紧接着补了一条:不对,太明显了,这不自投罗网吗。

陶江:那就留着,去了大学用。

.大学,大学。好遥远的字眼。

老师们总说大学有多好,劝同学们多努力,才能去外面看看广阔的世界。

这两个字,像挂在驴前面的胡萝卜,勾着他们心驰神往。就好像,即便现在有许多烦恼,等去了大学都会变得更好,攀上人生巅峰。

大学,成了他们逃离一切困境的美好憧憬。

嗡嗡嗡。

陶江又发了一条:书包里有东西,你看看。

简宁起身翻包,流畅地打开拉链,对着光,她看清了里面的物什。

书包内层装着几本书。

简宁有些无语,以为陶江和去年一样,又给自己送了一堆“五三”教辅书,她刚打算回消息,对他口诛笔伐时,突然瞟见一侧书角。

简宁的心恍然一跳,伸手将这摞书抽出来。

眼熟的封面,黑白画风,明暗过渡的笔触,几笔便勾勒出简单的线条,大胆而直接。

是她一直想买的那册黑白漫画!上次他们去二手书店,刚进门就撞见于主任,吓得她拔腿就跑,早就把漫画书抛到九霄云外。

后来简宁给书店的老板打过电话,老板说,他们店里也没有。而她手上的这本,书页平整,崭新得有些刮手,显然不是二手货。

手机震动两声,简宁腾出手,摸出手机,打开对话框。

对面的人说:上次去书店没买成,我到别的地方找了。

简宁盘根问底:在哪?

她淘书的渠道那么多,放出的消息都石沉大海,他却找到了。她倒不是真的好奇他怎么找到的,而是想把新门路划拉进她的清单,以备后用。

但陶江非得卖关子:要是告诉你,以后还怎么给你惊喜。

简宁:.算你牛。我!才!不!稀!罕!

她把书塞进书架,拿起书包,闻了闻,很香,又放在书桌上,打开台灯,仔细地打量。

书包的设计简约大气,光是质感和光泽,就能看出价格不菲。它的外观算不上大,可内容量很充足。

她还在物竞班的时候,亲眼看见陶江把所有书装进去,仍留有不少余地。

遇到自己喜欢的人,用一样的东西会觉得幸福,甚至连写字用的笔一样都觉得开心,因喜欢而喜欢,愿意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