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女配她以身许祖国/年代重生:炮灰女配要逆袭(920)

作者: 京墨 阅读记录

宋幼湘真想拉灯泡厂那些老在背地里嘀咕她的心狠手辣的那些人来看看,瞧瞧什么才是真正的老奸巨猾。

她好歹是打一棒子给颗甜枣,福利什么的都跟上了,多劳你就多得,苏厂长则是连驴子面前的胡萝卜都懒得挂,直接跟你说家里穷,不干活咱们全部玩完。

准备接待外宾以及邀请各广播站负责人出席会议两件事齐头并进,器材厂自上而下,一改之前松散的状态,转得飞快。

那种坐在办公室里喝茶打毛线的悠闲日子一去不复返,就像是卡点不走的钟表,突然上紧了发条,精密运转起来。

今天宋幼湘到厂里,是跟苏厂长讨论国家对允许引进技术进行控制的事。

并不是说技术越高新国家就越支持,相反在民生行业,国家对技术引进的态度一直是以满足人民生活需求为主的。

市场只能消费得起黑白电视机,你疯狂引进国外顶尖的彩电技术,然后摆在百货大楼的柜台上落灰?

这是不可能的,国家不允许。

“引进质量稳定的老旧产品面向国内市场,代加工那边咱们可以争取一下,拿到更高端一点的产品和技术。”宋幼湘道。

国家是想稳打稳扎,以期平稳地度过这次经济改革。

但宋幼湘觉得,步子稍微往前迈一点点,影响并不大,反而能更好的衔接铺垫,为以后做准备。

苏厂长在心里第一百零八遍叹气,厂里那些老家伙,要是有宋幼湘的一半变通就好了。

他跟宋幼湘的想法差不多,抓住这次机会,器材厂至少还能在龙头位置稳居十年。

但他在会议上一提,好家伙,支持他的没两个,有几个不表态,剩下的全是反对的,说他过于激进,小心翻船。

今天宋幼湘来之前,苏厂长才跟人吵完一架,现在头疼得厉害。

要不是这些老同事都是一起从艰苦岁月里熬过来的,大家的初衷都是希望器材厂走得更稳更好。

苏厂长都想跟宋幼湘讨教一二,她当年在灯泡厂,是怎么对领导层大换血的。

这群老顽固实在是太气人了。

“其实这不是现在最紧要的事,毕竟政策是会变的。”宋幼湘想了好多天,一直在考虑一件事情。

“不光政策会变,我们也不可能一直依赖外来技术,最终还是要走自主创新的路子,现在重要的是,怎么打造自己的品牌。”

国内的品牌意识真的是很差,差到未来消费者心里,所有带英文名字的,都是最好最时髦的产品。

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往往更愿意选择更为昂贵的国外品牌,即便是在国内品牌质量更好,价格更低的情况下。

这是长期以往形成的意识,外资企业进入华方市场,通过合资经营方式,一点点蚕食着华方本土品牌的影响力。

等到广告方面的限制松动后,再通过不惜血本的广告影响,彻头彻尾地改变了消费者的品牌意识。

以致于最后,国内品牌创立,在取名方面往往洋不洋土不土,那些曾经声名鹊起的老国民品牌,只能成为时代记忆。

当然,这里还有一些不可逆转的时代阵痛。

在当初资本主义商业改造时,使得像振泰纱厂,保兴面粉等老品牌消失。

但现在的这些品牌已经有部分慢慢回来,且现在是国内消费者全心全意相信国内品牌的时期。

如此肥沃的土壤上,哪怕做不到独自盛开,也不能像宋幼湘所经历的上一世一样,外资品牌把国内品牌挤压到边缝角落中,艰难求生存。

“我们必须争取合资经营中,仍有自己的品牌。”宋幼湘一点点给苏厂长灌输品牌意识的重要性。

同样的话,宋幼湘在张部长那边也提过,但张部长并不负责这部分事务,苏厂长却是相关合资会议讨论的参会代表,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

时代发展中的取舍不是宋幼湘可以撼动的,她不过是遵从着自己内心的责任感,尽自己能尽的一点小小力量而已。

苏厂长对宋幼湘提到的品牌和广告两个词很上心,尤其是广告这个词,宋幼湘已经不止一次提到了。

“去年《国际贸易问题》的杂志上,就有一篇《出口商品广告问题》的文章,文章中提到,在资本主义市场上,没有不搞广告宣传而能畅销的产品。”宋幼湘道。

说着,宋幼湘把杂志拿出来,直接翻到做好标记的那一页,“这样的理论,放在当今的华国是一样的道理,想扩大知名度,必须广而告之,日渐累积的口碑同样是广告的一种。”

这篇文章在去年就已经引起过讨论,但真正认识到广告重要性的企业领导人并不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