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女配她以身许祖国/年代重生:炮灰女配要逆袭(1360)

作者: 京墨 阅读记录

现在知道这些孩子都好好的,师母终于放下心来。

尤其得知姜沪生和舒莹经过生死的洗礼,终于突破桎梏走到一起而格外高兴。

“我应该去疆省走一趟。”师母很快作出决定。

作为姜沪生的嫡亲长辈,她必须亲自去疆省道歉,并提亲。

不过这是灾情过去后要做的事,师母告诉宋幼湘,疆省受灾的事有报纸持续报道,社会各界都在关注。

许多单位和组织都在尽自己的一份心力,京市各大高校也是如此。

高校间的学生团体也聚在了一起,其中负责牵头的是华大,表现最为突出的也是宋幼湘当初成立的初晓。

“幼湘,你老师现在一定很欣慰。”稳定的基石,坚定的信念,是初晓的灵魂和血肉,这都是宋幼湘亲手浇筑的。

魏母陪着师母守在电话旁边,默默给师母递上手帕。

师母按了按眼睛,冲魏母感激地笑了笑,现在孩子们都在上学,倒是她们两个时常作伴。

一个是老派大学生,一个没进过学堂门,相处得却是极好。

“你们在外头好好的,照顾好自己,傅老师这里我能照顾好。”魏母接过电话。

她讲不出什么大道理来,但她能替孩子们照顾好老人和孩子。

挂断师母这边的电话,宋幼湘给徐叔青打了电话,但没有打通,便先给江省那边拨了过去。

电器厂那边进度按着计划走,没有什么意外。

不过王臹告诉宋幼湘,她最开始支去购买物资的钱,徐叔青硬退了一半回来。

“我看他是想全退回来,被我拦住了。”王臹道。

不管徐叔青是打算自己替宋幼湘出这份钱,还是他有途径筹措到物资,都是他的能力。

他虽然心疼支出去的钱,但这不是别的,是做人基本的良心,哪有掏出去又接回来的。

宋幼湘当初支钱,肯定不会去计较得失。

不过徐叔青的心是好的,他也是担心这钱拿出来会伤筋动骨,影响电器厂的发展。

另外就是筹措物资的事,徐叔青帮了大忙,王臹叮嘱宋幼湘要记得道谢。

“对了,小王那边表态了,你这边还在需要的话,食品厂还能凑两车食品出来,另外还有……”王臹虽然拜托了徐叔青,但江省这边他也一直在活动。

这段时间,王臹这边一直有物资车并入政企车队,开往疆省。

这些事是宋幼湘牵头,一直坚持下来,却是个人心中的信念,同胞受难,但凡有点能力,总想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宋幼湘点头,“臹叔,这次车队出发前,都在车上都挂上横幅,写明捐赠单位。”

个人低调做好事是自己的选择,但作为组织者,应该把这些企业的名字宣传出去。

宋幼湘有想法,挂断王臹的电话后,又跟季省长通了个时长不短的电话。

损赠宣传是多方有益的事情,既能体现企业的主动性和责任心,也能把灾情扩散出去,同时还能积极影响到各界响应。

最好政策上也有一定的照顾和鼓励。

宋幼湘忙起来就没有太多时间观念,电话打完,她还得处理案头积压的工作。

不过三餐是要按时吃的,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我伯妈特意做的,让我一定要送过来。”廖秘书打来的饭菜格外丰盛。

不等宋幼湘追问,廖秘书就有些激动地解释,“我伯妈老家是疆省那边的,她特别感谢您。”

宋幼湘自己还不知道,新闻里播了灾区情况,她早就上新闻啦。

不过很快宋幼湘就知道了,她刚回来,上面就通知她去开会,要搞表彰大会。

宋幼湘,“……”

通知一层层下来,肯定要经过局里,宋幼湘怀疑局里的领导是故意的,明知道她不喜欢这些,还不替她婉拒。

没有办法,宋幼湘只得回复领导,再三表示她是代表器械厂,要表彰也是要表彰器械厂,而不是她个人。

好在局里领导关键时刻还算靠谱,借着这次的事主动给器械厂争取了一些权益,弱化了宋幼湘个人的影响。

受年龄限制的不止一个魏闻东。

不过这次事情过去,宋幼湘头上的副字算是可以正式摘掉了。

跟徐叔青通电话的时候,宋幼湘心里还有点愤愤不平,“这副字还不如不摘呢!弄得人憋屈得很。”

这个副字本来就摇摇欲坠了,结果现在来这么一出。

她和魏闻东不一样,魏闻东表现好立功升职,她只有高兴的份,那就是他的能力,她的能力体现在企业管理上。

多少人求之不得的事,结果不光宋幼湘憋屈,徐叔青都想亲自找人谈谈,讲讲道理。

助理默默望天,这难道不是常规操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