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地主婆有请!(9)

作者: Inking 阅读记录

苏临静嘿嘿一笑:“我说我随便看看,然后他就给我了,还让我有不懂的再问他。”

江远宁一言难尽看了一眼她,“难怪他会给你。”

末了,他又补充了一句:“看着就像个傻子。”

苏临静:……

不会说话你就别说话!说谁傻子?!

苏临静翻个白眼,“王氏管了几十年家,张管家这些小动作她一点察觉都没有吗?”

“老太婆只在家里看账本,根本不了解外面的事。”江远宁把小册合上,“由于他是苏家用久了的老人,所以老太婆对他很放心。”

“啧啧,千防万防,家贼难防。”苏临静不禁感慨,“那他到底是怎么在王氏的眼皮子底下把苏家的钱挪走的?”

“王氏怎么看也不像个吃素的,一旦被发现,那他几十年积累的声望可就付之东流了。”

江远宁嗤笑,“富贵险中求,钱帛动人心,正因为张五财在苏家几十年,在苏近涛与王氏的心里积攒了很深的信任,所以动手反而不会被轻易怀疑。”

江远宁管理企业,对这类人的动机倒是见怪不怪,即使是用了再久的心腹也有叛变的可能,毕竟利益当前,最容易引人铤而走险。

苏临静蹙眉。

在宿主的印象中,张五财这个人忠厚可靠,宿主对他的信任极深,甚至当长辈一样尊重,没想到知人知面不知心,苏家最大的忠仆竟是窃取家财的大老鼠。

江远宁指着册子,分析道:“在田产、棉田和织户的产布上,张五财都做了手脚。”

“当然,他确实很小心,他不是把这些钱粮和布匹直接拿走,而是把它们算进年景不佳的折损,偷偷转出去,之后又再重新买进来,一出一进,账目上还是干干净净,可苏家的财产却一点一点进了他的口袋。”

“如此悄无声息偷梁换栋,老太婆当然一无所知。通俗点讲,这情况就如一个公司的管理人被底下人架空,公司的实际亏盈情况都掌握在别人手里,报表是做了手脚的,管理人自始至终被蒙在鼓里。”

苏临静这才恍然大悟。

在古代,家奴侵吞家主财产的事屡见不鲜,尤其那些孤儿寡母,不但会被同族同宗惦记财产,还要提防一些刁奴、悍奴,这些人往往会因为大户人家没有强有力的主事人,权柄下移,底下人就欺瞒主家,把主人牵着鼻子走,进而霸占主家财产。

像这样的案例历朝历代都有,苏临静熟读历史,自然也看过不少。

“既然张五财做得如此滴水不漏,这么多年连王氏都没发觉,你又是怎么两天时间就看出来的?难道你有火眼金睛吗?”苏临静纳闷。

江远宁把手按在那叠厚厚的账本上,笑了。

“当然是从苏家这五年的财政收支和资产配置报表看出来的。要知道,做一则假数据就需要许多条假数据来掩盖,才能让账面看上去合情合理毫无破绽,但是假数据始终不是真的,既然不是真的,那就总有不合理之处。”

“首先,人在编造假数据的时候会有一种惯性,容易重复出现相同的数字。其次,织户对棉量和丝线的需求量与布匹的产出,以及最终折合的米粮比例都出现了错误。”

江远宁挑出两则数据,指着道:“就拿去年来说,庄头上报棉花歉收,一亩棉田产棉记档是二百斤平,张五财为了在布匹产量上做假,到织户赊棉的时候就改成了一百六十斤,赊的棉少了,交的布匹自然也少了。”

苏临静拍桌骂道:“太黑了,神不知鬼不觉地被他吃了两道油水!”

江远宁翻页,敲了敲纸上的数据:“再看这几年的田租,几乎每一户都有年景不好拖欠的记录,常有下半年收上半年,甚至还有今年收前年租的情况。”

“佃农歉年欠租是常事,这个好像没毛病啊?”苏临静提出异议。

“表面看是没问题,但不符合常理。就拿水稻来说,松江府稻谷一年两熟,通常来讲,交不上租子的佃农常会从主家赊借稻种或借贷银钱买谷种来维持耕种,可是账面上有很大部分交不出粮、交不上钱的佃户却能按时播种,说明当年他们并没有歉收。”

苏临静反应过来:“你的意思是,当年的田租其实已经如数交了,只是被张五财扣在手里,然后他把这些钱放出去半年甚至一年,再收回来?”

“没错,他就是巧妙地打了个时间差,用苏家的粮钱,肥了他自己的口袋。”

“从账目上可以看出,张五财刚开始还心有忌惮,只敢在一些生产材料的采购上做小手脚,后来做得多了,胃口也大起来,把手伸到了田亩、棉产和布匹产量上,做的账目漏洞就越来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