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无限之军事基地(497)

当然,夜晚也有一些让人头疼的地方,有些小股的苏军终于寻找到机会突出了包围圈。

这也是在哈尔科夫包围战里突围出去的为数极少的部队……

你不可能消灭每一个被包围的敌人……

27日一夜的攻击,又让原本就不多的苏军蒙受了更大的损失。

当28日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到来,结束哈尔科夫会战的日子也到了。

在这一天,德军所做的基本都是收尾工作。

小股的参与苏军还在继续抵抗,但他们很快遭到了坦克、喷火器和机枪的联合射杀。

而更多的苏军则从他们的藏身处走了出来,麻木的放下了自己的武器,麻木的举起了自己的双手……

临时关押俘虏的地方一时人满为患,这也不得不让王维屹调派更多的士兵来看管这些俘虏,而这造成的影响是原本该在28日结束的哈尔科夫之战并没有按照规定时间结束。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

不过到28日夜间,苏军抵抗基本结束。一些零星的枪声已经无法构成哪怕一点微小的影响。

29日,德军第6集团军、克莱斯特集群完全控制住了哈尔科夫地区。

哈尔科夫大会战结束!

在此次会战中,12万7千名苏军阵亡,30万苏军被俘,8千人失踪,仅仅有不到两万人从包围圈里狼狈逃出。

45万苏军,整整45万苏军遭到了摧毁!

这是苏德战争全面爆发后,俄国人遭受的最惨重的损失!

半个多月的时间,庞大的苏联第6、第9、28、38、57集团军……博布金战役集群遭到了如此惨烈无情的崩溃……

2000多门火炮和1288辆坦克被击毁或缴获……

而在苏军阵亡名单中,俄国人阵亡的将军名字,简直可以重新组建十多个师了。

可怕的灾难,对于俄国来说最可怕的灾难终于到来了。

哈尔科夫会战让苏军元气大伤,好不容易在莫斯科之战和随后一系列反击战中建立起来的军事优势,随着这一次会战的结束全部丢失。

苏德两军再次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了。

而带来这一切的只有一个人:

恩斯特·亚力克森·冯·勃莱姆元帅!

也许当他一出现的时候,所有的人都知道,战争,必然按照他的意思进行了。

王维屹却并没有什么太高兴的地方,哈尔科夫之战不过是一次胜利而已,它带来的意义除了歼灭了苏军45万的武装力量,还有就是为自己和的俄国赢得了重新喘息调整的时间。

但这离最后的胜利还很遥远……

苏联是一个如此庞大的国家,它拥有着庞大的人口和庞大的工业。

一次、两次,甚至三次的大会战胜利都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对待这个国家,必须多管齐下,如果仅仅一味的依靠战争,那么消耗到最后失败的必须是德国。

在这次会战中,1万8千德军阵亡,看起来和苏军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损失,但却依然让王维屹心疼。

这就是苏德战争中最奇怪的一幕:

德军越打越少,苏军却越打越多。

当然,现在这样的情况正在逐渐好转,在王维屹的构思里,如果再能来上几次这样的会战,那么看起来胜利便不会遥不可及了。

而当恩斯特·勃莱姆元帅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圣——恩斯特”的呼声响彻战场。

德国士兵们对于恩斯特元帅的爱戴和无比狂热的崇敬,从这些呼声里已经能很好的听出了……

正是这个神奇的男爵,为德国带来了这一切;正是这个战无不胜的元帅,才把德军从如此被动的局势里挽救出来。

万岁,男爵!万岁,元帅!

现在已经没有任何一个德国士兵怀疑,发生在这里的胜利最终必将属于德意志!他们将站在敌人的土地上,大声宣泄着他们的快乐和欢呼。他们早晚都将站在敌人的首都,挥舞起德意志的战旗。

胜利——属于德意志!胜利——属于恩斯特!

圣——恩斯特,万岁!

第0456章 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攻击战

战争结束了。

四十五万苏军基本被歼灭,哈尔科夫之战,继续以神奇的亚力克森男爵取得的伟大胜利而告结束。

让人震惊的胜利,尤其是在德米扬斯克之战后那么短的时间里,德军便取得了一场如此伟大的胜利!

圣——恩斯特,万岁!

亚力克森男爵,万岁!

德军发出狂热欢呼,德国民众发出狂热欢呼。只有亚力克森男爵,才能带着德国取得胜利!

原本变得对德国严重不利的局势,现在一下便得到了稳定。苏军已经没有能力在短时期内发动新的攻势了。

恩斯特·勃莱姆元帅赢得了他所需要的时间……

而在哈尔科夫大会战进行的同时,曼施坦因也利用苏军主力被拖住的最有利时机,同时发起了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攻击战!

塞瓦斯托波尔市原址位于克里米亚半岛南端。克里米亚是从苏联南方的乌克兰加盟共和国境内向黑海突出的大半岛,由于据有温暖舒适的地中海气候而曾被当作历代沙皇的渡假地。但这个渡假村却是建立在一个巨大的要塞之上。黑海是土耳其、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诸多国家的共有内海,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价值,一旦掌握了黑海的制海权,就能向沿海周边国家施加政治压力。而塞瓦斯托波尔是当地最合适的港口,也因此成为各国觊觎的一块宝地。

战火一直蔓延到正教沙皇俄国重新夺回半岛为止,这时塞瓦斯托波尔已随着战斗不息的时代而演化成一个要塞都市,大量的堡垒、壕沟和故意制造的迷宫隧道围绕市区。在苏联时代特别是30年代,要塞进行了全面的现代化改进并修建了军用机场。由此它也成为德国的一块心病。

驻扎在塞瓦斯托波尔的苏军可以随时从黑海登陆对侵苏德军南线部队进行包夹攻击,这使得德军必然不敢向东方推进;而且从克里米亚机场的起飞的苏联飞机时刻威胁轴心国的生命线—罗马尼亚的普罗耶什蒂油田。而且对克里米亚展开进攻无疑会让德国争取到土耳其的好感,从而把这个一直在观望的大国拉到轴心国的战车上。

但是经营了一千年的要塞可不是那么容易对付,以塞瓦斯托波尔市区为参照,整个市区北靠细长的塞维纳亚湾南岸,塞维纳亚湾北岸和别克峡谷之间是防御重点。在这片绵延360公里的矩形地带,配置了12个永久要塞群,占全部克里米亚要塞数量的75%,每个要塞都有一个典型的苏联式名称,中心地带由“莫洛托夫”、“契卡”、“柯别乌”这3个巨大的要塞群把守,西南靠海的角形突出部配置了“列宁”和“北堡垒”这2个要塞,正东有5个联合要塞:“斯大林”、“西伯利亚”、“伏尔加”、“顿涅茨”和“乌拉尔”,在4重防御线的最北也是最容易被突破的隘口,是当时最强的“马克西姆—高尔基Ⅰ号”联装炮塔要塞,它拥有1934年制造的双联装305毫米巨炮,射程达到44公里,外部防御层形状酷似当时的战列舰炮塔,由200-300毫米厚的装甲板全体包裹,炮塔下面有3层永固工事,每层永久混凝土天盖都厚达3000-4000毫米。此外,在“马克西姆—高尔基Ⅰ号”东侧还设置了“巴斯季昂Ⅰ号”要塞作为前瞻。所有要塞周围都被永久混凝土装甲板覆盖,用地下通道和小型铁路连接,在山地部分更设置难以数计的暗堡、火力点,所有的要塞炮塔都是下沉式安装且具有绝对优势射界,理论上不可能对该防御地带进行地面攻击。而且设计者将要塞的基本弹药存放在塞维纳亚湾南岸地下深达30米的库拉贝主弹药库中,可谓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