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765)

但康熙就认定他们绝对不会反,即使小规模的骚动,也能很快平息。

胤礽对康熙之前几次冒险事迹态度的转变,是在康熙又冒险出京来找他的时候。

那一路,八旗“反”是“反”了,“反”了之后跑来勤王。康熙回京的一路,京城周围的八旗军队几乎都来投奔勤王,最后康熙一令不发,大军把京城全围了。

八旗旗主之后一言不发,再不敢拿乔威胁康熙。因为他们都发现,自己虽有旗主之名,但旗兵们已经只认为自己是皇帝的兵,根本不会听他们的话,更不会为了他们反抗皇帝。

胤礽一拍脑袋,这才发现自家汗阿玛的优势居然这么大。

胤礽立刻道:“汗阿玛!您对人心把控最严格,就交给您……哎哟!汗阿玛,您袖子里怎么还藏着戒尺?!”

揍儿子专用小皮鞭已经不能满足您了吗!

康熙收回戒尺,慢悠悠道:“传朕的旨意,今天钱币发行太过混乱,暂时停止发行。诏众大学士和议政大臣进宫。”

康熙暂停钱币发行,让索额图和明珠把家里的金银拉了回去。

索额图和明珠以及大学士、议政大臣等匆匆进宫,为康熙商量一个第一批钱币的分配方案。

索额图和明珠捶胸顿足。早知道他们就别这么高调了。偷偷换了钱币不好吗?这下子皇上发现问题,要堵住漏洞了!用第一批钱币赚钱的事黄了!

民间这知道了这件事,纷纷好奇,第一批钱币既然会很值钱,那皇上会不会提高几倍的价格兑换。

有些商人已经在调集资金,计算第一批钱币花多少钱拿到有赚头。

当皇帝圣旨下发之后,所有人都傻眼。

皇上居然仍旧按照既定比例兑换钱币!并不打算用这些钱币赚钱!

不过分配的时候,皇上规定了顺序。

编号为“一”的金银币,由皇帝自己收藏,之后放在已经建好的大清皇家博物馆中公开展览。

之后,太子认购九百九十九枚金银币;大阿哥、三阿哥等阿哥们依次认购一千枚金银币。

皇子后,就是太后、公主,再之后是铁帽子亲王、亲王、郡王三种爵位的宗亲,紧接着是一品、从一品、二品三种品级的官员。

这些人的认购名额都是各一千。

待这些人认购结束之后,才开放老百姓的兑换。

这个兑换就纯粹按照先来后到的排队了,但每个人每天只能兑换十枚金银币,凭借户籍来兑换。

也就是说,黑户和“长工”无法兑换金银币。

这样的兑换并不能阻止金银币的倒卖。

有认购名额的宗亲和官员可以高价将认购名额卖给其他人,想要炒币的商人也可以雇佣普通老百姓兑换金银币。

康熙下这道圣旨的原因,并不是阻止炒币。

这前几批金银币的价格炒得再高,也不会影响大清推行新钱币的政策。

康熙这么做,反而是给炒币增加一把火——比起有钱就能抢到的序号前列的金银币,这样按照身份地位来推行“认购资格”的金银币,价值显然更高。

只要是真的金银币,看看钱币上的序号,就知道它本该落在什么地位的人手中,这无形增加了金银币的价值。

原本还在观望的宗亲和官员一看到还有认购资格这回事,就算之前不想支持康熙的新钱币改革,都会立刻抢着认购。

当宗亲和官员将前一批钱币抢完之后,百姓们看着上层贵族老爷们疯抢新钱币的热闹景象,就会对新钱币的价值充满信心,肯定也会迅速兑换。

新钱币无论什么时候兑换都是那么多钱,在前有认购、后有限购的刺激下,老百姓们都认为越早兑换的金银币就越有价值,肯定第一时间就把家里的钱拿出来兑换。

事实也正如康熙所预料,原本还在观望的京中老百姓,跟疯了似的每日来排队兑换新钱币。

造币厂火力全开造币,每日刚造出来的钱币半日就售罄。

只不到两个月时间,京城中就不见传统碎金碎银的踪迹,连店铺都不收碎金银了。

“我知道你这金子银子是真的,但你看看这个……”店铺掌柜拿出一枚最小面额的银币弹了弹,“这金子银子不好保存啊,磕了碰了,斤两一少,价值就缩水了。我们现在都用这个,明白吗?”

外地商队傻眼。

还好钱币兑换只要户籍就成,他们也能去排队兑换。

但每日能兑换的金银币库存有限,他们有时候赶不上兑换。

这时候,银行工作人员拿出一叠纸钞。

金银币不够?没关系,你可以用纸钞。咱们的纸钞能和金银币随时兑换,上面有防伪标志和皇上的玉玺印,伪造是要灭满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