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寡妇后的种田日常(7)

作者: 闲人不闲 阅读记录

红日西斜,倦鸟归林,干活的人陆续归家,家里开始热闹起来。大人们说起地里的收成,孩子们在院子里跑来跑去,二房的铁林已经能扶着墙站起来了,嘴里吸着手指头还咿咿呀呀地喊着什么。

待到秋收结束,家家户户就开始打麦子。村里有个打麦场,人们都把粮食拉到那里打。老话说:秋忙秋忙,绣女出闺房。轮到打粮食那天,家里除了那还在吃奶的娃娃其他人都得上阵,秦家人也不例外。

天边刚泛起鱼肚白,秦家人就都起来了,女人们忙着做饭,男人们则去把麦子拉到打麦场上,再把麦子一行行摆好,后面的麦穗要压着前面的麦秆。这样麦穗就全都在最上面,正好被阳光晒到。等晒上一两个时辰,麦穗就晒脆了,打起来也比较省力。

打麦子可是个力气活,除了看孩子的秦二嫂,其他人都早早吃过饭就去打麦场了。大人们拿起梿枷不断地敲打麦穗,孩子们则忙着捡拾四处散落的麦穗。

原主以前也跟着打过麦子,所以这具身体对梿枷并不陌生。只是秦雅并不懂打麦子的技巧,明明很用力了,可就是打不下多少麦粒来。她只好停下来,观察了一下,才慢慢找到一些窍门。原来,梿枷扬起来时不能太用力,只要顺势荡起来,再在落下去时用力,就能又省力又能打得好。

一床麦子打完,大人们坐下来喝点水歇一歇,孩子们还要把打过的麦杆再翻过来晒一晒,一会还要再打一遍。

等两遍都打完,大家一起把麦杆挑到一边堆好,这可是好柴火,还要拉回家里。

回到家时,饶是秦雅已经找到了窍门,可胳膊却还是疼得快抬不起来了,此时的她无比怀念前世的收割机,想着怎么没有哪个穿越大神给造出个收割机来,也解放一下农人的双手。不过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她也只是想想,可不会真想着有人能造出来。

麦子收好,后头还要收割粟米、大豆和高粱。前前后后,没有一个月秋收可忙乎不完。这还不算,等开始收粮了,家家户户还得把税粮给送到粮长那儿。对于秦家村的人来说,秋收这才算结束了。

第4章 县城

眼看地里的活告一段落,秦雅就和陈氏提出要去县上看看,这里离县城不远,步行半个时辰就能到。陈氏回去和秦百福提了提,秦百福就也同意了,闺女是该出去散散心了,总闷在家里怕是要把人憋坏。虽说他家秋收结束了,但有不少人家还在忙乎,这时节进城也碰不上什么人。

秦雅吃完早饭就出发了,乡下人进城基本都是走路去,少有坐车的。原主没什么钱,自然秦雅也坐不起车。不过人嘛,就是得想得开,前世为了保持身材,她都是上健身房锻炼,现在就当是健步走了。

等赶到县城时,商铺都已陆续开门,各色商铺鳞次栉比,这其中以各种吃食店前最为热闹,包子、馄饨、面条、蒸糕……每家都热气腾腾、香味扑鼻。吃早饭的人们各自找好位置,待吃食一上桌就开始大快朵颐。

沿着吃食店往前,就是卖杂货的、卖布匹的、卖碗筷茶碟的、卖粮的,另一边是书肆医馆、胭脂首饰,继续往前则是打铁的、卖酒的,还有牙行、车马驴市,虽说规模都不大,倒也应有尽有。

秦雅来县城主要是来看看自己能做点啥,以前看的网文里,女主随便卖个菜谱就能赚上一大笔,或者进山挖药材也能卖钱。可到了秦雅这里,她一不认识药材,二来,她现在只是个农女,要是直接上去说卖菜谱,准得被轰出来。

而且她观察了一下,不知道是不是地方小的缘故,这里的蔬菜和调料种类很少。那些菜谱都是基于前世多样的蔬菜和调料,在这里很难行得通。不过,她在街上转了一圈,发现她可以做些小玩具。玩具都是些小东西,不容易引起注意,再者这里的女子都会女红,只要不是做大件就不会引人怀疑。

最后,秦雅向路人打听了一下县衙的位置,她想打听下女户的事,女户在历朝历代都有,只是规定不同。

此时,县衙旁边围了好多人,大家正在讨论墙上贴的告示。原来朝廷又要迁民了。这次的迁民以关外为主,那里人烟稀少,虽然只有七八天路程,但是气候却差得多,不说滴水成冰吧,到了冬天也不好出门。最重要的是,那里紧挨着边境,随时都可能有鞑子进犯。所以呀,别看一群人说得挺热闹,实际上心动的却没一个。

听到这里,秦雅其实是有些心动的,她穿越前就是北方人,冬天冷点不算啥,重要的是那边没人认识自己,她不用像在这边一样提心吊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