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种田奋斗史(168)

作者: 方瑜 阅读记录

考秀才可比考童生花钱, 束脩都不一样的,要用的书籍也更多,便是能借阅,有些常用的书还是要买下才好。

若是儿子出息,成了秀才,那之后的花用更是数不清的,自家如今得省一省啊, 否则日后只怕挣的赶不上花的, 家底没两下掏空了可就难了。

“还是就送去徐先生那吧, 两兄弟都在他那,他对小景也能更尽心些。”考虑了许久,陈如松还是不想只为省下银钱就将小儿子往村里的族塾送,即便族塾收费低廉, 但村里族塾的先生是一名老童生,县城的徐先生却是秀才,总是往好了去。

思来想去也是这样了,杨稔赞同道:“也好,还有三个多月小景就要去参加府试了,咱们将壮壮送去,之后不管徐先生会不会多照顾,至少小景还是安安稳稳在这学着,不用折腾了。”

原先杨稔还想让大儿子府试过后给小儿子启蒙,不过后来想想,儿子便是考过府试,接下来还有院试,这可是重中之重,且大儿子自己也才十来岁,只怕不太会给壮壮启蒙。

之后犹豫的就是到底是将壮壮送去村塾,还是就在县城徐先生的私塾启蒙。

一个便宜,但不方便,一个方便不便宜。

决定好之后,夫妻俩算是放下一桩心事,专心致志给小景补身子。

读书人的身子骨都弱,每日就待在房间里读书,也就是每日去私塾和回来,走动一下,身子能不弱么。

杨稔是打算等儿子考完府试,就让自家男人每日带他到处走走的,身子骨得健壮些才行。

她还听说过有些读书人,在考场晕过去的,说到底就还是体弱,冷一点热一点就受不了了。

今年府试,还是如去年一样的日子,也是约着一同去,不过去年有两家的孩子已经考过了府试,今年也没有多出来要参考的,总共就只有五家人去。

考过的两家中就有一家是去年搭陈如松驴车的,今年另一家还去,陈如松只得又新载了一户。

两家搭车的费用总共还是二两四钱,这样一来,儿子这次府试也并未费太多银钱。

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父子俩准备充分,至少在府城也能过得还行。

今年并不是杨母和杨小弟作陪,杨母要照顾杨三弟家新生的孩子,杨小弟成亲快一年,他媳妇如今已有三个月的身孕,都没空来县城。

实际杨稔觉得不用再喊人陪着,儿子女儿都大了,壮壮在私塾,康康也好带一些了,三岁的孩子,说话能听明白,也能听懂她的话,比之前好带很多,还有牛嫂子在,牛嫂子虽看着还是瘦瘦小小的,可力气也不小的。

但陈如松不放心,自家在县城没有根基,左邻右舍虽说关系不错,可遇到事情,谁也不知能不能帮,还是要有家里的人来陪着。

陈如松正愁着,杨二弟上门了。

“二弟,你怎么来了?快进来。”傍晚听见敲门声,陈如松去开门,没想到这时候会是二舅子来了。

杨二弟随着进门,“姐夫,我听娘说你送小景去府城,要找个人陪着大姐。”

“是啊,二弟你有人选?”正愁着呢,若是二弟有合适的人选正好。

得知二弟来了,杨稔赶紧出来,也跟着问道:“是谁啊?”

“是我自己,我如今在县城找了个小活,只是没住的地方。”

若是媳妇二弟来陪着,当然好,二舅子与媳妇关系很不错的,陈如松很乐意,“那是最好不过的,二弟,你什么时候找到活计的?可真能干。”

县城大多数商铺可都是找亲戚做活,便是要收外人,也大多是县城的人瓜分,村里人想在县城找个活也是不容易的。

“就去年,来县城歪打正着找到了,不过只是一个饭馆的小杂工。”杨二弟不好意思地说道,虽只是杂工,但只要能在县城干活,每月得的银钱要比在家里租种田地好得多,他还是很珍惜的。

“去年就在县城干活了?你怎么也不跟姐夫说,你之前住哪?”陈如松忙问道,恐怕饭馆没给二舅子提供房间住。

“在饭馆后面的房间,原先能住,只是如今饭馆生意不好,不让住了,暂时没给我找到住的地方。”

杨二弟已经在县城饭馆干了小半年了,之前是就住在饭馆后面的一个小杂间,杂间堆满了杂物,很不咋地,可只要有铺床睡就行,杨二弟并不嫌弃。

因着不想麻烦县城的姐姐姐夫,他们供着读书人,不容易,是以他一直没告诉二人。

每月歇息的两日搭县城的驴车回来,就这样一直瞒到今年年初,得知姐姐家需要人住着陪着,他娘又不得空,正逢饭馆掌柜也不乐意再叫他住了,说杂间不干净,却又不给他找地方住,才说出了自己在县城干活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