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女配她以身许祖国/年代重生:炮灰女配要逆袭(1403)

作者: 京墨 阅读记录

“不瞒你们说,信件开头我都是在报纸在找了好久的开头改的,费了不少神。”宋幼湘丢开了一个大包袱。

厂里要写类似发言稿,那不有廖秘书么,宋幼湘只要提要求就好,知青的事总不好麻烦她,只能自己想办法。

编辑同志笑道,“我就说,后文明显流畅自然一些。”

大家闻言都笑起来,宋幼湘这个短板,怕是很难再补齐。

关于互助会储备基金的问题,大家也讨论研究了很久,大部分同志还是认为,需要有流动资金备在那里。

主要是这件事的起因摆在这里,孩子治病,最需要的就是钱。

“基金的事,暂时放在一边,这个缺口不能轻易打开。”宋幼湘对此持保留意见。

凡事涉及到钱,都会变得敏感。

她暂时还不会把事情复杂化,且现在筹集款项也不太容易,有钱的毕竟是少数。

宋幼湘把现实的问题摆出来,大家纷纷沉默。

确实不能操之过急。

这次会议确定大部分事情后,有具体人员负责,工作便先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很快就有知青发现,报纸上刊登了一则知青信息交流互助会成立的通告。

通告上明确写明,是知青自行组建的民间组织,旨在帮助生活困难,想要寻求改变的知青。

有知青对此嗤之以鼻,觉得不过是一盘散沙,很快会昙花一现。

也有知青对此持观望态度,能组建起来最后,组建不起来也没有什么损失。

还有很大一部分,对此非常激动。

通告末尾留了组织地址,很快信件便如雪花一般飞往京市。

牛头山公社那边,组织起来写信的知青早就收到了宋幼湘的回信,宋幼湘建议他们去南方看看。

除此之外,回信还附了她从先前回信中汇总的一些,经过考证的工作和学习机会。

现在再看到报纸上的通告,大家就激动得想要落泪。

与此同时,宋幼湘的汇款单也由江兴文亲自送到了医院。

“慧茹,我就说跟宋厂长写信是有用的。”有知青高兴地拿着报纸到医院来。

“你看到没,电器厂有招工,我打算去试一试。”知青指着离她们最近的招工单位,有些激动地道。

如果招工不过,那她就去学一门技术。

宋幼湘在回信上说了,学一门过硬的技术,走到哪里都有挣口饭吃。

他们不如老三届,知识功底扎实,他们后面这些知青,学校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每天不是学农就是学工,没正经上过什么课。

所以不管是招工还是参加高考,都很吃亏。

“妈妈,你也去。”病床上的小孩子握住妈妈的手,细声细气地说。

现在镇上的干部伯伯替妈妈撑腰,爸爸和奶奶不敢再拦着妈妈离婚了。

刘慧茹摸了摸孩子的额头,“嗯,妈妈也去,妈妈赚钱给我们冬冬读书,考大学。”

婆家人认为女孩子没必要读太多书,念个小学能识字会写自己的名就差不多了。

等小的大了,姐弟俩一起上学,正好姐姐还能带弟弟。

可两个孩子差了六岁,怎么等?

还讽刺她,读了那么多书,最后不还是留在农村,跟泥腿子结了婚。

如果不是因为婆家思想实在愚昧,她不会闹着要离婚。

不离婚就是害了孩子一辈子啊。

“妈妈,你去赚钱,我在家里照看弟弟。”小女孩懂事地开口,家里不止她一个孩子,她还有弟弟呢。

爸爸同意离婚的条件,就是不能把弟弟带走。

刘慧茹没有跟孩子多说什么,她拜托朋友照顾孩子,自己喊江兴文出了病房。

宋幼湘的汇款解了她的燃眉之急,但她不能白要宋幼湘的钱,能请妇联和镇上的干部替她主持公道,她已经感激万分。

刘慧茹要了宋幼湘的地址,认真打了欠条,写好感谢信,给宋幼湘邮了过去。

同时心里暗暗发狠,婚她要离,孩子她一个不留,通通都要带走。

好好的孩子,不能叫愚昧的家长给祸害了。

没有娘家撑腰,但她们有宋厂长,她不能心软,更不能有丝毫软弱。

第九百七十七章 抢人

互助会成立一周后,在京市的成员就向宋幼湘发来求助的电话。

全国各地飞来的信件太多了,有来求助的,有想尽自己绵薄之力的,还有寻求合作的。

海量的信件需要审核并且核实,工作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是我们欠考虑了,没有想到后续可能发生的情况,仅靠我们几个人工作后抽出时间来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人手。”赵存秋不光贡献了自己的住址,还拉上一家老小帮忙处理。

别的知青也会来帮忙,但信实在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