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军阀(317)

他还是个精明的商人,斯特望在那想着。

欧洲大战爆发之后,他竭尽自己所能的赚取着每一分他能赚到的钱。他和美国投资团通力合作,把大量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到欧洲,供应英国人、法国,当然还有德国人,只要有可能为他带来利益的一方他都绝对不会放过!

斯特望初略估计了下,从欧战爆发到现在,王恒岳在欧洲赚取的利润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足够他武装起大量的军队。

这是一个完全可以合作,但却又必须要小心提防的人,天知道他什么时候会把算盘打到自己的头上来。

不过,做为一个商人,这种风险是必须要取冒的,风险越大,投资的回报率也就越大,这一点斯特望是深信不疑的……

“美国驻广州总领事潘世恩先生;英国驻广州总领事乔太平先生;法国驻广州总领事杜马歇先生。”

王恒岳一一点头致敬。

这些总领事在来之前,已经知道了这位大元帅的心思。

在欧洲,虽然德国人还在进行着最后的反扑,但显然他们已经成为了强弩之末,战争很快就会结束。而在欧洲秩序重建的同时,也该把目光放到中国来了。

欧洲的一场战争,让各国无暇顾及中国,当他们终于看到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在中国一个大军阀却强势崛起。

其实这是列强愿意看到的。

在欧战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另一个亚洲国家日本也在高速发展,尤其在中国的话语权越来越大了。

英美法三国是强烈反对日本支持皖系独霸中国的企图,他们更愿意看到中国的统一,这才符合他们的利益。

所幸的是,在北方日本有着很大的权利,而在南方却不一样了。一个同样得到日本支持的孙中山被罢免了,一个和英美法保持着亲密关系的王恒岳取代了他的位置。

让王恒岳来统一中国,要远比段祺瑞来统一中国更好。

在王恒岳崛起的开始,英美法就把他看成了自己在四川,在西南的代理人,如果让他成为自己在全中国的代理人,显然这是最理想的结果。

“我已经决心北伐,而且这样的决心不容动摇。”王恒岳的话开门见山:“在北洋,段祺瑞获得了日本人提供的大量参战贷款,用这些贷款武装起来的所谓的‘参战军’,已经在湖南战场表现出来了强大的统治力,如果一旦湖南完全落到北洋手里,局势将会变得非常恶劣。因此,我需要你们明确的支持!”

“支持是需要有前提条件的,而这个前提条件是你能否取得最终的胜利。”法国总领事杜马歇开非常直接的问道。

王恒岳在临时放置的地图上指了一下:“诸位,我的军队,已经在这些地方布防,并且完成了进攻的初期准备。如果战争一旦爆发,我完全可以利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完成武力统一。”

潘世恩盯着地图问道:“你的国民革命军具备了战胜北洋军的实力吗?”

“国民革命军的前身是定国军,在四川、贵州、云南的战役中,已经表现出了自己的强大实力,我完全有信心和北洋一战。”王恒岳表现的非常自信:“北洋内部不稳,虽然段祺瑞取得了西原借款,壮大了自己的实力,但这并不是要特别担忧的,在湖南,他们面对人数、装备远不如自己的湘军,也照样吃到了大败仗。我们倾五省之力与其展开决战,重点只在湖南,只要湖南问题一解决,剩下的就好办了。甚至不用我们自己继续进军,北洋内部也会更加混乱!”

说着,似乎为了加强他们的信心:

“诸位,西原借款让日本获得了大量的利益,为取得这笔款项,段祺瑞把东北的修筑铁路权,砍伐森林和采矿等一系列权利给了日本,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他在那略略停顿了下:

“寺内正毅曾得意地说,通过向中国借款,日本所攫取的政治、经济特权何止十倍于二十一条。日本在中国的势力越来越大,我想这也不是你们愿意看到的吧?”

三位总领事互相看了一眼,潘世恩清了一下嗓子说道:“美国愿意看到中国的统一,并愿意在此基础上给予大元帅阁下一定的帮助。”

随即英国总领事乔太平和法国总领事杜马歇也表达了如此意愿,只是英国总领事乔太平又让人厌烦的提出了西藏问题。

这是让王恒岳最讨厌的事情,自己的军队已经驻扎在了西藏,那些支持叛乱的西藏首领已经被自己一股脑的赶走了。

西藏从来都是中国的领土,轮不到英国人在那说三道四。怪只怪自己的国家还是四分五裂,没有强大的力量也和英国人对抗,可这样的局面不会永久存在的。

“西藏问题,我建议暂时搁置一下,在我完成北伐统一之前,我认为现在谈不是太合适的,总领事先生。”王恒岳平静地说道。

乔太平其实也并不想在这问题上过多纠缠。当王恒岳开始北伐的时候,英国完全可以在西藏继续搞一些小动作出来。

王恒岳的精力都在北伐之上,西藏方面问题,那一定无暇顾及了。

英美法三国总领事很快达成了一致,支持王恒岳的北伐行动,并将立刻将这一协议上报给本国的政府。

又一快拦路的石头被搬走了,为了北伐,王恒岳几乎是殚精竭虑,方方面面都尽量要做的完美。

北伐,战争反倒是次要的,战前的准备工作才是最至关重要的。

现在,只需要一个最好的契机,王恒岳就能喊出那一声气壮山河的呼声:北伐!

第三百一十七章 战场上的鲜花

欧洲。

德国人的第三次大规模攻势开始了!

法国军队的表现实在太让人失望了,在德国人凌厉的攻势之下,简直步步败退,根本无法阻挡住德军。

自从美国军队进入欧洲之后,德国显然知道了他们面临的严峻局势,如果不能尽快击溃英国和法国的军队,那么德国的失败便成了无法避免的了。

之前的两次大规模的进攻,已经完全体现了德军最高指挥部思想的转变。

德军最高司令官埃里希·冯·鲁登道夫完全放弃了“不惜一切代价保住阵地”的作战指导思想。他认为,猛烈的炮火可以消灭前沿阵地的全部守军,人被消灭了阵地也守不住,因此应该把部队撤到远离前沿阵地的后方,最大限度地保存有生力量。

当最后的大型攻势纷纷搁浅时,德军离最后的战败已经不远了。突击队战术没能冲破盟军的反抗,盟军的坦克让德军感觉压力沉重,士兵军心涣散,这是德军行将覆灭的征兆。

但劳埃德·乔治认为,如果英军在新式武器、新式战术的协助下仍无法在伊普尔或康布雷获胜,这次他们又怎么可能有突破性进展?因此,在西线继续发动损失惨重的攻势其实已经大可不必了,兵力最好转移到其他欧洲战场。

德军最高司令埃里希·冯·鲁登道夫也对局势信心百倍。他的部队现在对新式进攻形式已经很有经验,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还有人数优势。此时,卷入革命的俄国已宣布退出战争,东部战场的士兵也可以转移至西部。鲁登道夫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进攻机会。

英国和法国部队驻扎在旧的索姆河战场阿拉斯和拉菲尔之间的地区,鲁登道夫将选择此地作为进攻点,决定采取突袭的进攻方式。英军接受了保卫法军边境阵线的任务。

3月21日,持续5小时的炮轰拉开进攻序幕。在薄雾、毒气和烟幕弹掩护下,进攻如火如荼地展开。

在接近100公里长的前线,英军和德军65个师展开了生死较量。英第4军团惨败,在战线上形成了一个缺口;位于战线北边的英第3军团则抵挡住了德军的进攻。黑格促请法国当局帮他把裂口堵上。一旦阵地不保,巴黎将进入远程大炮的攻击范围之内。但贝当对保卫巴黎一点兴趣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