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全家都带金手指(229)

再看自家院落,利利索索。

罗婆子才回家没多大一会儿,盘腿坐在炕上听到窗棂被大风吹的忽闪忽闪响,屋里被大雨下的稍稍阴冷,又跑到儿子那屋收拾收拾东西走了。

收拾的啥呢?

小麦和罗峻熙的稍厚的衣裳。

以往,罗婆子是想不到小麦的,今儿给儿媳妇衣裳也装上,翻柜子时挺意外:“这孩子棉衣居然是新的,居然还有三件。这棉花摸起来挺好。”

罗婆子嘴上没说,心里真挺高看左撇子和白玉兰拿孩子当眼珠子这点。

以前她总骂小麦是破落户出来的,扒上她儿子这“高富帅。”

那话,她自己心里承认,有点儿冤枉人。

要她说,真正的破落户该是拿自己孩子都不当回事儿的。各村这样的还不少呢,尤其是姑娘家。有的那爹娘就像是打发什么似的,啥也别从娘家拿,恨不得临出嫁前那顿饭都让饿着肚子到婆家吃。

就这样的,还想指望婆家对待好?你娘家都不拿自个闺女当人看呢,能让婆家人瞧得起?

这就和带嫁妆的闺女和不带嫁妆的,那待遇能一样吗是同一个道理。

你看她家小麦,这点上就不能说是破落户了,薄是薄,厚是厚的,啥样的新棉衣都有。

本来她还寻思将去年自己那棉衣拆了,扒出来一斤棉花给小麦拿去做冷天穿的薄棉衣。这就不能扒了,往后只能给新的,人家不缺,要不然给旧的好像咋回事儿似的,以免让小麦那外婆知道又挑理。

“你怎又大雨瓢天的出来啦。”里正爹着急道。

罗婆子要是摔个跟头,回头稀饭儿眼瞅又要下场科举,那不得跟着分心?这娘可真是,没有正溜。这可真是看出你家粮收完了。

“老爷子,我是出来问问你家东院他家大儿媳回不回娘家。”

那家媳妇娘家在杏林村。

罗婆子到了里正家东院就劝道:“那不惦记娘家吗?谁还不是爹生娘养的,又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你婆婆也有娘家,不能骂你。这要是我儿媳,我就让回去。雨大不好走啊?那让你夫君陪着。眼下犯愁也干不了活,都坐在家里愁眉苦脸干啥。”

罗婆子给那家大儿媳要说哭了,本来就心焦惦记想回娘家。只是婆婆不让。

罗婆子将包袱一递:“快回去看看吧,看的时候顺便帮我去趟老朱家。”

多缺德。

你都说她人缘不好。

她儿子是榜首,还是那么仁义低调个人,见谁都大爷大娘的叫,她这做娘的在村里这么些年却没混出个好口碑,完全和她利己主义有关。

罗婆子寻思,她要是亲自去朱家,回头还要麻烦那面的人送,太折腾咱家人。她搅合别人去杏林村更方便。

……

朱家。

罗峻熙疑惑地望着从青柳村来的两口子:“我娘只给我大姐夫捎口信儿,说家里全忙完了让放心,就没有什么话要捎给我吗?”

“没有。”

罗峻熙:“……”

这面才说完话,一辆风尘仆仆,板子被浇透透的骡车进村了。

朱家伯母一把推开自家大门,当即愣住。

第一百三十二章 和离

一院子的人,正在干活。

下大雨了,坐家里啥也干不了,闲在家听雨声还闹心。

村里人为感谢朱家大德子死乞白赖劝说收地才让许多家减少损失,好些家的壮小伙,听说朱兴德正在家里忙乎,主动顶雨跑到朱家帮忙。

朱兴德正带领大家,在雨中做玉米楼子。

打算效仿罗家。

罗家的玉米楼子,是罗峻熙去地主同窗家吟诗作对看回来的。

回头忙里偷闲,给他娘画了张图纸。

凡是儿子出手的,罗婆子都当宝贝一样很是重视,就找人给做了出来,给自家做了一个小型的玉米楼。

然后朱兴德去罗家干活瞧见后,他也跟着效仿。

这两天收完地,不耽搁晾晒,朱兴德就没有一刻闲着的时候,从早忙到晚就为忙乎这个。

这不嘛,老朱家院子一侧已经矗立起一栋大玉米楼。

不够用,油布棚子遮雨,下面还堆放着许多没扒皮的苞米。

玉米没晒透,下大雨简单先堆放在那里。

想着等回头不下雨了,扒掉苞米叶子再晒一晒,打算再盖一栋玉米楼用作存放。

而所谓玉米楼,属于凌空粮仓,建在院子里房后这都可以。你要是不怕偷,建在院落外面大道上都行。离地面大约一米左右高度悬在半空中,状似小楼。

且构造也极为简单。

用几根粗壮的柱子挖坑埋在地下,悬空处用木板铺好底,横木分上下绑成架子,四周再用高粱杆、木棍、木板这都行给架起来,非常通风。