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血火河山(铁血中华系列)(172)

1898年的时候我就来到了中国的江苏,那时的帝国国防军还被叫做‘民族独立军’,在我们德国军官的眼睛里,他们虽然充满了热情,但却明显得缺乏军事素养,在战争中仅仅依靠热情是没有用的,以后的台儿庄惨案也证明了这一点,整整一个师的独立军官兵被歼灭。但随着大批优秀的军官入伍,随着战斗经验的越来越丰富,随着高度现代化的武器被引入,他们的战斗力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从1898年到1906年,将近9年的时间,一支强大的,百战百胜的中国军队出现了;他们不再盲目冲锋,但勇敢的战斗精神依然存在;他们之中那种仅仅凭着热情打仗的军官越来越少了,善于用脑子的军官却越来越多。上帝可以给我证明,我多么庆幸能够被派到中国,见证了一支伟大军队地成长;上帝可以给我证明,我多么庆幸中国是德国人坚实的朋友,让我们在远东有了一个强大的盟友,虽然在1906年还不能完全显示出来。”

日军第一次地进攻,付出了一个大佐,两个少佐阵亡,近800名士兵伤亡的惨重代价,这样的战绩,让黑木惟贞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他面对的是中国军队吗?曾经参加过甲午战争的他,清楚地知道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他们什么时候拥有了如此凶猛强大的火力?800帝国士兵的生命啊,就这么丢在了这里。

残酷的现实,开始让黑木惟贞从开始的骄狂中冷静下来,他不得不仔细地考虑下现在的战术是否得当,自己是否太轻视中国军队了。

在东北前线进行着激战,血肉横飞的时候,南京的英国公使馆却是一派悠闲的景象。英国公使霍必澜拿着一杯威士忌,站在窗口,出神地看着窗外。南京下雨了,街上来来往往的中国人打着雨伞,脚步匆匆地赶着路,几个学生模样的人正在发着传单,就在边上的警警察显得很友好的为他们打上了伞。现在的中国,到处都是战争的狂热气氛他们似乎根本就不去考虑这场战争的胜负,仿佛中国的胜利是肯定的,不容置疑的,这让霍必澜很奇怪,他们哪来的这份信心,难道就因为打赢了一场厦门战役?

霍必澜来到中国已经很多年了,从领事做到公使,他见证了这个国家地成长。这个古老而落后的国家,自从被伟大的大英帝国用大炮轰开了国门之后,就始终处在了被奴役的自卑之中。也许李国勇领导的政府,带给中国人最大的改变,并不是经济地复苏,生活地稳定,而是一种信心,无与伦比的巨大信心,这一点奇怪的把中国人凝聚在了一起。

中华帝国和英国之间的关系,当然曾经有一点小小的不愉快,但总体上来说还是友好的,虽然看起来李国勇的政府和德国走得更近。不过这种友好能维持多长时间,本来很自信的霍必澜最近发现自己并不那么确定。不管从表面上还是实质上,李国勇都应该说表现出了足够的友善,但在新疆问题上,却让霍必澜看出了这份友善之后另一层更加深远的东西,他猜测李国勇是不是一直在利用伟大的大英帝国?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这无疑是对绅士的侮辱,无疑是对女王陛下权威地挑战,无疑是对自己智慧的嘲笑。霍必澜很希望是自己多疑了,可是对于这个正在亚洲慢慢崛起的大国,对于它的领导人,不得不多长几个心眼。

不一会,他一直在等待的法国公使巨籁达走进了他的办公室:“我的朋友,今天您怎么有空邀请我来这里?”

霍必澜给他倒了杯酒,开门见山地说道:“罗斯,我想和你探讨下中国的满洲问题,你对中日两国间的战争有什么看法?”

巨籁达品尝了一下霍必澜倒给他的酒,微微皱了下眉头,英国佬为人古板,酒的味道也实在不怎么样,和法国的美酒相比可实在差远了:“派尔,这只是两个亚洲国家之间的战争,和伟大的英法两国并没有什么关系,就让它们去拼个你死我活吧,只要不损害到我们两国的利益,您又何必去管那么多呢?”

暗暗的骂了句,霍必澜非常鄙夷这个只懂得享受的法国人。

第196章 寸步难行

自从1839年10月1日,英国内阁会议做出了武装侵华的正式决定,1840年6月第一次侵华战争,即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以后,英国对一家殖民中国的思想一直没有变过,中国也被看成是英国的后花园。但随着其它列强的纷纷加入,侵略手段也变成了资本输出,对中国的侵略表现为争相向中国提供政治性贷款、抢夺路矿权、竞相在华设厂等,随着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剧,列强之间实力对比发生明显变化,英国在中国的优势已经不再那么明显。

列强之间的矛盾,再加上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迫使其对华政策由政治瓜分演变为“以华治华”,扶植代理人对华进行殖民统治。正是因为如此,英国才想要在中国培植一个强权的代理人,但同时又绝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强大。

这次的中日战争,一旦中国打赢了,以目前中国狂热的情绪来看,那么必将给久病的中国一个高速腾飞的大好时机,将很有可能从此脱离列强的桎梏。中国就象是一条困在潭中的蛟龙,当列强围住这条蛟龙时,仍然害怕它有一天会借着大水暴然腾飞,从此后很难再有人能制得住它,而中日间的这场战争将很有可能成为“大水”。

“罗斯,你太幼稚了。”霍必澜不客气地说道:“中国是个很神秘的国家,它有着广阔的领土和众多的人口,现在的它看起来还很衰弱,但一旦让它抓住了一个契机,它将会迅速的强大起来,强大到我们再也无法控制住。中国和日本的战争就是这样的,中国打赢了,将是李国勇寻找已久的契机!”

巨籁达撇了撇嘴,很是不屑霍必澜的话,在中国,法国的利益远远没有英国来得那样重要。英国人可以在中国玩尽心机,翻云覆雨,法国人犯不着趟这浑水。

霍必澜心事重重地说道:“中国可以打赢,但不能大胜,日本可以打输,但不能伤筋动骨。一个过于强大的中国或者日本,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这不符合我们在亚洲的利益。所以我们现在可以不全区插手中日战争,但不是代表我们就会袖手旁观。罗斯,日本才打完了和俄国的战争,贸然再和中国开战是很不理智的,就算在战场能取得胜利,经济上他们有必将彻底崩溃,必须给日本强有力的经济帮助,控制住日本经济的同时,还能够遏制住中国的发展,这才能符合我们的利益。”

疯子,一个标准的疯子,这是巨籁达的反应。不错,英国是这个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可自身就麻烦不断的他们,也没有强大到能把两个国家玩弄于鼓掌之间的地步。在欧洲,英法和德国的矛盾越来越紧张;在亚洲,印度的反抗不断,虽然反抗规模都没有1857年的那次那么大,但也够让英国佬头疼的了;在非洲,英国人和德国人为了争斗利益明争暗斗的是不亦乐乎。现在居然又要插手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真不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

其实和浪漫的法国人不同,讲究平衡和务实的英国人,一方面竭力在欧洲大陆的各大政治力量之间维持势力均衡,另一方面专心经营、扩张和调整自己的海外殖民帝国,从中牟取巨大的经济和商业利益,处于亚洲的中国在这一体系的思想原则下也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英国绝不愿意看到被自己一手扶植起来的日本跨掉,同时也不愿意看到日本过分强大。1905年第二次英日同盟签订之后,日本利用英国的支持,一步步染指东亚大陆,不仅占领了中国东北的地区、吞并了朝鲜,甚至不顾英国的警告,大肆排挤英国东亚大陆的商业利益,使英国在东亚大陆上的各项“特权”大受侵害,这是英国所不能容忍的,通过东北战争教训一下日本也是必须的,这也是对东北战争英国人采取默认态度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