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地主婆有请!(6)

作者: Inking 阅读记录

“我只是想试试能不能穿回去。”

“我去!你不讲武德,穿越这种大事你居然趁我不在,偷偷自己一个人做!”苏临静惊呼。

江远宁一脸无语:“重点不应该是我没穿成吗?”

苏临静瞬间炸毛:“你要是穿成了,那我不是要一个人留在这里了?狼心狗肺的东西,我把你当老婆,你却想偷偷背着我回现代!”

“谁说的?我把方法都写下来了。你只要照我写的去做就可以了。”江远宁从枕头底下摸出一张纸条。

“我是拿自己先试试,万一不成功,也是我一个人倒霉。”

“呵,这还差不多,算你还有点良心。”苏临静把一只胳膊架在江远宁脖子上,勾肩搭背冲他笑笑。

看着嬉皮笑脸的苏临静,江远宁显然没有开玩笑的心情,他一脸严肃说道:“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我怀孕了,在瓜熟蒂落前如果我们还不能穿回去,那老子就要留在这里给你生孩子了!”

“挺好的啊。”苏临静乐了,拍拍他的肩膀:“要不考虑一下,等你生完了我们再想办法回去,怎么样?”

“滚~”江远宁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作者有话要说:

江远宁:呜呜呜~菜菜~媳妇捞捞~

第3章 003章苏家困境

风灾甫过,松江府境内田亩狼藉,稻禾棉苗损没,哀苦之家度日维艰,不堪贫馁者比比皆是,富户之家亦举日渐乏。

然而即便如此,繁重的税赋和徭银依旧摊派下来。

由于松江府棉田有百万亩之多,布匹织产丰富,明朝自洪武年间起,百姓就纳布代粮。

可是现如今,辖下的棉田受灾,粮谷歉收,这项钱粮从哪里掏、怎么掏?让知府陷入了为难。

松江府除开每年的田赋,还有连年加征的练兵饷银和徭银,只练兵饷银这一项,便有两万四千两之数,徭银更是有三万七千两之多①。

这些银两俱在税额之外,每年按丁田均派,且年年增加。

征,则百姓怨声载道;不征,朝廷便拿他这个知府开罪。左右都是得罪,如果只能选一个,自然是选取罪于民,毕竟保住了乌纱帽才是要紧。

如此默了片刻,知府终还是将九叠篆官印加盖在师爷拟好的公文上——猩红的印泥渗在纸上,有如斑斑血迹。

——

松江府城,苏宅。

管家张五财火急火燎跑到王氏跟前,交了一张摊派文书。不一会儿,便看见英儿急奔至东院,将苏临静请到了前厅。

堂上,王氏一脸凝重坐在太师椅上,单手扶着额,神情惨白,身旁的管家惴惴不安垂手站着,二人都跟没了主意似的。

“娘,这么急着叫儿子来,是为何事?”苏临静一时吃不准这两个人是闹哪一出,便先继续演着“妈宝男”,待看他们如何出招,她再见机行事。

“这是新下来的文书,你看一眼吧。”王氏将纸递过去给苏临静,“毕竟是苏家伤筋动骨的大事,总该让你知情才是。”

既听是王氏口中“伤筋动骨的大事”,苏临静自然不敢马虎,慎重将文书接过,一字不落落地看了。

大致的意思是知府让苏家今年充任总甲,负责收齐今秋的徭银,总计一万八千八百八十二两,并确保在二十天内交讫。

这文书,乍一看是官府的临时任命,实则是推出来兜底背黑锅的冤大头。

明代徭役沉重,大役小役名目繁多,诸如布解、北运、南运、收银,总催、经催、总甲、粮长之类,往往都由富家大户充任②。

可这并不是什么好差事,一旦被签点,便是噩梦的开始,不但要受官府和衙役的层层盘剥,还要弥补贫民的欠粮,甚至连弃荒田地的税赋都要补垫。

凡被签点的大户无一不脱一层皮,元气大伤,至于小富之家,更是难扛此灾,常有弃家外逃的。

故而,松江一带弃田逃税、避役远徙的人口极多,而携身家田产“诡寄”于豪门权贵,假托佃农以求自保的农民亦不在少数③。

苏家原本是累积世代的巨富之家,之所以传到如今家财紧缩,不全然是因为年景不好收入寡薄,其根本原因是苏近涛曾两度充任总催、粮长,为垫补亏缺的大笔钱粮,掏了苏家几近大半家产,至今没缓过气儿来。

眼下又要苏家负责交粮交布,无异于雪上加霜。

面对如此严峻的困境,苏临静不由自主皱起眉。

啧,她这个地主还没做几天呢,苏家就要破产啦?

“这样大一笔徭银,只给苏家二十天时间收齐,这分明是强人所难,逼着我们自己掏银子出来填补。”苏临静愤然。

实在不敢相信,这种明抢的强盗行为,竟是朝廷默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