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那就说定了(22)

作者: 程宜巷 阅读记录

赵辛年也一脸懵,是啊,她确实感觉还挺好的呀!

-

晚上,房间里。

卫晏然揉了揉太阳穴,终于放下赵辛年那张红叉遍地的试卷。

“简单?”卫晏然侧过头问她。

赵辛年立马心虚地低下头,其实她也苦恼得很,明明感觉每道题都倍儿亲切,但就是填什么错什么。

“我想问你一下,那些没讲过的就算了,这个还有这个,”卫晏然从笔筒里抽出笔,在试卷上圈了几道题,“这些甚至连数字都没变一下,你到底是怎么做到全错的?”

赵辛年闷不作声,卫晏然看着,把语气放缓了一点,“是我讲的你理解不了吗?”

赵辛年点点头,点完又觉得不对,立马摇摇头。

其实最近这段时间,她的内心多少有点煎熬。

一方面她也想过要好好学习,但这种劲头通常只稍稍冒个头就消失了,她也总管不住自己,所以更多时候都是在做表面功夫。

而另一方面因为自己的不作为,在面对卫晏然的付出时,心里就会特别过意不去,总想着要为他做点事情,所以她就把注意力全放在视频上了。

“那你说说看,问题出在哪里?”卫晏然看着她。

赵辛年努力想啊想,忽地思绪就跑偏了。

她想起了老爸之前跟她讲的关于周岁时抓周的事情,说是当时她在一个大圆桌上趴着,把桌上摆着的东西都挨个抓了一遍,唯独对书视而不见。

所以自己从小成绩差,对学习不感兴趣,或许也有点宿命的意味在里头,怨不得她。

这么想着,赵辛年不由地点了两下头,十分满意地把锅扣在了抓周这件事上,然后从头到尾绘声绘色地给卫晏然描述了一遍,最后得出结论,“卫老师,我就不是块读书的料。”

“……”

卫晏然沉默地看了她一会儿,表情没有一丝玩笑的意味,对她摊开手,“你手机给我。”

“干嘛?”赵辛年疑惑地瞅了他一眼,但还是把手机递过去。

卫晏然没回答,而是自顾点开了屏幕,输入010101,然后在界面上划了两下,指着连连看说,“别玩了。”

赵辛年点点头,眼睁睁地看着卫晏然把连连看删掉了。

赵辛年的手机界面比较简洁,一般除了微信、Q.Q和一些自带的软件外并没有其他,卫晏然删掉了连连看后,又看了一眼边上写着“Record”的软件,想着这个应该是赵辛年最近在玩的那个视频。

“这个也别玩了,”卫晏然手指长按了一下软件,赵辛年本能地“诶”了一声想阻止,卫晏然侧头看了她一眼。

“没事。”赵辛年摆了个您请的动作,反正一会儿还能再下回来。

删完软件后,卫晏然依旧和往常一样同赵辛年讲卷子,赵辛年也答应了他会好好学习,并且信誓旦旦地立了一个flag——期中考试她坚决不再做倒三。

第十一章

午休时间,广播里放着舒缓的轻音乐。

教室前排的女生,一个个不是手托腮就是半撑头,在位置上静静等待着。

“今天周四么?”从小卖部回来,张冕瞧了眼教室前排不睡觉的盛况,就猜着今天又到了卫学神每周一次的英语播报。

“嗯。”赵辛年随意应了一声,往位置上坐下,拆了刚刚买的小熊饼干,一边吃一边打开Record。

这两天的视频赵辛年还是照常更新,但答应了卫晏然不玩,晚间写题那部分她就没录了,其他部分也都是瞒着卫晏然悄悄进行。

“年仔,”张冕在后面叫她,“晚上去东街不?””去干嘛?

“那边好像有个吃货节。”

听到吃货节三个字,赵辛年眨眨眼,转过了头。

张冕正托着手机,见她转过来,便把手机拿到她面前,说:“我看一公众号推的,说晚上七点开始。”

赵辛年往手机界面上瞅了一眼,文章标题醒目,写着——时隔五年,花溪人民翘首以盼的第二届吃货节,终于来啦!

说起这个吃货节,赵辛年至今还记得那个没吃成的车轮饼。

第一届举办那会儿,她还在上初一,那时候活动宣传力度挺大,基本挨家挨户都给塞了传单。赵辛年作为小吃货一枚,自然不会错过此等良机,但她不想一个人去,便高高兴兴地去找卫晏然。

“去呗,”赵辛年在卫晏然身旁打转,“今天东街可热闹了,什么小吃都有,我想吃车轮饼,你要是去,我就请你吃。”

卫晏然拼着手里的乐高,眼睛也不抬,“谢谢,我不想吃。”

“那蚵仔煎呢,章鱼烧呢,关东煮还有板栗饼……这些你都不想吃?”赵辛年对着传单都快流口水了。

最后,卫晏然大概是被她烦得不行,终于还是答应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