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血沃轩辕(铁血中华系列)(100)

被他这么一提醒,孙承宗这才醒悟过来,拍着脑袋连声说道:“糊涂了,糊涂了,我可光顾着惊叹了,快,有请浙江巡抚,武英将军朱斌!”

虽然早就有心理准备,但当孙承宗第一次见到朱斌后,还是连声的交口赞叹:“好年轻,好年轻,真正是年轻有为。说实话,当初我心里还真有点看不起你,总想着你这样的年纪,能有什么本事?可现在我错了,是真的错了,你救了马总兵麾下将士,孙承宗在这里谢过了!”

只这几句话,顿时让朱斌对他好感大起,这人一些也不隐瞒心中所想,错了就认,光明磊落,这份胸襟,自己可万万及不上了。

转首看到祖大寿和吴襄,三人六目相对,微微一笑,彼此心照不宣。

互相寒暄了几句,孙承宗转入正题道:“自我发起滦州、永平、迁安、遵化四城作战以来,前期战事顺利,可随后即转入僵持。今次多亏朱巡抚助战,才避免使我陷入被动。此时迁安已到我手,金虏必然退往滦州,诸位,有何破敌妙计?”

所有人都沉默在那,谁都不愿意先说。这可是军事大计,一旦说错了什么,将来使得战争失利,这责任谁能承担得起?

“朱巡抚,请问你有何妙计?”孙承宗见谁都不说话,转向朱斌问道。

妙计?朱斌心里急速盘算着,这遵永之战怎么打,历史书上可清清楚楚地记载着,都是你孙承宗的功劳,本抚抢了你的风头,可未免有些脸红。不过现在很多事情都并不是按照历史的正常轨道再进行,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自己心里现在可没有什么底……

听孙承宗又追问了句,朱斌硬硬头皮说道:“我以为,既然女真人退到了滦州一带,当以火炮日夜不停轰之,以摧毁滦州城墙。此时女真人必然向永平败退,我军只需在路上设伏,必可大胜,不知帅爷意下如何?”

“朱老弟真国家栋梁之才也!”大喜之下的孙承宗连称呼都不知不觉变了:“此与我心中所想一般无二,怪不得,怪不得圣上会派你来,圣上神机妙算,我等皆不及也!”

朱斌心里大叫惭愧,只听孙承宗又说道:“我军携带大量红夷大炮,攻城自然不在话下,只是这于路设伏止人需当胆大精细,稍有差错即前功尽弃,不知哪位愿意前往?”

本来有几名将军倒是跃跃欲试,可一想到马世龙的结局,却又把到嘴边的话给缩了回去。本来朱斌想着已经帮孙承宗把迁安夺了回来,自己又兵少,剩下的事可和自己没关系了。正想着闭目养神一会,却看到祖大寿对着自己连使眼色,怔了一会,终于心不甘情不愿地说道:“帅爷,如果不嫌弃我是个外来人的话,朱斌倒愿意领这一任务!”

孙承宗等的就是他这句话,大喜之下说道:“朱巡抚忠肝义胆,孙承宗必然为你向朝廷请功。只是朱巡抚带的人少,只是不知需要本帅为你加兵多少?”

朱斌还没说话,祖大寿已经站起来道:“帅爷,祖大寿愿意分出八百精兵归朱巡抚调度。祖大寿手下兵卒训练日久,足以抵挡女真士兵,可堪大用,还请帅爷裁下。”

孙承宗倒想不到一向缩在后面的祖大寿这次居然如此大方,可转念再一想,朱斌本来就是他的子侄,心中顿时释然:“祖总镇一样的忠肝义胆,既然这样,便准你,从你营调八百兵咱借朱巡抚使用!”

又详细商议了如何用兵,何时出兵,各部所负责任,进军路线等等之类,商讨了整整一晚,这才一一调度停当。孙承宗揉了揉眼睛,清清嗓子说道:“各位大人,朝廷于金虏作战年久,可总是输得多,赢得少,还让金虏抢占了大明不少疆土,此时天赐良机,收复滦州、永平、迁安、遵化四城只在此番,诸位大人务必努力,扬我大明浩荡只威,报圣上知遇之恩,孙承宗在这里拜托各位了!”

见他深深一揖,朱斌心里微微叹息,这人真正是个大大的忠臣,为了大明朝廷,披肝沥胆,可是造物弄人,这样的大忠臣,最终却只能落得个被活活勒死的下场!

第138章 设伏

“文邦,一会去我营中,我亲自为你挑选八百壮士!”才出了孙承宗的大营,原来总显得阴阳怪气的祖大寿,立刻像换了个人似的,脸上堆满了笑容,亲切地对朱斌说道。

“多谢总镇。”朱斌恭恭敬敬地说道:“小侄久未在边塞之地,这次带来的兵又少,若非叔父帮忙,实在,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祖大寿赶紧摆手道:“不敢,不敢,现在可千万不能再提叔父这两个字了,你是皇室子弟,身份何等尊贵?祖大寿只是一介武夫,可万万当不起这个称呼……”

装吧,装吧,你就尽管装吧,朱斌心里喃喃咒骂道,可神色却是一正:“当日朱斌在边塞时多蒙叔父教诲,否则焉有今日之地位?做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朱斌又岂是那种忘恩负义的无耻小人?”

祖大寿心中大喜,他本来总担心着朱斌自从离开这里之后,飞黄腾达,平步青云,现在身份又贵为皇亲国戚,未必便还会把自己放在眼里,可现在看他态度依然如此谦和,又哪里有半点得意的样子?

“我早就说过文邦不是那样的人。”一旁吴襄笑道:“怎么样,总镇,现在你可看到了吧?长伯看人颇有眼力,他既然和文邦结为兄弟,那断然不会走了眼的……”

“是我多虑,是我多虑了。”祖大寿自嘲地笑道:“我总喜欢把别人往坏的地方想,说穿了就是心眼太小……对了,文邦,你对孙帅爷这个人怎么看?”

来了,朱斌开始有些明白祖大寿为什么会对自己那么亲热,为什么主动要帮助自己了。自己和吴三桂是结拜兄弟,是祖大寿的子侄这是一点,不过朱斌隐隐地感觉到,真正的原因也许还是出在祖大寿和孙承宗两人的身上……

“小侄委实不太清楚。”朱斌悄悄瞄了祖大寿一眼,见他脸上并没有什么表情,说道:“小侄自到了京城以后,随即就被派到浙江,与京中官员并不如何来往,孙帅爷这人久已耳闻,还请叔父赐教。”

“这个人那,是有些才能的,可就是手伸得太长了。”祖大寿冷冷地说道:“九边之地,我等苦心经营多年,足以抵御金虏。可自他上任以后,对我等百般刁难,多加指责,呼来唤去,欲用我等将士之血,铺平他晋升之路,这样做岂不让边塞将士寒心?”

朱斌满面都是笑容,可心里大不以为然,这孙承宗纵然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不过骨气可比你祖总兵要强得太多了。后来的满清鞑子入关,人家是奋起反抗,宁死不屈的,可不相你总兵大人那般投降……

见朱斌沉默不语,祖大寿目视吴襄,吴襄会意,说道:“半道截杀金虏,却也未必便是什么难事,与其让外人争功,不如给了自家兄弟子侄。文邦,总镇的意思你可明白了吗……”

早明白了,朱斌其实从祖大寿主动借兵一开始就已心中一片雪亮。这祖大寿早已把九边之地当成了自己的地盘,决不允许他人插手,可孙承宗以兵部尚书之尊调度各地之兵,他却无可奈何,既然这样,干脆把这功劳给了朱斌又有何妨?

这朱斌既与吴三桂交好,势力范围又远在浙江,和九边之地无关。况且,若是将这一功让于了他,还能交好于朱斌,日后为自己在朝廷中结一大援,这又何乐而不为?

朱斌微笑着说道:“两位叔父如此提携朱斌,朱斌感恩在心。他日若有用得着朱斌的地方,尽管开口,我必竭力相报!”

这正是祖大寿想要的,见朱斌如此说,他心里怎能不喜?当时就带着朱斌来到营中,亲自精心为他挑选了五百精兵,又调拨了一批火器于他。本来朱斌来得匆忙,未及携带火器,见祖大寿为他安排妥当,心中大定,有了这批人手和器械的帮忙,只要不出现太大的偏差,这份功劳是万万逃不掉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