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寡妇后的种田日常(51)

作者: 闲人不闲 阅读记录

陈氏一听,也回想了一下自家种豆那块地,发现还真不是离水太近的地方。但她还在犹豫,要是种不好,这块地可就一点收成都没有了。

“没事,娘,听人说,种地前县里会来人给讲解咋种水稻。是吧,大川?”秦雅忙向秦大川递个眼色。

“对对,娘,是有这么回事。都怪我,给忘了个一干二净。”秦大川倒也乖觉。

“是嘛?真有人来给讲?”

“有,有。我们还能骗您。再说了我也不能拿自家地瞎种啊。”

“那行。那等人家来了可得好好打听打听。大川,你多去学学。”

至于那块田地,就好办多了。他们打算还按着以前的法子来:一茬大豆一茬粟米。小麦和高粱则和大豆一起播种。

荒地既是要种水稻,就先忙活田地这边。也是巧了,秦家这块田地紧挨着张家,也就是赵嫂子她家。秦家人把荒地开出三分后,就把精力放在了田地这边。地里的杂草早已收拾干净,只剩犁地了。

这都过去几日了,张家地里的杂草还没收拾,陈氏瞧见了,心里不由嘀咕了几句。都是一个村出来的,从前可没想过这张家竟是这么过日子的。

待秦家人开始犁地,张家人才着急忙慌地赶来收拾杂草,也不知这些人都在忙些啥。秦家人虽说心里也有好奇,却也没人开口问。两家关系还没近到什么都打听的地步。只瞧着赵嫂子这几天脸色不太好,就知还是有些事在里头。

因是头次犁地,秦家人这地就犁得深一些,也是想着把草根翻出来晒干。待过了几日,把晒干的草根捡走,就得用耙子把土块打碎,把地整平。只光这样还不够,耙过的地还得再用犁杖浅耕一次,然后再用耙子细细把地耙一遍。这才算完。古人常说的“犁一棍六”既是如此。

清明节后,东沟村人都开始忙起来了。关外春天来得晚,搁秦家村,清明节前早就种好了地。在这儿,却得等到节后。秦家人今年刚来,自是不敢急着播种。眼见着村里人都开始种地,他们才也跟着下地。

种地不比秋收,一人在前扶着犁杖,一人跟在后头撒种,若人手不够,播种的人还得随时踩种培土。秦家三个大人,正好一人一摊活。天冬只在地头看着粮种。

地里活忙完,院里的土也该翻了。秦家人口少,后院的地方大,若全用来种菜,菜可能就吃不完了。秦雅拿出豌豆种子,想留出块地种豌豆。豌豆耐储存、产量高,熟得也早,秦雅以为,对秦家来说,豌豆比大豆要实用得多。只眼下收粮只收大豆,还没法大量种植。

待到三月中旬,东沟村的春种结束了。村长张发财有些不放心,就去新迁民地里看了看。只看到秦家那块荒地啥也没种,不禁有些着急。他头前只说对荒地不用抱太大期望,可也没说扔着不理呀。再说了,这地不是开出了三分嘛。

张发财赶紧找到秦大川,问明白人家是想要种水稻,不由倒抽了口冷气。这事他也听说了,可东沟村就没一个去领这种子的。为啥?他们这儿靠水的地方本就不多,谁都不愿拿来种水稻,都怕种不出来。没成想这新来的小子悄默声地领来了。张发财真不知该夸秦大川敢干还是该说他莽撞才好。

算起来,张发财这已经是第二次从秦家叹着气出来了。本来他见这家人没有壮劳力,还担心日子不好过。后头见人家做起了吃食,卖得还挺好,以为这日子要起来了。哪成想又来了这一出。年轻人啊,还是吃的亏少了,且让他吃这一回苦吧!

地里活总算告一段落,秦雅拾掇拾掇钱袋子,想着把这段时日的收入拢一拢。吃过晚饭,她拿出钱袋子,当着其他人的面,开始数铜板。五十文一堆,总共三十堆,一千五百文。

接着,她又拿出之前攒下的银子,银票、银子和铜板凑在一起,零零散散,也有将近一百五十两。

从秦雅往外掏铜板开始,陈氏并没当回事。俩孩子做吃食得的银钱,一开始想让她收着,可她想着自己最多待到年底,就没同意。最后还是秦雅收起来了,说是先放她那儿,以后她给大家分钱。她还当闺女是开玩笑呢。

不过,她也没在意有多少钱。可数完铜板,闺女又往外掏银子,最后竟然还掏出了银票。我的天佛老爷,她闺女啥时候发大财了?陈氏直接懵住了。

“丫,这钱……”陈氏好容易回过神,就颤颤巍巍地问道。

“娘,这里有那家具图样的钱,那一百两是我当初做线织的小挂件买的,人家买的可不是那几个挂件,人家相中了那织法。这才花大价钱买去了。您别觉得人家会亏,那都是手上有几十家铺子的人,您说我能给人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