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贾芸逆袭有道(22)+番外

作者: 双月一 阅读记录

“这是我手下的一名总旗种出来的。萧老兄一开口就要五百石,我这儿东西都没热乎呢,手下的总旗心里也不好想啊。他可是个劳苦功高的干将,不能让功臣寒心啊。”

“既然是许兄做不了主,那就请许兄将那位总旗给叫出来,萧某亲自跟他讨。”萧千户皮笑肉不笑的说:“要是不出来也没事,只是许大人告诉本官该怎么安抚为好啊?”

许千户一听,好一个萧独眼,我刚有个用顺手的,你就来挤兑,哼!嘴上客气的说道:“既然萧大人要粮,许某不能不给。只是夜来风大,我那位下属惧寒,不如萧大人拿一千石的干豆杆子来换如何?”

萧千户本以为是什么苛刻的要求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知道许千户是认真的当即答应了,又仔细问了如何食用如何保存等等,到了第二天就让人将五百石的番薯和一千石地里都没人要的豆杆子做了交换。

没几天萧千户又自己带了一千石的豆杆子到了南千户所,希望求得种植之法。许千户当然乐意教授与他,省得老是担心有人会来打秋风。

萧千户喜滋滋的来,怒火攻心的走。

原因无他,只因在抄录的方法中得知豆杆子烧成的草木灰在种植番薯的过程时盖点,中途再添加点比大粪还要助长的多。

只是豆杆子已经给南边了许多,留下来浇不了多少亩地。但凡浇过得,一个个苗子能长的又肥又壮,长势非常,收成比别的田里都要高出至少三成!

再恨已经来不及了...值得在镇上找农户收一些,镇上的农户见豆杆子也能换钱了,屯的屯卖的卖,市场一度兴盛。

至于莫佥事也没食言,聚集了南北两个千户所共三千余人,当着所有人的面给贾芸连升三级,直接将贾芸升为副千户。贾芸此次的功劳巨大,莫佥事不敢贪功,头天晚上便写好了折子上书一封。

☆、NO.24

不久皇城内就轻飘飘的传来圣上口谕,贾芸此次加官进位实属应当并未越次,功劳之大民心所求,戴罪立功实属莫佥事育人用功。

如今边疆饥民有望,朕才得以高枕,特此升赏莫佥事白银千两,御酒二十坛,锦缎十匹,棉布十匹。升调集李州。

升许镇抚为正千户官居正五品,调往渝新县,统管渝新千户所。赏贾千户白银百两,各色棉布二十匹。

另外传话的公公说了,圣上要亲自品尝咱家地里种出的粮食,于是三人谢过恩后又叫人仔细挑拣出各十石的番薯,苞谷,洋芋送到公公马车里,另外又给公公备了礼直把他送到镇外。

三个人回过神儿来都不大说话,有升迁赏赐自然是好事儿,至少证明在圣上面前挂了号。可是这个旨意就有些奇怪了。

明明千户所里没有正千户,这回儿有了居然又给调走了。横跨六百多里,着实费解。就算要去别的千户说,中间地界也有不少可以任职的啊。

莫佥事只是一封上书,也被调走,不但贾芸想不明白,在场的所有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倒是许千户想的开,笑的畅快:“小子,这回本官可是托了你的福升了半品。只是外调出去,日后这里还得有劳你来接管了。小小年纪日后不可限量,我先在这里祝你青云直上,官运亨通了。”

“哈哈,我也是托了贾千户的福才得了圣上的赏赐,要知道当今一直勤俭为政,能从当今手上...咳咳,还是谢过贾千户了。日后还希望能够不要浮躁,继续做事才是。”

“多谢两位大人赏识,属下有今天都是两位大人教导有方。”贾芸对许千户拱手,有些不舍的说道:“不知两位大人准备何时上任?”

“那也得是本官将圣上赏给莫大人的御酒喝完才去啊,哈哈哈,对了,你的那位小旗,孙观良,我看他也挺好,猴精猴精的也出力不少,今晚咱们喝个痛快,把他也叫上好好吃顿荤的!”

当晚以莫佥事为首,许千户,贾芸,齐聚一堂。还有耳风甚快的萧千户赶来加入了酒战。几个人一直酣战到天明,心情煞爽。

扬武镇头等大事儿被一手解决,着实让人痛快。许千户即将调走,在此在职了七八年,十分不舍。于是与贾芸商量着能不能让将士们也好好吃顿喝顿?贾芸自然不会反对。

许千户为人仗义,虽然过于心善,平时对待下属过于宽松。但在扬武镇修养民息是个合适的,能够时常帮助百姓,不压榨百姓,要不然也不会让他在边防重地任此重职。

眼看要走了,得过他恩惠的不少将士话里言间都多为不舍,想跟着许千户一起到渝新县的也不在少数。

许千户见状有些踌躇,贾芸在他旁边一直给他添酒布菜,还跟当时初来是一般。

晃眼大半年过去,贾芸已经成了副千户了,而自己也要走了。但是看眼前的将士们对他的情感过于外露,又有些担心贾芸在自己走后不能服众,言语间各种提点教导,贾芸一一记在心中。

莫佥事也多有交代,只是自己走后不知道朝廷什么时候会安排人来接任,眼下只得靠萧千户和贾芸自己了。

永锦收到贾芸的来信,虽然早就知道这小子在杨武镇干如鱼得水,连升三级。但看他亲自来信告诉自己心情还是有些舒畅的。不过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就被皇上招到了宫里。

等他到了一看,发现兵部尚书闫鑫,兵部左侍郎周宏志,右侍郎秦珏,左都御史甄建礼,并少师吴绍国等人皆在尚书房。皇帝身旁还站着太子永絮,和三皇子永泽。

“你看看!到底能指望你办成什么事”皇帝龙颜大怒,当着所有人的面将面前的折子甩到永锦的面前。

永锦捡起一看,脸顿时黑了。

折子里清清楚楚写到二十万将士等待过冬,可是打开武库,里面二三十万套的军衣武器不知道在里面放置了多长时间,或者是被人换掉了。

军衣缝的线都已经烂开,使用的武器都已经上锈。就连下属青原州想要新制千百套冬季军服穿上杀山寇,穿上身居然胖的胖,瘦的瘦。

将士们来不及跟人对换就上了马去剿山寇。结果倒好,连山寇的马腿都砍不断,一千余将士,打不过四百山寇,简直是朝廷的奇耻大辱!而年年下发数以百万计的白银不见踪影。

永锦此刻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有关军备方面是皇上两个月前才交到他的手里,原意并不是要给他多大的事儿做,只是让他别整日气自己,有点活干省心点。永锦当时还是很激动的,毕竟第一次领了差事。可是一到手上就有些傻眼了。

为什么?因为每年朝廷下发的一百万两白银真的不够!

朝廷一共有军七十余万,可是养军的费用确实额外的高。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多数兵卒并非兵役,而是募集来的,有用的也就是二三十岁的年纪,适合冲锋陷阵。可是到了五六十岁留在军中的不在少数,相当于终身制。

这样一来,军中不但一年比一年的军费高,军纪管理也一年比一年的散漫。

开国高祖为了不让跟自己打江山的将士心寒,当初金口玉言的说了,跟了朕打江山的,朕一定不让他心寒。一定负责到底。

这样一来,身有残病的也好,年纪大了养老的也好都在军营里颐养天年,想着福呢。

一般违背军纪了,后生武官们也不敢使劲儿管,但凡管狠了,约束狠了就直接捅到御前,哭诉当初跟高祖打江山的千辛万苦九死一生,历数现在武官的种种失职无能。甚至有的自持年纪大,身上有功勋,都敢在当今万岁面前倚老卖老。

这实乃永清之毒瘤。

于是他们的军费只要从那一百万两白银里扣除。甚至他们不能上战场了,手脚都不利索了,但是会他们的置装年年都要跟上。

时间久了,渐渐的也就有了不成文的规则,其他地方老军卒们开销就开销了,但是武器装备这一块儿就算备了他们也用不上,更没必要年年置新的。也就年年挪了这笔钱,给他们做其他福利了,多少一年也能省下个二十多万两的银子。

所以永锦接手以后也是这样做的,原本就没错。可是不知道怎么阴差阳错,老兵卒的旧装旧武器被偷调到青原州,永锦自然吃了个闷亏。

“原本你们那些旧勾当朕也有些耳闻,倒是没想到你居然胆大包天到这种地步!这只是个山寇就打不过了,万一周边贞国或者布尔国,或者其他什么小国来犯,是不是就能直接打马到御前!”

“还请圣上息怒”

“还请父皇息怒.”

......

“四弟,你怎么这么糊涂!”太子在旁一脸焦急的说道:

“哎,知道你办事不牢靠,本宫已经叫军务处仔细查处看看究竟是谁胆大妄为,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只是四弟你过于年少无知。本宫已经跟父皇商议,将你送到安陆府好好学学军营里的事物,也好有些长进,别老让父皇伤心。”

“还不谢谢你二哥,要不是他给你说情儿,朕早就打断你的腿!”皇上不着痕迹的撇了撇嘴,又气呼呼直呼肝疼,惹的一干大臣又是劝慰。

“秦钰。”

“臣在。”

“上次听你说安陆府的知府张瑜大义灭亲,一心为了朝廷,朕迁他进京,为兵部郎中,属兵部武库清吏司。日后京中武库由你主管,张瑜为副。你们一起要彻查此案,切记,不让再让朕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