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帝(189)

作者: 经年未醒 阅读记录

雷开很懂投桃报李,儿子得了这天大好处, 他自然也是该方便的就方便,比如幽州原沈家军的武将们,他想方设法还是将他们放在幽州不动。

以及在接收到石门蕃部知州事归必元的举荐文牒时,批复了一个“可”字,不动声色地将此公案夹在中书门下吏房要下发的公案里一块儿下发了。

若是有人问起来,他连用什么借口搪塞都已经想清楚了,不过他还是多虑了,朝中现在恐怕没多少人有心力关注一个边陲低品武臣的变动,大部分人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三皇子该不该领兵平乱”这件事上去了。

民乱四起,朝廷为此焦头烂额,檄文和招安书几番下发,三皇子在这个时候跳出来说要带兵去襄州平乱,他可真是不怕把这事儿搞得更乱一些。

雷开就想不明白,三皇子好好的在京城里当他的锦绣皇子不好么,非要去平什么乱,他一天天脑袋里想得都是些什么啊!

雷开的想法是朝中大部分人的想法。

梁朝对待民乱多是采用招安匪首的做法,即使派军队去镇.压也是做做样子威慑一番,少有真正打仗的,杀来杀去到头来还不是杀的自己国中之人。

所以三皇子说要带兵去镇.压乱民,上至宰执下至小吏,都为之侧目。

大概也就只有梁帝为此感到欣慰——儿子长大了,懂得为父皇分忧了。

其实三皇子本人也对自己要带兵去镇.压乱民感到困惑——自己什么时候说过这种话?

却在太子萧珉跳出来激烈反对他平乱时,非常不爽的与萧珉争执起来,很是莫名其妙就把这事给背上了,承受了宰执们“三皇子太胡来”的谴责目光。

“区区乱民,有何可惧,父皇,有儿臣出马,定然马到功成,扬父皇威严。”萧珩在朝堂上跟梁帝拍着胸脯保证。

梁帝满意,连连赞:“不愧是我儿,有志气。那么……”

“圣上!”蒋鲲出言打断梁帝的话,说:“乱民也是国中百姓,我朝历来都是招安,自相残杀,实不可取。”

梁帝听了蒋鲲的话,不怎么高兴了。

因之前连日大雨耽误春耕,说三皇子不得上天承认的传言甚嚣尘上,屡禁不止,梁帝在盯着天玑子炼丹之余抽空想了想该怎么帮心爱的儿子挽回声誉,一直没有好的办法和契机。

没想到他心爱的儿子聪明得很,自己找到了好机会,平定民乱,收归民心,届时民心所向,谁还敢说他的儿子不得上天承认。

梁帝的算盘打的噼啪响,固然他长生是最好的,万一,他是说万一,他有了什么不测,还是想将江山交到自己最心爱的儿子手里。

“无论是招安还是镇.压,有皇子出面,可彰显朝廷威严,使乱民心悦诚服。”梁帝说。

“父皇……”萧珉出声。

“你给朕闭嘴!”梁帝打断呵斥萧珉,然后环顾殿中一圈,说:“朕意已决,由三皇子珩执虎符领兵前往襄州平乱,枢密院、三司、三衙全力配合,阳奉阴违者以抗旨不尊论处。”

“儿臣领旨。”萧珩大声说。

殿中文武大臣们无奈,在宰执们领头下,齐声说:“臣遵旨。”

萧珉弯腰拜下,心中冷笑不已。

平乱,呵……

他倒是要看看萧珩是怎么个平乱法,到时候,可别死在了乱民手中才好。

三皇子珩领兵的诏书已下,并传檄天下。

王妡在东宫得到消息,深感诧异。

她就是随口一说骗萧珉去找萧珩的麻烦,搞点儿事情出来让人注意不到西南那边儿的变故,没想到朝中闹闹哄哄了几天,三皇子真要去平乱了。

真是啼笑皆非。

她让人叫来邓朗,说道:“把那人放了吧,他该去给周家和蒋家报丧了。到底是蒋鲲的女婿,可不能不明不白的死在西南。”

邓朗领命,传话让把抓来的周士恢的老仆放了,安安稳稳送到周家门前。

周家自打周士恢外放了出去,就一直闭门谢客,蒋娘子在周士恢离京后不久就后悔了,她不该把夫妻间的事情闹到娘家去的,父亲倒是给她出头了,可让她守活寡的出头方式她宁愿不要。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心中对娘家的埋怨越来越大,觉得父亲太小题大做了,周士恢不听话,训斥几句就行了,哪能把人外放到西南去呢。

蒋娘子盘算着日子,周士恢任期将满,她去求求父亲,请父亲将人调回京城来。

她连登娘家门的礼都准备好了,就等着择日登门,谁知,她等了这么久,等来的却是噩耗。

周士恢死了。

死在了西南。

死在当地土人的斗乱之中。

没有了一家之主,那她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