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女配她以身许祖国/年代重生:炮灰女配要逆袭(418)

作者: 京墨 阅读记录

--

作者有话说:

新年快乐,晚安~

第二百六十三章 圈地疑云

牛头山公社在平江县最边缘的位置,属于三县交界的地带,宋幼湘说的山头三分之二属于牛头山公社,剩下的三分之一属于另外一个县。

还真不是你想种就能够种的。

“咱们先种呗,把咱们这边种上,隔壁县估摸着也能跟着种,那边公社的领导,不老跟您比吗?”宋幼湘瞎出主意。

早些年牛头山公社建砖厂,隔壁公社也跟着建了起来,说不准他们这里一种树,那边也跟着种呢?

高书记瞅了她一眼,“别胡说八道,说点有用的,这树怎么种,种什么树,树种哪里来?”

植树造林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后面涉及的问题还多着呢。

也就是年轻人异想天开,以为树是想种就能种的,光脑子想一想,就能叫满山披绿。

宋幼湘笑眯眯的,一点也没有被训的自觉,“反正我瞅着那秃头山怪不顺眼的,要不请专业人员来勘测一下,看看地质适合种什么?咱们这应该是找农林管理局的同志吧?最好是做经济作物,那么大片山头呢,高书记,您说是不是?”

说完,宋幼湘没等来回应,就见高书记冲门口招了招手,扭头看过去才发现,常主任端着茶缸子,站在门口也不知道站了多久。

“你真是一刻不闲是给我们找事,你也心疼心疼我这一把老骨头。”常主任笑眯眯的,跟宋幼湘开着玩笑。

公社的缝纫社开了起来,还接到了县服装厂分出来的订单,常主任最近心情别提有多好,看宋幼湘是怎么看怎么觉得顺眼。

要不是宋幼湘帮忙牵线搭桥出主意,他们公社就要错失这个机会了。

公社也不是没有自己的经济,像是砖厂,一年的出砖量也不低,但那账面上一半是赊账。

到了年底,底下的大队个个哭穷,公社难道还能逼着他们还钱?

现在有了缝纫社就不一样了,常主任都计划好了,现在还是社,说不准接了几批订单后,就能购入机器,成立小型的加工厂了。

“要不这事我先去跑跑看。”宋幼湘其实也知道,她这手伸得有点长,有指手划脚的嫌疑。

但她想了挺久,像这种她早就知道,可以尽早预防综合治理的自然灾害,难道要等到发生的时候,再阻止高书记去现场吗?

以高书记的为人,到时候真发生了天灾,十个宋幼湘也拉不住他。

高书记和常主任对视一眼,两人的神色都严肃了一点,看小宋这样子,是一定要办成这事?

宋幼湘怕他们不同意,“先找人来看看也没什么影响,要是能种,到时候食品厂捐一批树种出来。”

听到她这样讲,常主任不免有些怀疑,说到底,宋幼湘还是打上那片山头的主意了吧,提供树种,桃树种还是桔树种啊?

“常主任,您又想什么呢?”宋幼湘一看常主任那目光,就知道他多想了,“我就是担心那山经不住大风大雨的天气,要是山体滑坡怎么办?那边山脚下就是社员聚居的生活区吧。”

真不是打的圈地的主意?常主任狐疑地看了宋幼湘一眼,然后摆了摆手,“应该不能,那山都裸了十多年了。”

那山还是大炼钢的时候砍伐的,秃了有快二十年了,这么些年也没出过事。

常主任压根没往心里去。

“以前不出事,不代表以后不会出事不是。”宋幼湘对地质啊自然灾害这些也不懂,不然就能甩一堆理论给常主任了。

“你别急,我让小于先打报告上去汇报情况再说。”高书记要操心的事情多,平时还真没怎么注意那山头,现在宋幼湘一讲,他脑海里的山就有点移不出去了。

高书记跟常主任的看法差不多,那山牢固着,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以前发大水的时候,山都稳稳当当的,何况这几年风调雨顺。

不过牛头山公社向来青山绿水,那两片秃山确实有点影响和谐。

不管领导怎么想,能够同意向上级汇报,请人来看情况,宋幼湘的目的就达到了。

工作汇报完,宋幼湘就要走,常主任邀请她去缝纫社看情况,宋幼湘也没有同意去。

她可不敢去,公社缝纫社一组起来,其余几个大队的缝纫小组就解散合编了,这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徐家坪大队。

现在缝纫组的负责人好像就是徐家坪的大队长在管,宋幼湘怕自己过去,那人憋不住气要跟她打架。

能不打架吗?

当初徐家坪还打着把食品厂并到公社的主意,结果宋幼湘和王臹顶住了,转头宋幼湘就反手坑了他们一把,缝纫组体量小,根本没有挣扎反抗的余地,就被合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